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亞力
新課程改革以后,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改變,啟發式教學逐步取代注入式的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成,啟發性的提問方式應運而生.何為啟發式提問?啟發式提問具有何種意義?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筆者基于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解讀啟發性提問的概念與意涵,探尋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性提問應用的方法與過程,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水平與效率.
一、啟發性提問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的意義解讀
1.啟發性提問的意蘊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普遍采用“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啟發性提問的產生為物理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與視角.啟發性提問是啟發性教學方式的一種提問形成,這種提問與一般的提問不同,它需要通過由淺入深的啟發式方法,引導學生逐步透過表面發現事物的本質,它的最大特色在于提問方式的多元化、提問程度的深入化與答案的不固定性,主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
2.啟發性提問的意義
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征為三個方面,一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提問通常比較封閉,缺乏開放性.提問與答案總是一一對應,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二是提問的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提問的形式主要采用“你問我答”的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提問的程度比較淺層,缺乏深入的引導.很多提問都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的挖掘問題背后的實質,只是某些公式或定理的簡單背誦與記憶.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必須引入啟發性提問來改變傳統提問的不足與弊端,啟發性提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啟發性提問能夠為學生創設開放性的學習情境,這種開放性的學習情境既指物理層面的開放性,又指精神層面的開放性,物理層面的開放性是指學生可以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來探討問題的相關問題,精神層面的開放性是指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思維想象與創造能力,研究問題的不同方面、不同維度,從不同視角解析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其次,啟發性提問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討論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某一個物理問題展開討論、獨立研究或實驗操作,通過多元化的方式突破“你問我答”的傳統提問結構,采用小組作答、集體作答或個人作答等形式,引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探究.最后,啟發性提問能夠引導學生探求事物的本質,更深入的認識與理解知識內容.啟發性提問不是淺層次的提問,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深入到事物或原理的內涵,它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質疑、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表層知識的認識走向深層知識的理解,實現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啟發性提問用于初中物理教學
1.初中物理教學討論式提問的應用
討論式的啟發性提問是基于討論的方式來探討教師提出的物理問題,這種方式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主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要圍繞學生的學習開展相應的內容,教師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與幫助者,主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問題,依據學生的討論進度與過程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不同的物態變化進行討論,不同的小組可對升華與凝華、汽化與液化、熔化與凝固等不同的物態變化內容進行自由選擇,按照不同物態變化的含義、現象、原理等方面進行激烈的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集思廣益,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不同物態變化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更深入的理解與掌握物態變化的相關內容.
2.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散式提問的應用
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形成.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散式提問是基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而提出的,這種提問方式利用學生思維中的擴散、輻射與求異的特性,引導學生從問題的不同方面、不同視角、不同途徑去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如學生在學習了摩擦力、重力、大氣壓、慣性等方面的物理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分別假設“生活中沒有摩擦力、重力、大氣壓與慣性時,人們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假設可以培養學生利用發散性的思維與想象來理解這些物理現象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并促進學生在掌握這些物理現象基本內容的同時,從不同視角來看待不同的物理問題.
3.初中物理教學中比較式提問的應用
比較式提問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通過不同物理現象、物理知識之間的比較,引導學生明晰不同物理現象的共性與特點,厘清不同物理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利用比較的方式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物理知識體系,提高學生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與優化.如在學習光學知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針對光的反射與折射這部分內容,采用比較式的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提出“生活中哪些現象時光的反射?哪些現象是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與折射有什么區別?”,“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光的發射與折射原理?”,通過這些比較式問題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厘清折射與反射的聯系與區別,提高學生對不同物理知識的分化學習程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促進學生知識面的不斷拓寬,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在學摩擦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對滑動摩擦力與滾動摩擦力這部分內容的提問也可以采用比較式的提問方式,通過比較式提問來幫助學生形成比較式思維,從而更深層次培養學生地發散性思維.
綜上所述,啟發性提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從啟發性提問的不同表征方式入手,依據討論式、發散式及比較式的不同提問方式,結合物理教學的具體內容,采用合適的提問方式開展課堂提問,擺脫傳統物理教學的注入式教學的束縛,積極探索合作性、探究性、自主性的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合理的開展教學內容,有序的組織教學過程,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在了解物理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入的理解、深化物理教學內容,避免淺層化學習帶來的不良影響.
初中物理教學要深入挖掘啟發式提問的優點,掌握啟發式提問的具體過程,結合其他提問方式共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提問情境,引導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