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繼紅?賈俊良?劉巖


摘 要:為培養現代制造業需要的具備職業崗位必要的基礎知識、了解現代加工制造業生產全過程、具備一定的產品生產檢驗能力的數控技術專業實用性高技能人才,使職業教育成為社會穩定的推動力,建立健全專業核心課程銜接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對優化中高職銜接課程內容分析及設計進行探索。
關鍵詞:中高職教育 課程銜接 數控技術專業
一、背景
職業院校為實現其人才培養目標所應用的培養手段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包括人才培養理念、專業設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教育方法、師資隊伍組成、培養途徑與特色以及實踐教學等構成要素,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關系到教學過程,更關系到教育過程。
根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開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辦學試點的通知》<京教職成(2012)3號>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3+2”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辦學試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相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與北京金隅科技學校聯合辦學中高職銜接試點數控技術專業,采取3+2分段式銜接。
本著技能銜接,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理念,數控技術專業“3+2”中高職銜接辦學構建了以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畢業實踐四類課程為支撐,以文化基礎素質培養、職業基礎能力培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以中、高級國家職業標準為主線的(中專階段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高職階段取高級職業資格證書)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中職課程注重專業基礎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高職課程注重專業基礎的應用、提高和拓展。
二、分解
根據數控技術專業“3+2”人才培養方案(表1、表2)以及“技能對接、能力遞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中職階段是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奠定基礎階段,高職階段是理論知識和綜合能力系統化、應用能力高技能化的提高階段。中職與高職一方面在課程體系模式上實施技能對接、能力遞進的對應式布局,另一方面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化設計。為了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需要進一步對畢業生就業崗位進行能力分析,整體設計課程的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載體、教學方法,實現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
工藝流程的優化課程與很多課程都有關聯,其中關聯比較大的課程有普通車床加工零件、普通銑床加工零件、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數控銑床加工零件。
普通車床加工零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識圖能力和閱讀工藝文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具備工藝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選擇、刃磨和使用刀具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選擇和使用量具的能力,培養學生普通車床獨立操作和日常維護能力,培養學生準確獲取各種生產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生產合格零件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成本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
普通銑床加工零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職業規范意識、安全意識和成本意識;培養普通銑床獨立操作、維護、使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相關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選用工、量、卡具的能力和學習工、量、卡具保養知識;培養學生成本意識,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
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識圖能力和閱讀工藝文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工藝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編制數控車削加工程序的能力、正確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數控車床獨立操作、調整參數和日常維護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生產合格零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成本意識,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數控銑床加工零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分析零件圖樣的能力;培養學生讀懂數控加工工藝文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基本數控加工工藝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編程的能力;培養學生數控銑床/加工中心調試、使用、維護保養的能力;培養學生應急事件處理能力;培養學生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討論合作能力;培養具備規范操作,安全文明生產及成本意識。
工藝流程的優化教學目標是:能夠在考慮加工經濟性的條件下,正確選用熱處理、冷卻潤滑的方法,編制并完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能夠正確查閱技術手冊,在考慮經濟性、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加工參數;能夠判定刀具的磨損狀況,在加工中減少刀具磨損;能夠根據機床的參數范圍,正確計算和選擇加工參數;理解刀具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以及控制方法;掌握尺寸鏈的計算方法。
三、依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從事數控機床操作的人員制定了相關的職業資格任職條件以及相應的技能標準,包括一整套數控機床實際操作理論和應知應會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并以此為依托進行數控機床應用操作、編程各個環節的培訓教育。有意從事數控機床操作的人員可以通過相應的培訓,經職業鑒定機構考核合格后,取得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數控機床操作工的職業資格為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四個等級。
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技能鑒定機構頒發的數控機床職業資格證書分為數控車床加工操作技能等級證書、數控銑床加工操作技能等級證書、數控加工中心加工操作技能等級證書。本著中、高職課程的設計應著眼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體現崗位及發展需求的原則,課程設計要注重中、高職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階梯性、遞進性,突出中、高職教育銜接和職業能力的崗位需求,教學載體選取依據《數控車工國家職業標準》之“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數控銑工國家職業標準》之“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四、設計
根據部件和零件圖樣要求,以現場操作的方式,使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其他工具,完成產品工藝設計、加工程序編制、零件加工及檢驗。重點培養高職段學生的計劃能力、工藝實施能力、機床操作水平以及質量、效率、成本和安全意識。培養特點如下。
第一,模擬企業車間生產實際狀態,使學生在學校期間進行準員工意識培養,生產管理意識培養。
第二,注重加工工藝,將工藝文件填寫納入考核范圍。將對一個產品的閱讀圖樣,生產準備,工具準備,生產實施,產品檢驗作為學習要求。與中職階段不同的是綜合性工藝計劃與全流程實施能力的培養。
第三,將部件產品生產加入教學,將精度檢驗融入培養過程,通過典型部件的生產檢驗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第四,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教學項目目標為動力讓學生通過查閱書籍等方法學習知識,鍛煉行為能力,使學生具備就業后的再學習能力。
第五,在教學中實施分組學習、小組討論、演講展示等方式。給學生展現自己的舞臺,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高。
五、小結
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模式上都應突出操作性、實踐性的職業教育特色。兩校積極探索“產學一體、實境再現、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學結合教學體系。
數控技術專業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和北京金隅科技學校的重點專業,兩校均有近十五年以上的專業建設歷史。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數控技術專業是全國示范校建設重點專業;在北京金隅科技學校,數控技術專業是北京市現代化標志性專業和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
中職與高職是同類性質的兩個不同階段和層次的教育,在銜接模式設計上,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交流與合作,雙方共同設計和制訂整體性、系統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克服中高職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與教材、教學與評價等方面存在的脫節、重復或斷層等問題,科學確立分層次人才培養目標,共同構建“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以高職帶中職、以中職促高職,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數控技術專業“3+2”中高職銜接辦學打破以學科體系的課程模式,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清理整合,建立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內容要兼顧雙證書制度。同時以專業和職業能力為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不以知識的盲目傳授和盲目積累為教學目標。在所有的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內容的滲透式教學,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服務能力為宗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技能為目標,調整專業理論課和專業技能實訓的比例;強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訓練,尤其是就業觀念、職業素養、終身發展能力和觀念的教育培養。
參考文獻:
[1]鄭洪波,馬雪潔.數控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4(20).
[2]何玉蘭,林彩梅,彭益武.“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6).
[3]王新年,王寶剛.數控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存在問題及對策[J].職教通訊,2013(8).
[4]丁知平.中高職銜接課程一體化的設計與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21).
[5]張家寰.中高職銜接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1).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