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 王麗
貴州貴陽花溪,2016年1月15日深夜2點,中鐵五局貴州公司花溪互通工地現場依然燈火通明,吊車、混凝土罐車等機械聲不斷。碘鎢燈下,寒風細雨中,工人們正在為節點工期內灌完最后一根孔樁而忙得滿頭大汗。
花溪互通是貴陽市繞城高速公路新增出口,是連成花溪到機場的快速通道,建成后可以有效緩解甲秀南路及花溪大道的交通壓力,為溪北片區的土地開發提供有利條件。
面對具有現實重大意義的工程,項目部領導深感肩上擔子的分量。
花溪互通項目A匝道全長2069.5m,其中,2號墩地質情況最復雜,地下有溶洞,致使施工中特別容易出現塌孔、漏漿現象,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為了保證孔樁施工的順利進行,項目部優化施工工藝,加大勘探力度,采取二次成孔等技術,確保了孔樁施工的順利完成。
因為工期太緊,沒有任何返工的機會,所有工序施工都得有領導到現場指揮。要在最后的17天完成17根孔樁施工,項目部5個領導班子成員都堅持到現場帶班,不分晝夜地加大對現場的監控指導力度。
項目部黨工委書記陳勇是在花溪互通項目才加入這個團隊的,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他覺得這里的領導班子分工明確,每一位員工都身兼多職,干活自覺從不拖拉,能加入這樣高效的團隊與其共同奮斗感到十分榮幸。
這個項目的領導善于給員工自由發揮潛力的空間,真正做到視員工為親人,有時候就算是一名見習生請假回家沒有車,項目領導就會專門安排車送到車站。來到這個團隊的每一位員工感覺幸福指數很高,來了的沒有一個舍得離開,沒有來這個項目之前認為是因為市政工程效益好所以舍不得離開,了解實情后他們才明白其實真正原因就是這個項目部在用情留人。
在每天開飯前,項目領導就會讓炊事員打電話詢問工地的同事能不能回來吃飯,如在短時間內有一個不到位大家都會等,如果等的時間長了就讓食堂留好飯菜,如果確實回來不了的他們就會送到工地,如此雖然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但看到工地上的兄弟們工作太辛苦了,都會心甘情愿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市政工程工期緊,業主要求施工單位務必在春節前完成17根孔樁及2臺2墩,在經歷了17個晝夜后,第17根孔樁將在最后一夜灌注落成,在這關鍵時刻,建設者們絕不能丟面子、失信譽。堅持就是勝利,項目領導班子成員在現場不斷地給參建者們加油鼓勁。
一月的冬天,氣候寒冷,再加上天上還下著雨,氣候就更加顯得寒氣逼人。而項目工程部長張德川每天晚上都要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堅持到現場對孔樁施工進行技術指導。項目領導對廣大施工人員也十分關心,怕他們晚上干活冷、肚子餓,半夜里會給他們送來姜湯、熱水、夜宵。每天晚上在現場輪流值班的領導,會給現場勞務人員準備好夜宵,打包到現場的“花溪牛肉粉”“水城羊肉粉”“青巖五花燒肉”,等等,這都是民工大哥們最愛吃的加餐,每次一說到這些夜宵,大伙兒的干勁就馬上來了。最后一夜,他們雖然干得艱辛,但圓滿的施工結果又令他們累并快樂著。
從貴安新區黨湖、天河潭、燕樓再到花溪互通,他們3年多連續干了4個項目共計8個多億的市政工程,大家已經適應了市政工程的高強度工期壓力,形成了自覺干好本職工作的良好氛圍。他們是一支敢于拼搏、敢打硬仗的隊伍,他們為公司開辟貴安新區市場贏得了信譽,他們是好樣的!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