卞緒鵬
摘 要: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同時,不少學校也經歷著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的更替階段。在采用創新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應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中來。情感教學對小學思想品德有很重要的作用。對小學思想品德中融入情感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一、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效用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科基本知識
情感教育對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是很有幫助的。通過情感教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被情感所感染,就可以鼓勵他們去學習基本知識,使他們帶著感情去學習,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調動起來,就會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識。
(二)情感教育能提升學生的學科基本能力
筆者認為學科的基本能力包括認知與理解能力、想象與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與創造能力。每個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學習能力,然而這種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如何做到對學生引導就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備課工作,同時教師也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而合理的劃分和安排。
(三)情感教育能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師希望學生在思想品德的創作和學習中擁有更加飽滿的情感,然而這離不開情感教育的融入。師生關系需要更加和諧和平等,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重視學生,這是激發學生進行奇思妙想和設定與教學模塊相符合的情感教學目標的基礎;教師注重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和評價,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拓展訓練,這有利于教師發現不同學生的特性,從而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鼓勵學生突破原有思維的束縛,讓學生在思想品德的課堂上學習知識,培養品質;教師是學生的朋友和引路人,教師應該摒棄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心態,而應該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還要設計并運用恰當的情感教學環節和活動,學生通過學習有正確的情感認知,不是錯誤的認識,不是表面認識后的不理解所導致的厭惡情感的產生。
二、小學思想品德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很多思想品德課堂中,教師需要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內容和實際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往往就會采用建立情感聯系這一手段,這樣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這離不開精心設計的課堂,讓學生發現思想品德本身的特質和魅力。與此同時,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要讓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中分析思考和感知感悟,強化學生內心與思想品德學習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走出原有思想品德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更深刻地感悟思想品德學習的意義,從而達到喜愛這門學科,樂于去學習這門學科的目的。
(一)設定與教學模塊相符合的情感教學目標
在激發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價值觀的工作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課程內容要更加多元化,學生的情緒變化會跟隨教師的指引,身還在心已遠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遇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發現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找到可以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而充實、有趣的課程才是教學環節當中的“殺手锏”;其次,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審美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這樣學生也會全方位地分析、思考、觀察和感受思想品德的相關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感價值觀也會在這一過程中被激發出來;最后,思想品德的學習地點不僅是課堂,真實的生活才是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學習的最佳學習課堂,這樣學生的學習情感與生活的聯系也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學生的學習情感價值觀出現了,慢慢的學生的內在品德也會得到提升。
(二)創設與模塊教學和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感教學情境
不僅是思想品德課堂,任何科目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學習環境,本人非常了解良好的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也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在此之前教師不能忽略的是“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離不開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因為思想品德課堂上如果教師具有良好的修養,學生就會更加尊重教師,教師也就更具話語權;當然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應該是公平、民主、自由的。此外,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相關知識和背景進行引申,讓學生真正地進入老師創設的教學情境當中去,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越真實,學生所感受到的也就更加豐富。
(三)設計并運用恰當的情感教學環節和活動
在情感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同時,需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悟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與教師教學策略的制定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思想品德知識的體現。在最后的環節,指導學生去實踐。只有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才能使學生學科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情感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將愈加明顯,而本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總結經驗,以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追求并實現學生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張元.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24):17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