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春
摘 要 激勵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能夠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小學生比較依賴和信任教師,比較在乎教師的評價與鼓勵。本篇文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意義以及如何構建小學班級的激勵機制來談一談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激勵機制;小學生班級管理;構建措施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充滿著尊敬與依賴,渴望得到教師的贊美與夸獎,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鼓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起到至關重要的調和作用,既要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的生活與學習,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要使得學生對學習充滿著熱情與積極。有的教師喜歡夸獎表揚平時表現乖巧的學生,而對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是嚴厲斥責。也有的教師比較注重學生學習方面的表現,對于生活方面并沒有太多的關注。激勵并不是一味的表揚,激勵主要目的不僅僅是贊美學生,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明辨是非的能力。本篇文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意義以及如何構建小學班級的激勵機制來談一談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構建措施。
1 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意義
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使得每一個學生各司其職,共同建設和諧的班集體,還要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班集體中重要的作用。構建班級管理中的激勵機制,首先是有利于建設歡樂和諧的班集體。在小學的班集體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對學生、對整個班級的影響都很重要。例如很多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不愿意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的小朋友相處,而教師的鼓勵與支持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班集體中,真正成為班級中的一員。其次是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成長。現在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家長寵在手心里,很少自己動手做事情。進入校園里之后,學生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例如第一次自己睡,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等等。學生習慣性一遇到事情就尋求教師或者家長的幫助,這樣只會使得學生更加依賴別人。教師在班級中應該適當鼓勵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學會在沒有他人的幫助之下獨自完成學習任務。最后是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緩和。有的教師對學生的耐心不夠,加上班級事情又瑣碎繁多,總是會表現出愁眉苦臉的樣子,而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一些恐懼。相反教師多鼓勵支持學生,能夠增加彼此彼此之間的信任,能夠緩和師生之間緊張的關系。
2 構建小學班級的激勵機制的建議
2.1 在班級紀律衛生方面
一個班集體的紀律衛生的好壞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每一個班級活動都要強調重視紀律與衛生,一方面是要保障學生的安全,另一方面是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在班級紀律衛生方面,一是班級里班委組織的建設。班委是班級管理的有力支柱,班委是連接學生與教師的紐帶。教師管理班級先是要與班干部溝通調節好,有些學生是第一次做班干部,很多時候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班級事情。教師在班干部遇到管理困難時,先要培養學生學會分析事情,辨別是非,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合理解決,可以適當給學生提些建議,之后鼓勵學生學會獨立處理問題。二是班級里其他同學的參與。班級建設是每一個學生的責任與義務。教師應該先讓學生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違反班級規定,打掃好自己的衛生區域,然后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集體的管理中,做一個負責任的監督者。班集體的管理需要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和配合,需要對學生多加表揚,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責任感,也能夠增加學生的榮譽感,積極維護班集體的利益。
2.2 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
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氛圍,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不僅僅要保障紀律衛生方面,也要給學生建設快樂積極的學習氛圍。一是班級的學風建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確立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以目標為動力,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每一次目標的完成,教師應該給予表揚與夸獎,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成長。若是沒有達到目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合理分析學習情況,補足薄弱環節。教師也應該提倡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模式。小學生還不能夠完成控制調和自己的情緒,容易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大聲哭鬧,容易對自己喪失信心。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正確對待每一次的競爭,正確面對每一次的競爭結果。二是班級學習文化環境的建設。每一個班級都要有班級特有的文化氛圍。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與建議來確定班級的班訓、班歌、班徽。組織學生參與班級文化的建設,比賽設計班級的班訓、班歌、班徽,最后通過民主意見投票選擇。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周的班級活動為主題,引導學生辦設班級板報,宣傳班級的事跡,樹立班級標兵。在榜樣的引導與帶領下,學生能夠積極向上地面對學習和生活。對學生進行評比,要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既要滿足學生的要求,也要達到公平評價的目的。中高年級的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增強,不再是完全依賴和信任教師,所以教師評價時應該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
2.3 在學生思想道德方面
小學生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不能夠明確的分辨是非黑白,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與督促。一方面教師應該在平時的點滴生活中鼓勵支持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例如前些時間網絡上報導的事件,爺爺粗魯的拍打公交車門,強行要上車,而身旁的小孫女卻提醒爺爺這樣做是錯誤的,要遵守交通規則。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幫助學生明確是非。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監督并耐心指導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與思想。小學生正處于習慣培養的初期,很多不好的習慣都可以慢慢改正過來,教師要富有耐心,鼓勵學生一點點的改正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3 小結
激勵機制在一個班集體的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僅僅能夠促進優秀班集體的建設,還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緩和師生之間的矛盾,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與理解。在小學的班級管理中,要構建班級的激勵機制,首先在班級的紀律衛生方面,既要培養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積極帶頭作用,也要提倡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為班集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在班級的文化建設方面,既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要注重培養班級的班風。最后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要強化榜樣標兵的作用,鼓勵引導學生正確辨別是非,改正自己的錯誤。
參考文獻
[1]李江.小學班級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2]鄧艷紅.小學班級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張永明,宋彩琴.小學班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