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青
摘 要:中職學校在計算機專業中大都開設了Photoshop、Coreldraw、Flash等軟件應用課程。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上交的作品技能熟練,但缺乏創新和美感。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通過感觀認識、理論學習、實踐創造等有效教學途徑,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設計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專業 美感
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開設的美術課課時較少,有的甚至不開設美術課,學生在學習相關設計軟件后,對軟件操作熟練但創作的作品美感不足。如何在現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審美水平,讓其設計出構圖完美、色彩和諧的作品,是對專業教師提出更高要求。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一、從感觀上認識美
1.運用對比法,讓學生感受美
對比教學法就是教師把與設計任務相關的大量實例拋出來,由學生找出各實例的優缺點,并分析各自的創意。教師根據學生對比分析的結果,進一步完善與課程相關的法則,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激發學生創作靈感,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感受到的設計中的美感,設計出自己獨具創意的作品。
在教學中,對比法不僅能帶動學生思考,還能加強記憶。以“名片設計”為例,在實施任務之前,教師可以列舉大量名片,與學生一起分析,讓學生對比不同名片,找出差異,并總結名片設計要領、文字內容的結構布局、圖標、色彩的自然搭配等。
2.模仿優秀作品,強化對美的認識
模仿優秀作品是提高審美的一個捷徑,例如在Photoshop教學中,以包裝設計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橙汁的包裝設計,再給出素材讓其模仿橙汁包裝的設計結構、構圖、色彩搭配、創作手法,設計出蘋果汁的包裝。這時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美的構圖方案、和諧的色彩搭配已潛移默化地進入學生的腦海,這對下一步的實踐教學將大有幫助。
二、在理論上學習美
在上一階段感知美的基礎上,給學生講解一些美學理論,加深學生對美的認識,例如構成法則。在平面設計中,要想設計出好的作品就要對構成法則有所了解,這些知識是引導我們建立理性思維的基礎。一是點、線、面這些基本視覺要素要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如重復構成、近似構成、漸變構成、特異構成等要掌握。只有抓住了這些要點,才能使作品更加條理化、理想化。
三、在實踐中創造美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發現美并創造美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1.通過繪畫基本練習,激發學生對美的興趣
善于繪畫對于Photoshop教學和Coreldraw教學中造型的把握非常有益,而通過對素描中明暗的觀察,對軟件中立體效果的設計制作將更細膩完善。因此,在教學中,不妨抽出部分學時讓學生畫一些簡單的素描、水粉(水彩)。繪畫練習讓課堂形式多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靈活運用線條和色彩的能力。
2.利用節日主題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設計不出好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知識結構較窄、知識儲備量不足。因此,利用節日主題宣傳海報等實例,引導學生學習并積累美的知識,無疑是打破這一局面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今,廣告成了商家促銷的必備手段,我們時常收到節日促銷的宣傳單、節日主題海報等。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收集節日主題設計作品的任務,并讓學生分析這些作品的設計風格、選用的代表性元素、構圖方法,還可以探究節日來源的歷史知識。這樣以學生感興趣的實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帶動學生思考。
3.采用角色互換,培養學生研究消費者審美趣味的習慣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師生互換角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擔任某一小節的教學任務,讓其在教學過程中豐富知識、增強應變能力。同樣,為了培養出適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我們可以采取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以一個市場管理者的身份去思考如何完成一個設計作品。以“健身房名片”設計為例,讓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名健身愛好者,什么樣的名片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讓學生以一名管理者的身份去思考什么樣的名片樣式能提升健身房的知名度。久而久之,學生會主動研究消費者心理,重視作品的社會評價,設計出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
總之,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軟件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感,提升作品的質量,不僅是我們教學的要求,更是市場發展的需求。一線教師應不斷拓充知識,總結教學經驗,研究市場需求與發展動向,培養出優秀的、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泓吉.計算機美術設計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徐丹旭,裴張龍.美術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張紅宇.淺談中職計算機Photoshop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作者單位:臨汾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