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勤
【摘要】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的的交際語言,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并非考試,作為初中英語教師,為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更輕松的學英語、用英語,應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即英語語感。語感的獲得是一個長期而潛在的過程,在教學中需進行多方面的考慮與實踐。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高考英語改革 語感培養
近年來,人們對高考英語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何將考試、英語教學與英語的語言功能性結合,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真正獲利,通過在校的英語學習真正掌握或至少能初步運用這門語言,也成為一線教師越來越重視的問題。在筆者看來,注重對學生初始階段英語語感的培養非常重要,它既可在教學可為學生的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何為英語語感,為何要培養語感
英語語感又稱英語思維,是人腦不經過邏輯翻譯策略,直接把語言和語義進行非意識轉換的思維過程。通俗地說,當我們聽別人講漢語時,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語法和每個詞的意思,這就是大腦語言中樞的作用,也就是語感。它是集語法,語義,詞匯于一起的一種大腦語言中樞的能力。
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的最大困難在于脫離了語境,往往有學生表示在國內學了數十年的英語比不上到國外生活一個月。多數普通初中學生入學時英語知識體系通常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雖然有一定的積累,但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忽略英語的語言功能,導致后續的學習十分吃力。所以,作為初中英語一線教師,在初一以及后期的英語教學中重視英語作為語言的功能性,培養學生英語的英語思維能力,對于后期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都顯得至關重要。
二、初中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1.重視語音教學,強化初始階段純正英語語音。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重視語音教學,教師除了讓學生模仿純正的英語發音外,還要模仿說話者的情緒、情感和語調。數年前風靡全國的李陽Crazy English,可以說比較充分的貫徹了這種精神,他要求學習者瘋狂說英語,以最大聲,最快速,最流利的方法模仿English Speaker,鍛煉英語發音的口腔肌肉。而我們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2.注重朗讀,大量背誦,培養語感。朗讀、背誦是中國早期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朗讀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語言材料的重要形式。它是多感官同時調動的一種活動。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可以提升對英語語音語調的感受、加深對作者文意的感受。而背誦則是朗讀的升華,它彌補了教學中泛聽和泛讀的不足,它的獨特之處是注重細節,在背誦過程中,學生需特別留意泛聽和泛讀不做要求的功能詞和語法。理解是背誦的基礎,背誦是理解的高級階段,是一種深層次的閱讀。選擇適當的名篇佳作讓學生朗讀和背誦,但注意并非死記硬背、不求甚解,而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誦,從而掌握文中的詞匯、句式,同時豐富充盈語法。正所謂讀書破萬卷,長期堅持朗讀、背誦,學生才會在講話時脫口而出;在寫作時,才會洋洋灑灑,信手拈來皆成文章。
3.加大語言情景輸入,創設課堂英語任務語境。中國學生英語語境不足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在英語課上創設語境,為學生創造使用英語的環境就非常重要。首先,教師應用英語授課。在初期學生能力不足時可以用手勢、眼神、音調、動作等作為輔助手段。同時,在教授詞匯時,盡可能使用實物、圖片或多媒體,繞過母語,培養學生英語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語境,除了角色扮演課文對話外,還有很多具體做法。比如,在課前留出5到10分鐘給值日生進行英語小報告和英語小采訪。同時可利用課本話題創設任務語境。如,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4的話題是Food and Drink,在授課時可創設購物的任務語境,由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利用食品的實物用英語完成購物任務,通過真實語境的創設,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另外,結合課程進行恰當的英語語言文化熏陶如聽英語歌曲、看英語電影、讀英語名著,諸如《愛麗絲漫游奇境》,《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片段,既可激發學生興趣,又可潛移默化創設英語語境通過聽、看、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4.在教學中注重跨文化教育的滲透。英語教學是對人的品格、思維、語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識和意識等的全面素質教育。事實上,學生對于異國的不同文化有著天性的好奇和興趣,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異國文化,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有著不同尋常的吸引力。各類英語教材的可滲透跨文化教育內容很多,以外研版教材八上module 11 Way of life 為例,教師可借此話題尋找關于英國當地文化的素材,如英國的黑暗料理,紳士風度,下午茶文化等。視頻、圖片、文章等等都可作為拓展、滲透手段,另外,利用英語國家各個有特色節日舉行活動,學習了解節日背景和風俗習慣,如Christmas Day,Thanksgiving Day,Halloween等,也是非常有效的跨文化滲透方式。
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又指導實踐。中國的學生沒有先天的語境來訓練語感,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生活中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把英語當成語言而不是一個科目來學。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和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自己的教更得心應手也更有吸引力,讓學生的學更興趣盎然、更輕松,讓學生在未來的漫長學習過程中感謝上天在初中給了他/她一個讓他/她受益終生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1]陳月紅.母語語法與外語習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
[2]王宏印.跨文化傳通[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3]唐祥金.現代英語教學論——理論與實際研究[M].學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