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世龍
【摘要】:隨著我國一系列退耕還林、植樹種草的措施的實施,我國林業資源有所增加,但由于在這些措施的實施過程中,林分結構不合理、樹種缺乏多樣性等問題的凸顯,使得我國殘次林的面積大幅度的增加,造成了我國林業資源的極度浪費。目前開展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迫在眉睫。
【關鍵詞】:林業發展;發展現狀;存在問題
【引言】:隨著我國全面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林業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的林業發展當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人口的增多以及居住面積的擴大化,林業資源日益減少,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林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在當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背景
下,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優化改革,從而保障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特征、作用分析
要想實現林業產業化發展,就要能夠明確其作用的體現,主要體現在有著較高的依賴性。產業化建立的各條產業鏈條和森林資源提供的加工生產對象是分不開的,森林資源就是產業化的基礎。林業產業化的周期相對較長,森林資源的培育與農業種植和牧漁養殖等相比,需要長期投入才能得到實現。林業產業鏈較長,在對森林的培育以及加工和銷售等各個方面都是比較重要的,只有加工每個環節得到了充分完善,才能形成完成的鏈條。林業的產業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綠色屏障,有穩定生態平衡的作用。實施林業產業化,能夠有效加強林業的穩定發展,能夠有效解決林業經營和市場化改革間的矛盾。通過林業產業化發展,也能有效實現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性,創造出新的社會生產力,從而為林業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林業的產業化發展能夠提供生產環境產品以及發揮公益效益。
2目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森林資源總量下降,整體狀況令人堪憂
我國幅員遼闊,境內森林覆蓋面積也相對較大,森林總面積位居世界第五,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人均占有量較少,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各行業對森林木材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加重了森林資源的負擔。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一些不法分子對自然樹木進行過量砍伐,導致木材數量急劇下降。而砍伐后的植樹工作沒有相應跟進,植被裸露,在雨水侵蝕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暴露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問題,降低了區域森林質量。我國的森林狀況正處于低產期,低效益,這必然會影響林業經濟的發展。
2.2資金不足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業之間的交叉滲透已經較為普遍,而林業產業的發展就間接的帶動了很多其他行業的發展,比如林業資源為建筑行業以及家居行業提供了基礎材料,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求等。而林業的發展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從新型林業技術的研發到各種設備的添置都需要資金作為保證。目前,我國林業經費主要依賴于政府的撥款,而社會上的資金支持較少,這就很大程度上的制約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
2.3林業內部管理制度紊亂
林業產業內部的管理是制約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林業產業內部的管理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研發資金的使用不合理以及研究人員任務分配不合理。在研發過程中,林業技術的研發資金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在研發過程中將資金不合理的利用甚至于挪為它用,就會造成研發資金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研究失敗。同時研究人員的任務分配也很重要的,如果研究人員的任務分配不明確就會造成研究人員盲目工作,從而大大的降低了研發效率。
3如何改善我國林業現狀
3.1加強林業技術的普及和宣傳
我國林業技術理論與實際脫節嚴重,一方面是宣傳普及不夠,另一方面則是我國林業技術人員不了解生產實際,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盲目的進行科研試驗。所以,針對于此,首先,政府部門應當協調好上下層面的關系,讓新型林業技術能夠普及下去,讓一線的林業工作者們能夠了解新型林業技術,從而保證我國林業的先進性;其次,應當讓林業科研技術人員多參加生產實際,多了解新型林業技術在生產實際中凸顯的不足之處,從而能夠找到補救的方法,為研究出完善的新型林業技術而打下夯實的基礎。
3.2加強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力度
首先,增加對造林的資金投入力度,使造林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其次,將科技與造林相結合,提高森林的成林率;再次,加快對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的力度,使得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不斷前進;最后,積極推進多種綠化形式建設,例如平原綠化、通道綠化以及村鎮綠化等等,提高綠色植被的覆蓋率。
3.3加強林業科技工作,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科技的發展既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又對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起到保護的作用。所以要想發展經濟又想保證資源,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依靠科技來發展經濟,去改變傳統的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具體做法是加強林業科技工作,重視林業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高林業科技創新能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投入一定學術資源積極參與相關合作研究。將學術研究與實際經營者的經營實踐活動相結合起來,培養林業經濟科學研究的市場意識,把科學研究融入到經營實踐活動之中,促使高新技術開發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對于國家重點的林業工程建設,應集中科技力量進行攻關。這樣就能避免科研與產業的割裂問題。對于先進的林業技術,要組織強大的推廣服務活動。通過不同的渠道及時地傳導出去。加快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通過發達的網絡加快林業信息的傳遞,制定標準保證信息傳遞過程的實效性和準確性。利用計算機系統實施監控,加強了對林業資源的保護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林業產業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總體上來說,其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使得林業產業所具有的生態功能無法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相關部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解決林業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王坤宇.基于減商化理論的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
[2]陳曉偉,李嵐清.福建省林業可持續發展途徑的探討[J].林業經濟問題,2014(2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