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強
形勢任務教育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對于落實習總書記強調的“兩個鞏固”的任務關系重大。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堅持深入持久地開展形勢任務教育,不斷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各個重要階段,有效地發揮了其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積聚力量、促進發展上的引領力。
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當前熱點問題
在形勢任務教育中,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熱點難點痛點問題,實行“面”“線”“點”結合,力求做到不斷檔、不掉鏈、不刮“一陣風”,以此幫助職工群眾正確認識國家、企業和個人面臨的“大勢”“小情”,以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目標任務,由此凝聚企業共識、激發精神動力。
一是抓主題教育,在“面”上形成聲勢。每年新年伊始,我們都要根據黨和國家的重大部署以及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方面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新任務,通過深入調研做好全年形勢任務教育的頂層設計。連續7年來,每年確定一個主題,精心編寫一本形勢任務教育讀本。考慮到人們的思維記憶規律,教育讀本—直以“15問”“15解”的形式出現,久而久之成為一個知名品牌。先后編寫了《價值思維15問》《可持續發展15問》《改革發展15問》《新常態新發展15解》《新征程新希望15解》等系列讀本,為形勢任務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炮彈”。然后,按照當年主題教育安排,集團上下聯動、一抓到底,由此在“面”上形成了形勢任務教育的強大聲勢。
二是抓時事教育,在“線”上貫徹始終。當今社會多元、多樣、多變的特征,決定了以當前正在發生的國內外和企業內外重大事件、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及社會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的時事教育,是企業職工形勢任務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如果說主題教育開辟的是“面”的話,那么時事教育延伸的就是“線”。在大力開展主題教育的同時,我們堅持把時事教育抓在手上、貫徹始終,及時回應職工群眾的關切,做好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深度解讀。例如:如何適應新常態謀劃新發展,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全面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怎樣抓住“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新機遇,等等,既闡明“為什么”,又講清“做什么”,更指明“怎么做”,以此幫助職工群眾明辨大局、認清大勢。
三是抓分眾教育,在“點”上注重差異。在抓好主題教育、時事教育的同時,我們把來自傳播學的分眾化理念引入到企業形勢任務教育中來,根據不同受眾群體選擇不同的教育選題“點”,切實抓好分眾教育,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例如:對于領導干部,堅持以“理”服人,注重形勢任務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在公司發展的各個階段,相繼開展了以價值思維、世界一流企業、“五大發展理念”等內容的教育,積極推進觀念轉變;對于普通員工,則堅持以“情”動人,注重形勢任務教育的廣泛性和情感性,側重講形勢、亮家底、算細賬、樹標桿、找差距、講故事,讓員工既“聽得到”,也“聽得進”,力求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尊重傳播規律,注重教育載體創新.
在形勢任務教育中,我們力求破除“開大會、作報告、講道理、搞活動”的固定套路和傳統模式,注重對傳播原理、規則和規律的尊重和運用,不斷創新企業形勢任務教育的載體,有效提升和強化了教育效果。
一是發揮時效性特色,找準“第一落點”。“首因效應”和“刻板印象”的客觀存在,要求形勢任務教育必須關注輿論形成的“第一落點”,著力塑造信息圖景的“第一印象”,以有效占領宣傳教育的“第一高地”。近年來,我們始終緊盯世情、國情、企情的變化,立足抓早、抓好,堅持做到形勢任務教育在年初“謀篇布局”。也就是在各單位工作會議、職代會討論安排全年工作之前,第一時間確立年度教育主題,梳理年度熱點,迅速組織編寫提綱和讀本,給基層以明確的輿論導向。與此同時,近年來,每到黨的中央全會、全國“兩會”時間,或遇有大政方針出臺,第一時間邀請劉世錦、李君如、胡鞍鋼等國內知名專家作輔導報告,以全系統視頻會議的形式,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權威解讀。
二是貼近群眾化需求,運用“輕傳播”手段。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似乎更樂于接受“輕傳播”的知識和信息,更習慣于碎片化方式的閱讀和分享。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建立了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全媒體平臺,創新了形勢任務教育的載體和渠道,嘗試以一種輕快的方式將教育內容傳達給受眾,讓受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你的觀念,跟隨你的腳步”。在傳播的內容上,我們力求可視化呈現,適應“讀圖”時代需求,做卡通、繪圖表、插漫畫,增強靈活性;進行通俗化表達,舉準確的數字,列代表性的案例,講群眾關心的故事,增強可讀性;運用擬人化介紹,引入“老鄭”“小薇”(諧音“政工”“微信”)兩個卡通人物,對部分關鍵內容進行輕解讀,增強教育的故事性、趣味性、吸引力,讓職工群眾“聽得進去、看得明白”。
三是應用互聯網思維,開啟“O2O”體驗。基于開放、平等、即時、互動、分享的互聯網思維,我們把“O2O”商業模式中的“在線離線/線上線下”的用戶體驗引入到形勢任務教育中來,充分利用互聯網跨地域、無邊界、海量信息的優勢,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推進、點對點跨時空對接,刪除了空間距離,增強了受眾的切身體驗。例如:我們把大量權威信息、視頻轉換成二維碼印在讀本上,讀者可用手機“掃碼直連”,增加信息量、延伸教育內容;把有關教育內容同步制作成微信版,分期由萬人“粉絲”量的“華電微政工”推送,對留言及時作出回復,讓讀者更有存在感和體驗感。同時,制作電子雜志,在QQ群進行“病毒式”傳播。在“O2O”體驗中,職工群眾實現了自我教育、自我引導和自我成長。
加強責任考核,力求推動和諧發展
在形勢任務教育中,我們特別注重工作責任的考核落實,以及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素質建設,不斷提升思想引領、價值共建、力量凝聚的能力,以此促進、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和職工的成長進步。
其一,納入責任考核,強化硬性約束。加強領導、加強協作、加強督導,是實現形勢任務教育有效“落地”的重要手段。為強化硬性約束,我們堅持把形勢任務教育“四個納入”,即納入每年各二級單位黨建綜合考評、納入意識形態責任制管理、納入文明單位參評必備條件、納入干部職工教育的必修課程,并同改革發展任務和生產經營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考核,并將年底形勢任務教育的考評名次作為企業評選創優的重要依據,而且把考評結果與企業班子年度績效掛鉤進行獎懲兌現,由此實現了形勢任務教育由“軟”到“硬”、化“虛”為“實”。
其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水平。由于宣傳思想工作是一門系統的科學和專業,教育者能力素質不足的“一桶水”危機,往往會影響到形勢任務教育的質量和效果。2015年,作為加強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制訂了詳細的大賽方案和命題指引,編制了近10萬字的學習資料和強大的試題庫,策劃組織了集團首屆政工業務技能大賽,歷時半年多。各二、三級單位積極響應,按照“以賽促訓、以訓促學”的原則,組織參學參賽人數超過4000人,基本做到了公司系統黨群人員全覆蓋,達到了轉變觀念、培訓隊伍、錘煉作風、發現人才、展示形象、推動工作、提升水平的目的。
其三,重在思想引領,凝聚前行力量。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有效推進了全員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干部職工思想高度統一、目標清晰堅定、上下協調一致,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科學發展。“十二五”期間,公司經營績效連年上升,核心經營指標躍居同類型企業前列,資產總額增加到7694億元,發電裝機達到1.35億千瓦,在世界500強排名345位,較2012年首次上榜提升89位。與此同時,干部職工保持了高度的價值認同和身份認同,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長感顯著提升。公司系統省級及以上文明單位達到98家,其中全國文明單位17家,企業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