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年
【摘要】金融支付結算領域的一項重大變革就是組建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這對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為適應跨區域經濟貿易的發展,人民銀行在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實施2007年7月在全國的統一推廣。這一舉措突破了支票結算系統原先在地域上的限制,不僅方便了各單位在異地的購銷活動,解決了社會資金流通障礙,還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此,筆者結合曾經三年多的商業銀行對公業務崗的工作經歷,將在銀行日常工作中曾遇到的支票影像系統的問題和原因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支票影像交換系統 電子驗印 票據要素 信用環境
在教學《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初級會計實務》的課程中,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票據結算方式,我國目前使用的票據主要包括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其中支票占據重要地位。它是我國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具有攜帶方便、支付功能、匯兌功能、信用功能、授權補記等特點。即使出現了電子支付等網絡新型支付工具,支票仍是重要的票據支付工具。
一、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
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是運用影像技術發展的支票清算系統,通過掃描將實物支票轉換為影像信息,并傳遞至出票人開戶銀行提示付款,它是中國人民銀行繼大、小額支付系統建成后的又一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支票在實現全國通用后憑證不變,提示付款期限為10天也不變,異地使用支票款項最快可在2到3小時內到賬,最長不過3個工作日內即可收到異地支票款項。
在改革以前,支票只能在同一票據交換區域內流通,也就是銀行之間通過交換實物支票達到清算的目的,由于交換的是實物,受到路程和有效期限(十個工作日)等的限制,所以范圍只能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內(即同城)。而支票影像系統的建立,可以使銀行之間通過交換支票的影像信息來達到清算目的,通過專門開發的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傳遞,所以清算的范圍自然由同城擴大到了全國。
資金的清算是通過銀行的票交行號來實現的,一個行號代表一所銀行,它在票據交易區域內是唯一的。但實行了電子影像交換后,銀行的支付系統行號就很自然的成為清算的工具,支付系統行號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唯一性,銀行在出售支票時,在票據上蓋的機構代碼章就是支付系統的清算行號,目的是為了告訴收款銀行該往哪所銀行提示付款。
在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中,要運用到以下關鍵技術:
1、驗印
客戶的印鑒是銀行多種業務的重要憑據,傳統的印鑒比對是人工折角核對,其最大的缺陷是精確度低。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出現了利用圖像處理技術的電子驗印技術。電子驗印就是利用計算機來實現印鑒的自動識別,其原理是:通過攝像機、數碼相機或掃描儀等圖像采集設備,將客戶的預留印鑒圖像先采集到計算機里,再通過特定的圖像處理技術形成標準電子印鑒。印鑒核驗時,待測印鑒通過圖像采集設備被采集進計算機,同時計算機調出相應的開戶時電子標準印鑒。通過預處理、定位、分割、配準和比對等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自動生成待測印鑒的真偽結論。
2、票據圖樣的采集
通過攝像機、數碼相機、平板掃描儀和高速掃描儀等途徑,可將票據影像信息采集入計算機。其中平板掃描儀精度最高,價格最低,但速度較慢,適合于票據量少的營業網點。對于批量采集,可選用攝像機、數碼相機和高速掃描儀等。
3、票據要素的識別
票據要素包括金額、出票人和收款人賬號、票號、出票日期等,人工處理時,票據要素的錄入和填寫規范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在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下,計算機可以相關信息,智能地判斷票據是否被涂改。
二、我國支票的使用特點
一是簽發量和金額較大,支票在票據結算工具中占有較大比重。二是使用主體多為企事業單位,個人簽發支票較少。三是用途較為集中,主要用于商品交易、勞務供應、清償債務等商業往來。
長久以來,由于傳統管理模式的約束和異地票據交換手段的缺失,支票在我國很長時間內只能同城使用。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區域間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支票終于突破地域限制,并在2007年實現了全國通用。
三、針對支票影像系統運行情況的原因分析
支票影像系統正式運行以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退票率過高,逾期業務量大等方面。究其原因,歸納如下:
1、支票使用基礎薄弱
在發達國家,支票是一種典型的小額支付工具,普及度很高。而我國支票使用基礎不足,本應占支票總量大比例的個人支票只在極少數大城市簽發使用,而在近幾十年支付結算領域的電子化水平發展速度之快,使得芯片卡已全面普及,這樣一來,同期起步的個人支票空間越發狹窄。
2、社會信用環境有待提升
支票是基于信用支付的工具,即見票即付,出票人的信譽是保證支票最終獲得支付的重要因素。而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夠,社會信用度不高,市場誠信度較差,嚴重阻礙了支票的流通功能。個人支票業務難以普及也是由于個人信用體系的缺失,假支票、空頭支票、套票等欺詐行為頻有發生,使支票發展又添一阻。
3、信用基礎設施薄弱
發達國家支票影像系統是在行內相對成熟的基礎上開展建設的,采用集中式直聯處理,自動化程度高,組織機構、技術標準統一。而我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是在金融機構行內系統不夠成熟的條件下進行建設的,比如筆者曾經工作的網點08年才成立公司業務柜臺,采取的也是最低配置,工作效率較低。
四、關于發展完善全國支票影像系統的建議
1、加強對影像系統支付清算的全國統一管理
總行應出臺統一的影像支付清算管理細則,制定全國統一的退票準則。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監督舉報組織,人民銀行總行支付結算部門,負責全國影像交換系統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清算糾紛的處理;各省和地市中支負責按要求辦理糾紛處理。
2、各商業銀行要提升系統內配套設施的建立
凡規定使用支付密碼確認付款的,組織系統內所有分支機構全部推行支付密碼器的使用,確保簽出的支票可以通過影像系統。采用電子驗印方式確認付款的,健全和完善驗印系統數據庫,保證數據庫中印鑒數據的完整和準確。
3、各商業銀行提高對支票影像業務的重視程度
各商業銀行應加強系統內業務管理,嚴格按支票影像交換系統的需要,合理設置崗位、配備專業受訓人員,落實責任、加強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趙貴峰.商業銀行會計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徐連金.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