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紅
摘要:目的 探討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18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圍手術期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為1.11%,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1.11%,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白內障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醫院感染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率。
關鍵詞:白內障;圍手術期;醫院感染;護理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其中尤以老年人居多。其致病原因主要為晶狀體老化、遺傳、免疫及代謝異常、外傷、營養障礙等[1]?;颊叩呐R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視力減退、眩光感、單眼復視等。在治療方面,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臨床中主要采取手術療法治療白內障。然而根據相關的臨床報道,在圍手術期發生醫院感染的病例比較多,醫院感染對手術療效造成了不利的影響[2]。在這種情況下,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來預防感染非常重要。我院為降低白內障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特選取了18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探討了醫院感染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18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觀察組有男患者47例,女患者43例;年齡為45~84歲,平均年齡(67.63±5.42)歲;單眼患者51例,雙眼患者39例。對照組有男患者45例,女患者45例;年齡為47~82歲,平均年齡(68.44±5.37)歲;單眼患者49例,雙眼患者41例。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①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醫院的基本情況;②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協助患者做術前常規檢查,包括血尿常規檢查、血壓檢查、血糖檢查、心電圖檢查、肝腎功能檢查,以及眼壓測試、角膜曲率檢查等眼部??茩z查項目;③術前3d給予患者抗生素眼水,術前2d給患者沖洗結膜囊,并做散瞳以驗光,使用無菌紗布將患眼覆蓋;④術前對手術器械進行嚴格的殺菌消毒;⑤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眼周部位鋪巾并消毒,從而防止眼睫毛以及眼周皮膚上的細菌帶到眼睛內部造成感染;使用紫外線多次照射手術室;⑥術后預防感染: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的滴眼藥水的方法并注意瓶口衛生;叮囑患者注意眼部衛生,禁止用手揉捏眼睛,防止手部細菌進入眼睛;叮囑患者不要用力排便,不要劇烈運動、避免頭部碰撞,從而防止眼部傷口裂開、出血[3]。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圍手術期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①術前管理。⑴白內障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這些患者大多數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病癥,所以手術耐受性比較差,抗病毒能力比較低,所以容易發生感染。對這些患者,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即開展對癥治療,直至各項檢查指標恢復正常再來準備手術;⑵術前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沖洗結膜囊、眶周皮膚、眼睫毛等是常規護理操作內容,而在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中,以上護理操作應得到加強,具體而言即操作的次數應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3次[4];⑶在手術物品準備方面,除了常規備置手術器械并予以殺菌消毒之外,護理人員還應檢查物品的滅菌效果,如果發現污染物或疑似污染物,則應重新滅菌;另外術前還應測試儀器設備是否能夠正常使用;②術中管理。⑴控制手術環境。手術室空氣的潔凈程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感染率,因此,白內障手術應安排在層流潔凈手術室進行。術前30min啟動凈化空調系統,術后30min再關閉;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畏寒的體質特征比較明顯,所以手術室的溫度應調至24℃~26℃,濕度應為50%;術中盡量減少人員走動,從而防止人為污染;⑵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一方面,術中所使用的灌注液、粘彈劑、管道、手柄等物品應遵循一人一用或者用后即消毒殺菌的原則。另一方面,手術操作人員應對自己的手以及術野區域進行嚴格的消毒,術中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傷口暴露時間;⑶嚴格管理植入物和一次性醫療物品。植入物是白內障患者術中所要使用的物品,為防止植入物使用不當引發感染,護理人員應做好以下措施:核對好植入物的名稱、規格、有效期等信息,防止發生植入物誤用的情況,在護理人員和手術操作人員都確認無誤之后再使用;③術后管理。⑴術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叮囑患者盡量避免傷及眼部;⑵為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術后護理人員應將精密的手術器械放入多酶清洗液中,超聲波超洗五分鐘,之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并予以烘干;手柄則使用蒸餾水來沖洗;⑶為防止手術室感染,科室應對手術室及室內的物品、醫護人員的手、無菌物品以及無菌物品儲存間的空氣等進行細菌培養,以便研究這些細菌中哪些是較強的致病菌,哪些比較常見。
1.3統計學分析 患者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共有1例發生感染,術后感染率為1.11%;對照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共有10例發生感染,術后感染率為11.11%。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術后醫院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χ2=7.8429,P<0.05)。
3 討論
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下,白內障患者的治療已經沒有較大的難度,然而患者的術后效果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術后感染比較常見,并且其危害比較大,所以受到了醫患雙方的重視。若要預防患者術后發生醫院感染,則臨床中應采取多種有效的防護措施。本次研究即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探討,對醫院感染護理管理的實施效果做了分析,結果表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醫院感染護理管理的患者,其感染率明顯低于使用常規護理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醫院感染護理管理貫穿白內障圍手術期。術前管理的重點在于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從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的角度減少感染事件的發生;術中管理的重點在于無菌操作,通過減少手術室內、手術人員和護理人員身上的細菌病毒來降低感染率;術后管理的重點在于減少交叉感染,所以重點強調術后對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在以上護理措施的影響下,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避免各種致病菌的侵襲,從而保證手術效果。
綜上,在白內障圍手術期實施醫院感染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率,所以臨床中可推廣此護理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徐夏霞,馮黎建.批量白內障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安全管理[J].現代實用醫學,2015,21(02):264-265.
[2]周軍華.白內障圍手術期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30(03):178-179.
[3]董豐妹,邱利群,閔麗.白內障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32(07):1632-1633.
[4]于雪飛.白內障圍手術期的醫院感染護理管理[J]. 首都醫藥,2011,11(16):53-5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