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摘 要:“企業夢”里既有“強國”有“富民”,有期盼有實干,有對平等競爭的訴求,也有對企業轉型升級的渴望,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夢”的基石。本文通過對起重機龍頭企業——a衛華集團調研,來追究衛華的企業文化之根。
關鍵詞:衛華集團;企業夢;企業文化
中圖分類號: F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3-17-2
0 引言
“中國夢”是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提出的。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這個關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讓13億人有了追求明天的強大支點。因為它不僅是宏大敘事的“國家夢”,也是具體而微的“企業夢”、“家園夢”、“個人夢”。
衛華集團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企業。它坐落在美麗的黃河之邊長垣縣,創建于1988年,是一家以研制起重機械的大型企業集團。20多年來,衛華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手工作坊一躍成為中國起重行業第一方陣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41億元,品牌價值71.9億元。筆者通過工廠實地走訪,追根深淵,尋求衛華的文化之根、企業之夢。
1 企業夢與企業文化
人類歷史上,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細胞。“企業夢”在于發展經濟、提升質量、吸納就業、關愛員工、誠信經營、依法納稅、保護環境,盡到對投資人、員工、消費者、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企業夢”積淀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共同的價值和共同的利益,也是企業全體員工團結奮斗、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的力量之源。企業要培育和諧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凝聚力、向心力,促成企業內部的和諧穩定,促進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而文化則推動著企業夢想的實現,文化是魂,文化是源,文化是根。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夢”的基石,為企業帶來了追求“企業夢”的動力,為每位員工帶來了追求“我的夢”的精神支柱。
2 衛華企業文化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習總書記審時度勢,在實現中國夢的奮斗歷程上,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提出的高屋建瓴的警訓。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韓憲保感受最深的是企業文化的作用:它體現了員工對同一個觀念和一個目標的認同,有認同才有歸屬和向心力,企業發展才有更大的動力。衛華企業文化主要歸結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四個方面。
2.1 精神文化
如果衛華文化是一棵大樹,精神文化就是樹根,根決定了樹的生命力的強與弱,決定了企業的生命力。
衛華集團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全體企業黨員以開放的意識為先導,轉變觀念,開拓進取,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在企業前進的道路上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高舉“中國崛起”的夢想旗幟,著力構建思想道德建設高地。
孔子曰:“人無信,何以立”。誠信是衛華的核心價值觀,是衛華的企業宗旨。對政府部門,不少繳稅金;對供貨商家,不遲付貨款;對單位員工,不拖欠工資;對海內外用戶,不延誤交貨期;對產品質量,不放過任何瑕疵。誠信進一步加強了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提升力無形資產的價值,提高了行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0多年來,衛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吸納當地農民就業人次達十萬余人,收益數萬個家庭。農民無需背井離鄉到外地打工,在本地就可實現就業。衛華吸納的企業從業人員從2000年的260名,發展到2008年的3775名,增至2011年的6300名。
在衛華的帶動下,在長垣縣當地,起重機工廠如雨后春筍般紛紛開工,許多家庭從事的是與起重機械相關的,如制造、銷售、安裝、維修等工作;起重機行業還輻射了周邊封丘、開封、濮陽等地,引領農民奔小康。
衛華“企業夢”正在逐步實現,不僅幫助長垣縣農民實現了“車、房”夢想,還為農民追求“我的夢”提供了經濟基礎。
2.2 制度文化
衛華文化的第二方面是制度文化,它就像是樹干,對企業生命體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實現“企業夢”必須弘揚特高壓精神,衛華沒有滿足現狀,通過完善制度化管理,不斷探索“二次創業”的新路子。衛華起重在經過多年發展,規模已經擴張很多,管理水平也應生產規模的擴大而隨之改進。企業組織黨員職工先后走訪了上海、南京等起重機企業,學習先進管理手段,改變粗放式管理與生產模式。衛華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企業管理標準體系,管理模式從最初的家族式管理,發展到后來的規范化管理、集團化管理,一直到現在運行的精益化管理模式。規范的制度有效推動了公司管理水平,促進了科技進步、產品創新,有效控制了零部件管理及生產過程,提升了經濟效益。
成就“企業夢”,必須讓創新驅動成為實現“企業夢”的新引擎。衛華注重創新方法,堅持自主創新,用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在創新中實踐“中國夢”。衛華堅持自主創新,用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研發節能環保、高效安全的產品,實現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為了鼓勵員工技術創新,衛華設立了技術成果獎,占銷售額5%的經費用于科技研發,全年銷售收入中新產品收入占70%。
為提高員工作戰能力,衛華給了員工最好的福利——學習。在衛華,處處可以發現利用工作閑暇時間,刻苦鉆研業務書籍的一線工人。吳慶富,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入職衛華10余年,經過刻苦學習,不斷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起重機行業高技能優秀人才。
衛華的制度文化為實現“企業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和支撐,“我的夢”如同“企業夢”里的一艘小帆,跟隨巨輪漂泊遠洋。
2.3 行為文化
第三種衛華文化指的是行為文化,行為文化就是大樹的樹枝。
行為背后,是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影響,是“企業夢”的最高階段,即:自覺履行的社會責任。多年以來,衛華積極納稅,為汶川地震災區、新農村建設、志學助教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3600多萬元,安排8000多人次的大學生和社會青年就業。在開展“我的夢,中國夢”活動中,涌現了一批時代先鋒:機關干部賈鳳珠四年來默默奉獻,捐款4萬多元資助貧困學生考入大學,被評為新鄉市2012年“學雷鋒標兵”。
企業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利用多種媒體平臺、多角度對先進模范和事跡進行宣傳,使廣大黨員、干部和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了提升。衛華的每一位員工為實現“我的夢,企業夢”而努力,“中國夢”在努力中漸漸顯現。
2.4 物質文化
最后一種是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樹葉、花朵和果實。
員工的“個人夢”、“家園夢”在“幸福衛華”的目標中得到實現。近年來,企業著力打造“幸福衛華”,通過各項措施,員工的幸福指數大為提高,員工身心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工作熱情調動出來。
企業定期組織開展焊工、天車工等工種的技能比賽以及崗位練兵等活動,營造了出一個人人爭當“金牌工人”的氛圍。
衛華企業通過幫助員工積極實現“個人夢”,激發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創造活力,塑造了一支吃苦耐勞、敢打硬仗、綜合素質較高的員工隊伍。
3 結語
有夢想才會有希望,有希望才會有熱情。“我的夢”、“中國夢”、“企業夢”都是緊密相連,唇齒相依的。只有每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夢想,才能實現“我的夢”,實現“企業夢,“中國夢”才夠美麗,才夠堅實。總之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衛華人多年來建設企業文化,刻苦鉆研、奮力拼搏,追尋“企業夢”的結果。同樣,中國工程機械在世界上的“中國夢”由此而生!衛華集團居功不傲,加倍努力,相信會繼續發揮好新農村建設的旗幟引領作用,發揮民營經濟的模范帶頭作用,把“企業夢”、“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為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富民強省作出更大貢獻。希望未來,更多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能夠真正走向國際,越來越多的頂尖機械產品能夠傲立世界之巔!而那時,就是“中國夢”真正實現的一刻!
參 考 文 獻
[1] 衛華集團編寫.衛華文化,2012年9月.
[2] 衛華集團黨委會.衛華集團黨建手冊,2012年9月.
[3] 衛華集團有限公司,衛華人,2008年2月1期-2013年6月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