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飛宇
【摘要】高中階段是作為中職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每天都要接觸著各種自媒體信息的轟炸,這深刻的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而中職生通過自媒體了解到全新的世界,無形之中其價值觀受到了深刻的影響。本文以自媒體的特點為切入點,將其與中職生價值觀的變化聯系,分析自媒體對中職生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在深入了解自媒體環境下中職生價值觀的現狀,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整合教育資源,轉變教育觀念,把握自媒體發展趨勢,從而有效拓展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
【關鍵詞】自媒體 中職生 價值觀 導向
1 自媒體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特點
1.1自媒體的數字化與便捷性
自媒體最基本的特點是數字化,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 4G 手機終端的普及,讓信息的傳播就在片刻之間。手機上網一種生活習慣,占據了網民生活的所有場景,也成為一種的常態生活方式,許多人除了日常休閑時候,睡前刷屏的人數劇增,這一現象反映了手機上網逐漸占據了電腦上網時間,并進而取代了以為的書籍閱讀等傳統學習方式,逐漸轉化為人們固有的生活習慣。
1.2自媒體的交互性與平民化
交互性是自媒體一個顯著優勢。自媒體的信息的傳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傳遞信息,而是點對點的信息傳播,用戶在交流中快速便捷的獲取想獲知的信息,從而實現用戶之間、用戶與網絡服務器之間的有效交流溝通。而互聯網和手機的結合,讓人們都可以不受專業、時空的限制,利用手中的自媒體終端自由地表達自我,用戶的選擇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強。
1.3自媒體的開放性與碎片化
先進的數字科技打破了自媒體信息傳播的時、空間限制,用戶通過自媒體終端隨時隨地進行信息傳播。沒有現實中的約束和教條,人們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暢所欲言。海量的自媒體信息使自媒體的內容趨向于碎片化,信息質量層次不齊,真實性難以確定。
2 自媒體對中職生價值觀影響的現狀分析
2.1容易導致中職生價值選擇的困惑
自媒體的信息開放性和碎片化,導致信息發布著平民化,許多信息的內容真假難辨,多元化的價值取向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但是與此同時也引發了價值沖突。中職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欠佳,當面對多元價值觀時,無的放矢,往往根據自己的單一緯度進行判斷。再加上一些非主流的價值觀負面影響,使他們對本應具備的作為國家棟梁所具有的思想觀念產生抵觸,道德認知出現了偏離,價值觀選擇成為兩難選擇,許多中職生成為價值觀選擇的矛盾體,當每個選擇都有選擇的道理時,中職生在洶涌的而來的價值觀浪潮中迷失了自我,變得更加迷茫。
2.2容易導致中職生自我意識的膨脹
自媒體中的信息量沒有上限,信息內容包羅萬象,中職生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知,往往容易在實現自我理想的道路上我出現了頑固偏執行為,自認為放縱自我就是展現個性。在這樣的思想觀念指引下,盡管中職生社會責任意識有了提高,也能平靜的包容各種觀點,但個人主義的等錯誤思想得到傳播,當需要付出行動時,變得有所遲疑,在為他人奉獻和為自己謀利益之間產生了矛盾,忘記了人的價值是要通過對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來體現,在價值踐行時表現出了退縮的行為取向。
2.3容易導致中職生對于主流價值教育的消解
商業社會對利益的推崇,導致自媒體中的話題走向了“偏”求“怪”的道路,從而博取受眾目光和點擊率。許多中職生頻繁使用自媒體,對自媒體中的不良信息見怪不怪,長期以往錯誤的價值觀逐漸影響著中職生的思想與行為。部分中職生只考慮自己當前的效益,做任何事情都把它看成一個投資,只求經濟利益,忽視道德情理。還有一些中職生執迷于自媒體中宣揚的一夜成名的夢,漠視了成功所需要的背后努力,總想著通過走捷徑、投機致勝,心態浮躁。
3 基于自媒體的中職生價值觀導向對策
3.1加強正面引導,鞏固主導價值體系
學校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場所,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需要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來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理論來完善自己和理解社會。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者需要指導學生理性客觀認識自媒體,提高中職生運用、分析自媒體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與自媒體打交道,學會分辨真偽信息和抑制網絡流言,科學提出質疑,積極探尋真相。
3.2轉變教育觀念,引導校園輿論傳播
自媒體時代的不同,提高中職生的媒介素養已迫在眉睫。首先,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者需關心、尊重和愛護學生,用平和的方式教育他們,用海納的態度對待他們,與他們深入溝通交談,了解他們所思所想,與他們成為朋友,真正地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其次,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者平時要多留心學生在自媒體平臺中發表的言論動態,多關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舉止,號召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自媒體使用習慣。
3.3完善教育手段,優化整合教育資源
自媒體作為一個新的教育平臺,為中職生價值觀的導向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
首先,堅持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充分運用微信、騰訊QQ等以群為單位的聊天功能就中職學生普遍喜愛熱議的話題展開討論,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限制,隨時隨地交流互動。其次,堅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德育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運用辯論賽、競技賽等啟發誘導式教學方法,在課外開展專題講座、基層調研、課題研究等社會活動。最后,自律與他律相結合。中職學校的課程安排要結合專業動態,擴展和完善教學內容,教師講學生熱議的事件帶入課堂,有針對性的展開學習討論,提高他們的分辨能力和選擇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能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另一方面能樹立牢固的三觀,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中職生價值觀的轉變是一項任務艱巨的事業,而自媒體環境下中職生價值觀導向是思政教育發展一種新的趨勢,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時代的特點,堅持用核心價值觀對中職生進行引導,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實事求是,把準命脈,才能真正構建中職生美好的精神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