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春風送暖,紅旗獵獵,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
這是一次例會,但絕對不是一次普通的例會。這次會議將審查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這是五年才有一次的重大議題。“十三五”規劃綱要是走向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是決勝階段的五年規劃,意義十分重大。特別在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艱難時刻,經濟增速25年來首次跌破7%,要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必須咬緊牙關、爬坡過坎。這些,都注定本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同以往,擔負更多的職責,吸引更多的目光。
從3月5日到16日,近3000位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央各國家機關同志夙興夜寐,共同思考、研究、完善國家未來發展藍圖。這10多天,人民群眾意愿同黨和政府設想充分交流;這10多天,基層一線的期盼直達最高議事殿堂;這10 多天,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彰顯巨大魅力;這10多天,中華民族向全世界展現復興雄心。正如西方媒體所言,如果你想了解中國,那在這兩周,請你集中精力。
獨具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安排
在中國這樣的一個有著13多億人口的大國,要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兩會”的作用越發凸顯,越來越成為獨具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好“兩會”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指出:瑞雪兆豐年,“兩會”兆全年。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開端在“兩會”。這些話精辟說明了“兩會”在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大會充分發揚民主。大會鼓勵代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踴躍發言、獻計獻策,鼓勵大家講真話、講實話,使國家重大工作和重大決策識民情、接地氣。按照會議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到代表團參加審議,要請來自基層的代表坐在主席臺。今年3月5日,總書記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首次邀請來自社區的朱國萍代表,來自工廠的朱雪芹代表,來自農村的孫躍明代表和總書記并排而坐,并請技術工人李斌代表作第一個審議發言。今年3月11日,國務委員王勇同志來上海團聽取對十三五規劃的意見,14位代表爭相發言,反映了有關國企改革、質量管理方面的50多個問題。在主持人宣布發言結束時,沒有輪得上發言的朱國萍代表搶過話筒,向分管殘疾人工作的王勇同志反映基層殘疾證管理發放不嚴格,使一些人不公平地享受了殘疾人待遇的情況。她的大膽建言,得到代表們的一致稱贊。朱國萍代表會后說,因為大會尊重基層代表,所以我有了巨大勇氣,不怕得罪人,也要把基層真實情況反映上去。
本次大會繼續保持良好會風。大會要求代表發言緊扣會議主題、緊貼實際,多為改進工作想辦法、出思路、支實招,并貫徹從嚴、節儉、務實的精神,堅決防止“四風”反彈。會議期間,上海代表團62位代表,全程作了近400次審議發言,沒有穿靴戴帽,都是一上來直接講觀點,擺事實,令旁聽會議的全國人大簡報組同志大呼過癮,說在上海團做簡報很受益,但也辛苦,每天至少摘發20個以上重要觀點和情況報送中央。在京西賓館上海團就餐區,幾乎每個中午和晚上都是滿滿的,代表們很少外出,許多甚至工作到凌晨。大會下發的預算文件疊起來有30多厘米高,但上海團代表非常認真,結合自己工作領域逐本閱看、逐項審查,有疑問就提出,三個小組都是不到下午五點不結束審議,以致財政部同志表示上海團提問太高端,現場無法簡單回應,必須回去研究后專門反饋。
本次大會廣泛凝聚正能量。大會提出,近來國外一些唱衰中國的聲音又高了起來,國內也有一些模糊認識,會議一定要營造團結一心、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氛圍。上海團代表深刻認識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肩負的重要使命,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基層一線代表,在接受采訪、發表觀點時都增強政治敏銳性,為國家發展增添正能量。來自德力西集團變壓器公司的農民工代表周振波在接受歐洲某國媒體采訪時,當被問到中國農民工有什么變化時,他說過去我們繳納外來人員綜合保險,只能享受工傷、住院和老年補貼三項待遇,現在我們和上海戶籍市民一樣,享受五險一金待遇。對方又問他為農民工維權有成效嗎?周振波說農民工最擔心子女教育問題,為此在2013提出了議案,今年國家決定建立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這是給農民工子女最大的紅包。對方再問他曾經去過提籃橋監獄視察,有什么感受?周振波說一些年輕人因為思想認識問題而犯了錯誤,在監獄中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思想有了轉變,監獄改造效果很明顯。許多代表都像周振波那樣,以有力的事實維護國家尊嚴和榮譽。
凝聚起億萬人民攻堅克難的決心和信心
3月5日大會開幕,全球媒體都矚目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績,同時也極其坦誠地報告了當前面臨的困難,更以堅定的語氣表明絕不向困難低頭的決心:“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發展前行的步伐”、“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來自上海社科院的王戰代表說,報告清晰表明了應對困難的具體措施。只要你認真閱讀這個報告,你就會堅信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爬坡過坎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6.5%—7%,“十三五”時期保持在6.5%以上。上海團代表認為,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做不到、受不了、也沒必要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速度換擋,能給轉方式、調結構留出空間,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舉措。來自光明集團的葛俊杰代表說:老百姓希望“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這輛列車開得慢一點,讓百姓享有更多的幸福快樂;開得穩一點,有更優的結構和質量,不要向去年股市那樣上上下下;開得實一點,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和更少的風險;開得遠一點,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國外媒體指出,中國仍然設定了2016年到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的目標,這一目標仍然雄心勃勃,因為對于實現“中國夢”至關重要。
爬坡過坎必須推進結構性改革。政府報告指出,面對困難和挑戰,必須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完成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來自上海社科院的張兆安代表指出,政府要編制三張目錄清單:企業“僵尸”清單、補短板清單、產能過剩清單。特別是后者,要明確提出除了鋼鐵、煤炭外的其他過剩產業名錄;要制定三個時間表:消化過剩產能時間表、推進補短板項目時間表、降低企業成本時間表。特別是后者慢不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必須大刀闊斧降低企業稅費。國外媒體指出,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化解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中央財政設立1000億元專項資金解決職工分流安置等問題,顯示出中國正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深化改革,并確保改革過程平穩。
爬坡過坎必須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上海團代表十分認同政府報告這樣一句話: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部委負責人說:今年營改增將全面推開,總理已經下了軍令狀,5月1日必須全面實行,屆時減稅力度前所未有,將有力刺激消費增長、服務業發展、提升小微企業活力,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大動力。國外媒體指出,“十三五”規劃倡導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發展理念,強調以消費型、服務型為主要驅動模式的可持續增長,突破長期以來以投資、出口為主要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通過五年規劃確定經濟社會方向,方式獨特且效果顯著,為世界其他國家未來探索提供了很好借鑒。
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大會,是人民自主決定國家大事的大會,民生民情民意是人民代表大會的題中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代表團指出,今年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為政之道,民生為本。我們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財政收入增長雖然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這句實在話贏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
政府報告——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代表們發現,政府報告今年工作的八方面任務,無論是穩定宏觀政策、深挖國內需求、發展現代農業還是加大環境治理,每一方面都同民生密切相關,關系人民福祉和幸福感。在報告民生改善部分,更是密集提出一系列舉措: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支持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當地就學和升學考試,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等等。周振波代表說,中央政策好,更希望加強對政策落實的監督,防止弄虛作假,真正讓群眾受益。
預算報告——民生支出是重頭。預算報告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今年增加赤字56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4%上升到今年的3%。赤字增加,是否意味著要過“緊日子”?財政部負責人指出:今年要嚴格“三公”經費增長,甚至要減壓,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讓更多支出保證基本公共服務和重點民生支出。為此,預算報告安排了幾件民生大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增長6.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由每人380元提高到420元,城市和農村低保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5%和8%,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棚戶區改造開工60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14萬戶等等。上海團代表完全贊同預算的支出安排,更希望加大對醫療保障方面的支出,多建設一些醫養結合的護理院,讓那些高齡、失能的老人有地方可以住,解決好民生底線。
慈善法——社會領域的重要法律。本次大會還審議通過了《慈善法》,回應廣大公眾的關切,進一步擴大了公開募集的主體范圍,加強了慈善財產的管理監督,明確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民政部門報送和向社會公開財務會計報告,明確捐贈人有權查詢、復制其捐贈財產管理使用的有關資料,明確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民政部門可以查詢慈善組織的金融賬戶。上海團代表們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財富大量集聚,著眼于社會財富的三次分配,著眼于推動社會向上向善,著眼于實現共享發展理念,制定《慈善法》十分必要。林蔭茂、花蓓等代表提出的“對義演、義賽方式開展公開募捐進行地域限制應當慎重”,施超代表提出的慈善法與廣告法的銜接等建議,都得到了法律委員會的采納。還有代表提出有關厘清個人求助和慈善的邊界等建議,也在法案審議結果報告中得到了積極回應。國外媒體評論說,中國兩會議題重民生接地氣,五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使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而《慈善法》在實現這一目標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