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
摘 要:通用職業素質課程是近些年來中職院校重點發展的課程之一,是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課程。本文從學生綜合能力與職業素質的視角出發,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對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通用職業素質課程 實踐教學效果 職業核心能力
一、通用職業素質與通用職業素質課程概述
1.通用職業素質內涵
通用職業素質是每個人在職業生活和社會適應過程必備的重要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通用職業素質包括職業核心能力與職業理念兩個方面。通用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在崗位上的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包括溝通表達、團隊合作、自我學習、外語應用、解決問題、數字應用六個要素。而通用職業理念則是人們在崗位工作中隨著工作的延續逐漸形成的職業指導觀念。在職業教育體系中,通用職業素質是專業素質之外重要的人才培養內容,是提升學生畢業后職場競爭力的關鍵。
2.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優勢
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優勢是建立在中職教育本質目標上的,中職教育的本質目標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教學目的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與競爭力,是為學生走上職業崗位打基礎的。中職生的就業能力不僅包括專業知識與技能應用能力,還應包括基礎知識與技能應用能力。為了在專業能力培養過程中不斷夯實學生基本職業素質,開展通用職業素質課程教學就尤為必要了。通用職業素質課程配合專業教學,能夠使中職人才培養方向由傳統技能應用型人才向全職全能型人才轉變,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這使得該課程具備突出的優勢。
3.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特點
通用職業素質課程教學效果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生認知與接收水平不斷提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教學現狀來看,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其具備以下主要特點:一是教學內容與傳統基礎學科不盡相同,其在溝通表達、團隊合作、自我學習、外語應用、解決問題與數字應用方面具有明確的要求;二是與其他基礎學科的培養目標不同,通用職業素質課程以如何提升學生職場適應能力與職場競爭能力為最終目標;三是教學方法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突出體現能力進階安排學習任務、行動導向教學、工學一體理念的特點。
二、實踐教學分析
1.實踐教學基本情況
從中職生生源來看,多數是未參加中考或未考上高中的學生,而且基礎較差,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對學習的興趣不高,尤其是與高等院校學生相比,在就業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從中職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情況來看,雖然教師與學生都認識到了其重要性,但對具體的教學實施、教學規劃、教學目標仍然較為模糊,這就需要通過實踐教學來提升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
2.實踐教學目標與內容
從實踐教學的總體目標來看,提高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與健全的人格,提高他們的通用職業素質,是通用職業素質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具體來看,包括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環境適應、職業理念、溝通交流、團隊合作、創新等能力,此外通過實踐教學還需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觀察的敏感度、感知協調能力以及空間能力和反應能力。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以學期為周期,教學內容包括通用職業素質評估,通用職業素質概述,自我管理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理念等訓練,以及通用職業素質評估等內容。
3.實踐教學步驟與方法
第一步,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成立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課題組,明確組內成員的分工與合作,包括實踐教學方法指導小組、實踐教學數據采集小組、實踐教學運行小組、實踐教學評價小組。第二步,在課題小組教師全面掌握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以及具備了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能力之后,擬定實踐教學計劃,確定實踐教學目標和教學場地、器材等。第三步,開展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可采用體驗教學法、發現式教學法等,教學過程突出通用職業素質訓練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三、實踐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教學,結果顯示: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班級的學生在社會適應性、壓力應對方式、威廉斯創造力傾向、自我認識、反應能力、記憶力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相對于未參與實踐教學班級的學生表現了突出的優勢,而且學生學習興趣、參與學習與活動的積極性方面均有提高,而且學生上其他課時的注意力更集中了。這說明,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實踐教學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的通用職業素質,而且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羅家慧.試論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J].職業,2013(30).
(作者單位: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