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商品識別是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商品知識,掌握商品識別的技能。在新的教學改革目標下,傳統的商品識別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教學要求。本文從商品識別的教學互動改革出發,研究微信平臺在課程教學互動中的應用,開發微信平臺在課程互動中信息推送、投票管理、平臺互動等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滿意度。
關鍵詞:微信平臺;《商品識別》教學;互動應用
商品識別是高等職業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廣泛開設的專業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系統地認識商品的分類、標準、質量管理、具體商品特性等,掌握識別商品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綜合性。同時能為《推銷技巧》、《超市經營管理》等后續課程起到支撐的作用,其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助于目標崗位、崗位群職業能力的形成。而傳統的商品識別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改革目標,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商品識別課程的教學互動改革,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但是目前商品識別的教學互動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教材沒能跟上商品發展的速度,教材內容滯后;另一方面商品識別的教學仍是主要以教師講授課本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隨著校園內涵建設的深入,越來越多高職院校的老師開始著手于商品識別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一、《商品識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現狀
(一)商品識別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滯后。商品學是一門形成較早、體系比較完整的課程,在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廣泛開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品類、特性和消費者習慣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們的商品學教材則很大程度上仍保留著原有的商品品類,“商品庫”比較陳舊。
2.商品識別的教學方法單一。在課程的教學上,大多數課堂仍舊是采取“教材+PPT+板書”的形式,單一的教學方法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由于課程涉及的商品品類較多,一般學校難以配備較完備的實訓商品,所以教師一般以理論講授為主,以商品圖片代替實物商品,學生被動接受,缺乏對商品的感性認識和相應的互動性,不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更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單一的教學方法,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積極投入到商品識別的學習中。
(二)目前商品識別教學互動改革方面進行的主要研究和實踐
1.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是商品識別課堂教學互動普遍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可以將商品的特點、形狀、質量特征等通過圖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輔以相關視頻介紹,接收信息比較方便,運用廣泛。
2.實物教學法。將商品實物搬上課堂,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商品,掌握商品知識,有效開展課堂互動。這個教學互動方法直接、生動,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檢驗和使用來總結該商品的特性,但是受到商品品種的限制,一些小型的,采購方便同時價格便宜的商品比較適合搬上課堂,比如食品,紡織品等。而一些較大型的、價格比較昂貴的商品比如電視、冰箱等就受到限制,難以在課堂上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
3.案例教學法。通過商品的真實案例,讓學生對該商品事件進行分析和評價,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商品質量特性、商品的成長規律,從而進一步認識商品,了解行業新動態。
4.網絡課程教學法。研究如何運用學校已有的網絡課堂資源,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習的統一。網絡課程平臺上可以上傳課程課件、布置作業,進行在線測試等,是傳統課堂的強有力補充。但網絡課程平臺有其局限性,大多只能在PC機上使用,還未開發出手機移動客戶平臺,因此師生互動的時效性和便捷性受到一定局限。
二、微信平臺的優勢
現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學生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微信以其“使用簡便、信息傳播迅速” 的特點深得學生的喜愛。沒事的時候刷刷微信看看朋友圈,瀏覽一下微信公共賬號推送的新聞和信息已經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且微信推送的內容形式多樣化,可以將文字、圖片甚至是視頻相結合,還有投票功能,同時平臺后臺還有詳細的數據分析。因此如果能將商品識別的課程教學和微信平臺有效結合,將有效加強課程的教學互動,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培養其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能力。
三、微信平臺在《商品識別》課程教學互動中的實踐運用
(一)前期的基礎調研工作
由于原有商品識別教材中涉及的商品品種有限,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商品的質量特性也已發生改變,我們第一步就是充實我們的“商品庫”。首先對本校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進行調研訪問,關注畢業生目前工作的行業所涉及的商品類別和信息。其次,對在校學生進行調研,了解在校生關注的商品種類、信息和動態。做好前期的商品信息搜集工作,擴充課程的“商品庫”。為微信平臺教學互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二)任課教師創建微信公眾訂閱號
由任課教師創建商品識別課程微信公眾訂閱號,并在班級內選取微信維護團隊對該微信賬號進行共同維護。該團隊負責微信賬號的信息推送、后臺維護等工作。教師負責訂閱號后臺留言的疑問解答。在使用的過程中注意搜集數據和信息,以備后期做修正。微信公眾訂閱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品知識推送。根據課程將微信內容分為商品包裝、商品分類、食品商品、紡織商品、日用商品等幾個主要模塊。通過平時的積累,充實模塊內的商品知識、商品熱點新聞、商品前沿動態等信息,學生可以通過關鍵詞發送,即可方便快捷地得到相應的商品知識,適合課后預習和復習。根據訂閱號每天可以群發一條信息的功能,本周學習的商品相關知識一周內進行兩次群發消息推送,可以使學生在課后能獲取更多的商品相關信息。
2.投票管理功能。微信訂閱號有在線投票功能,這個功能在課程教學互動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在開始一章新的內容學習前,教師在投票系統中列舉出相關商品的信息,讓學生票選出他們在課堂中最想學習哪些商品的知識。這樣根據學生投票的情況,在課堂上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商品和內容進行講授,學生自己選的,在課堂上自然互動也就多,學習主動性也就提高了。投票管理功能的第二個作用體現在課堂在線投票上。比如在鞋材知識的學習中,結合實物展示,向學生展示多種皮鞋材質,學生在進行初步鑒別后進行現場投票,全班的投票結果馬上就能出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既能及時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又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教學互動效果。
3.后臺留言互動。微信訂閱號后臺有留言功能,學生可以把自己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想關注哪些商品信息、在課程學習上的疑問等在后臺留言,教師和微信管理團隊可以進行及時回復互動。
(三)學生創建私人微信賬號,對課程公共賬號進行關注
學生現在的手機都是智能型手機,鼓勵學生創建私人微信賬號,對商品識別課程的公眾號進行關注。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在微信上瀏覽相關商品模塊,進行課后學習。
四、微信平臺在商品識別教學互動中的應用實踐總結
通過微信平臺新媒體的介入,商品識別的課程教學互動方式更加多樣化,從課堂上的互動到課后的互動,從“線下”的互動到“線上”的互動,互動的時間和空間更加靈活,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也更加方便和深入。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學生對于商品識別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提高,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有了很大改善,簡單的PPT+板書的教學方法也有了新的輔助形式。教學互動模式的改革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滿意度起到很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嚴大虎.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問題教學活動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11)
[2]李莎.微信互動教學系統研究與實現[J].微型電腦應用,2015(04)
[3]霍芳.基于任務驅動的微信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
[4]劉吉芳.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商品學基礎教學實踐——以重慶商務職業學院為例[J].東方教育,2015(07)
[5]李海東.高職高專《商品學》課程教學改革[J].物流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