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班級是師生學習、交往的場所,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搖籃。班級的建設與管理常常由班主任承擔,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務,有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雖然付出辛勤的汗水,卻見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些班主任通過靈活機智的管理,輕輕松松就使班集體有序高效地運行,其間彰顯著班級管理的睿智。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種伙伴驅動式自我管理策略,引領學生通過伙伴結盟、同伴驅動,調用學生的力量,實施自主管理,收效甚佳。
一、伙伴結盟,凝心聚力參與管理
班主任要想自己輕松,就得把管理權交給學生,給學生盡可能多的鍛煉機會,培養他們自我管理的本領。學習管理是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班級中的一些學困生令人頭疼,為了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成績,教師總是想方設法開展補差工作,擠出時間輔導學困生,勢單力孤的教師可謂吃盡了苦頭。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學生之力,把他們結為伙伴聯盟,讓他們開展互助式崗位實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已經堅持多年的“師徒結對”式學習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中收效不錯。我每次新接任班級,都要先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情況,然后因人而異設立“師傅”崗位和“徒弟”崗位,讓優秀生和學困生締結為學習共同體。在“師徒結對”儀式上,為了激勵學困生的積極性,我沒有讓優秀生認領學困生,而是賦予學困生挑選師傅的主動權,成績差的學生首先選擇確定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作自己的師傅,學困生一般與自己的好友或平時的玩伴結盟為師徒,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學生的自主選擇往往符合他們的愿望,親密的關系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更容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學生配對成功后,我還鼓勵他們平時開展競爭比賽,比一比哪一對師徒合作最佳,孩子們為了自己團隊的勝利和榮譽,每一對師徒都凝心聚力,兩人之間積極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提高。
二、同伴驅動,引領監督自我管控
同學伙伴之間的親近關系勝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同伴之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的親和力與吸引力,學生之間往往喜歡相互效仿,互相比拼,相互監督,同伴驅動能夠借力外部環境促進學生轉向自我驅動,實現自我激勵。
我在同伴驅動式班級管理中首先組建“標兵團”,發揮正能量,入選標兵團成員的標準并非學習成績好,而是思想覺悟高、管理方法精、組織能力強,標兵團成員由學生自我推薦后再經全班投票選舉產生,“標兵團”組建后,我隆重授予他們標兵榮譽勛章,向他們宣讀“標兵團”職責,要求他們嚴于律己、恪盡職守,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給全體學生樹立榜樣,感染激勵其他學生跟進,標兵團較好地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其次,我建立了“監督小隊”,賦予他們權力,讓他們負責監督標兵團成員的表現,監管全班學生的活動、紀律等全方位的情況,監督組成員由我推薦組成,我推薦了六名自控力較差、行為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組建成“監督小隊”,每個監督小隊的成員看到自己有這么大的權利當然非常高興,其實他們沒有想到,在監管他人的過程中,也約束了自己,在要求別人的同時自己不得不首先做到。標兵團和監督組這兩個小團體,既發揮了各自的優勢,發揮引領和監督的價值,又達到相互牽制的效果,從而使得每個學生自我管理控制,共同治理維護了班級的良好秩序。
三、結伴同行,樂學篤行提升能力
俗話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為了彰顯伙伴的能量,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兩人三腳走”“心有靈犀”“雙人夾氣球”等游戲活動,孩子們在有趣的游戲中愉快地合作,在趣味性的合作游戲中親身經歷,深刻感悟到伙伴合作的力量。為了提升學生班級管理的能力,我經常給學生創造鍛煉的機會,提供結伴同行的平臺,讓他們在活動中提升綜合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我在每年的元旦、六一、國慶等節日到來之際,都會組織全班開展文藝匯演或游藝活動,每次活動我都交給學生自己去組織、安排,我只為他們提供參謀和服務。例如,今年的元旦文藝匯演,全部由孩子們自己負責,從籌劃到實施,從設計到排練,從節目的編排到教室的布置,籌劃小組在安排設計了表演節目后,分配給幾個小組,接到任務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排練,為了使自己小組的節目精彩,小組成員精誠合作,出謀劃策,刻苦訓練,各節目組之間展開了比拼,每個小組內的成員抱成一團,組際之間相互競爭,不甘示弱,經過孩子們自己的努力,終于在元旦這一天呈現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
比爾蓋茨說過:“大成功靠團隊,小成功靠個人。”讓我們在班級管理中樹立團隊合作的管理思想,挖掘釋放學生自我管理的能量,借助伙伴合作驅動之力,乘團隊自主管理之勢,彰顯班級管理之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