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彬 雷建華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蒙華項目一工區項目部所承擔的工程總造價為15億元,管段內地形異常險要,地質情況復雜多變,施工組織難度很大,安全風險很高。為了有效推進施工生產,項目部采取了多種措施:
認真開展管理實驗室活動
蒙華項目部大力開展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努力解決項目安全生產中管理層級和作業層級問題,為項目安全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行資源模塊化要素組合。公司將專業化隊伍模塊化提供給項目部協調管理,項目部直接管理生產要素,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促進專業化施工,降低安全事故概率,提升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管控體系。項目部逐級健全安全監管機構,工區設立了安全總監,成立了安全管理部;作業隊設立安全管理室;各班組設專職安全員,形成上下聯動、層級嚴密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項目部建立健全了各層級各崗位安全管理責任制,從項目部到作業隊、到工班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包保狀,實施領導跟班制度,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崗崗有責”。
充分發揮技術先行引領作用
優化設計方案,從源頭上降低施工風險。項目部積極尋求設計、業主支持,增加更為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
優化施工方案,從資源配置上降低施工風險。項目部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優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優化施工工序,從施工組織上降低施工風險。項目部合理調整工序,合理配置隊伍,努力在施工組織上降低作業風險。
優化安全交底,從工藝細節上降低施工風險。項目部有針對性、有操作性地組織安全技術交底,盡量做到講解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確保操作人員從工藝細節上不違規,按章行。
深入推進開工標準化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工標準化是實現項目良好開局的有力抓手,也是抓好項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項目管理層和作業層從開工伊始便養成良好的習慣,促使現場整潔文明、規范有序,以便科學組織施工生產,
落實臨建工程標準化,實現集中管控。項目以工廠化、機械化、專業化、信息比“四化”建設為手段,實現路橋隧站場集中管控,便于安全管理更集中、更有效。
落實工裝設備標準化,實現本質安全。他們通過先進工裝設備運用,用設備代替人工操作,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概率。
落實安全防護標準化,實現同步實施。項目對施工便道、施工作業平臺、基坑防護、爬梯等安全防護設施制定了統一標準,確保其與主體工程同步防護、確保安全。
全面落實作業標準化
蒙華項目部把作業標準化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抓,促使人人熟知標準,按標操作,減少隱患。
制定各工序作業標準。項目部根據路橋隧專業分別編制了有針對性可操作的作業指導書,明確作業標準,把好每道工序關。
開展作業標準培訓交底。項目部充分利用員工大會、生產會、交班會、班前講話、流動宣傳車等,大力宣貫安全知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他們還大力開展全員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技術管理能力和現場防控能力,培訓覆蓋率和考核合格率均達到100%。
創建推廣標準化區段。項目部通過科學規劃劃分若干個標準化區段,使作業標準真正落地,并通過樣板引路,對整個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抓好作業標準考核兌現。項目部嚴格落實作業隊月度績效薪酬考核管理規定,做到不放過每一個人、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角落,并依據每個月的考核情況,嚴格獎懲考核,及時兌現,營造了各作業隊、班組之間安全生產良性發展局面。
有效推行風險防控標準化
風險管理全員化。他們建立了項目引導、領導掛帥包保、安全部門實施、員工參與、工人承諾的立體防控模式,還通過開展演講比賽、搶答比賽、觀摩會等專題活動,激勵全員參與風險防控。
風險評估科學化。他們組織開展了項目風險源識別與評價,形成風險評估報告;針對實情制訂專項控制措施,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的范圍。
風險監控信息化。他們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傳遞工具對重大風險實時監控,建立24小時全方位視頻監控系統,隨時掌握施工現場安全狀況。
風險整治常態化。項目部建立了風險隱患排查臺賬,現場及時整改落實;實現問題銷號臺賬,及時對現場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銷號落實。
正是采取了上述一系列舉措,截至目前,項目部負責的五座隧道已全部施工進洞,最長進尺達150m,在局指揮部組織開展的“大干60天”勞動競賽中,奪得了競賽第一名,在年度綜合評價中排名第一,并被評為2015年度紅旗項目部。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