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我當下有哪些大家可以稱為“人師”的。我坦白地說,已經很多很多了,但也很少很少。這可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我更希望的倒是能夠多一些“經師”。教育,說簡單似乎很簡單,說復雜,還真的很復雜,所謂規律與常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為它面對的是人,活生生的,難以捉摸的,說變就變的。因而還是先要在做“經師”上用點心,不要總是急于做“人師”。
所謂經師,首先強調的是要有做教師的基本素養、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恐怕強調的就是這一點。一個教師,想要教人,先要教己。許多問題想不通的時候還是要多看看前人和哲人的言辭再說。
雅斯貝爾斯說:“誰若每天不給自己一點做夢的機會,那顆引領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會黯淡下來。”在今天這個時代,如果沒有一點夢想,恐怕很難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擠壓。然而夢想難免虛幻,一個教師想要夢想成真,還是要有一點“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所倡導的“學”與“才”,沒有一定的才學不要說夢想成真了,恐怕也難以應對現實的處境。所以,我一直主張做教師的要有“匠人”精神和“經師”氣質。
而“經師”對教育是要有自己的哲學思考的,至少對自己任教的課程有清醒的認識,并努力在自己的認識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課程意識和教育主張,這恐怕光有夢想和激情以及埋頭苦干的精神還不夠,還是要盡可能多讀一些書,尤其是經歷史驗證過的教育經典,至少總得讀那么一兩本教育哲學方面的書。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校長凌宗偉如是說
(摘自“校長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