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無論規模還是速度,無論建筑物還是構筑物,無論是公共設施還是居民住宅,都在快速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使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為“樓歪、路塌、橋斷”等建筑質量事故時有發生而困擾。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施工、監理等各方“集體腐敗”的現象分不開。同時,以往的紀檢監察一般都是在事后進行的,出現了問題,紀檢監察人員介入調查、取證,提出處理意見。有些重大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由于不能及時發現,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很難挽回。因此,開展建設項目跟蹤監察,由事后出現問題的查處,向事前、事中監控拓展,強化工程項目管理,積極探索建設領域預防腐敗工作,樹立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工程項目,從提出項目建議書到竣工交付使用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環節比較多。本文針對工程項目現場施工階段,采取“軟硬兼施”的方法,開展全過程跟蹤監察,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建設項目施工階段是建造質量合格產品的重點階段,再好的建筑設計也是由人來具體落實的,我國不乏一流的建筑設計和建筑理念,但一些建筑實體的實際功效、耐久年限卻并不盡如人意。建筑實體的質量水準既來自科學的設計,也來自精湛的施工。畢竟再好的建筑設計也是由一線工人具體落實的。因此,“人”是影響建筑質量的重要因素。
認真審查人員資質。對入駐施工現場的各方人員資質進行認真審查,通過書面答卷、資質證書查驗等手段,評價施工人員資質是否符合項目施工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堅決清退。人員資質的審查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各類管理人員資質的審查。業主單位的項目總負責人、監理單位的總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的項目總經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由具有執業資格的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擔任。監察人員檢查“三總”的執業證書是否與現場人員相符,是否是投標承諾的專業人員。另一方面是檢查監理人員、施工方的技術負責人、各專業技術工人的持證上崗情況、技術等級與工程類別是否匹配。
認真開展廉政教育。工程施工各個階段不定期地對施工各方管理人員進行反腐倡廉教育,通過案例分析,對發現的腐敗苗頭進行警示,做到警鐘長鳴。同時與項目施工相關管理人員簽訂“廉正協議”,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工作氛圍。對于頂風違紀、出現問題的管理人員,要依據有關制度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可勒令離開施工現場、退出施工管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對于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受到打擊報復的,紀檢監察部門應給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護。
現場考核有關人員履職能力。資質、技術等級符合要求,但工作責任心不強、態度不端正,總有撈點“好處”的想法,抑制了人的正能量的發揮。因此,施工現場對各類人員履行工作能力的考察,是對“人”的監督的重點。工程開工前“三總”配備符合投標承諾,可以說是“完美無缺”。工程開工后,又常常以各種名義將“三總”調離,用“設計代表”“總監代表”“總經理助理”等進行替換。因此,現場考核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發現不合適的人員,能夠及時清退,能起到示范效應。
對業主的考核。一是審查業主單位領導是否存在干預工程施工、指定材料設備供應商、指定分包、向工程各方索賄、惡意影響工程施工等問題。二是審查業主代表的業務能力是否滿足項目的需求,業主的授權與項目的管理范圍是否匹配。三是審查業主代表在履行職責中的能力,是否存在營私舞弊、損公肥私、吃拿卡要等問題,是否客觀公正、秉公辦事,對業主的不合理干預敢于“硬碰硬”,善于維護建設各方的合法權益。
對總監理工程師和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的考核。工程現場總監理工程師是項目監管的核心,項目經理是施工單位工程現場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是各方利益訴求的重要節點,加大對他們的考核力度,敦促其認真履行職責。一是考察他們的知識結構、管理水平等是否符合項目施工要求。二是考察在材料采購、施工人員調配等有無私心,是否作到客觀公正。三是考察在遇到各方對施工不正當干擾時,是否能夠頂住壓力、排除干擾,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四是考察他們的協作能力,施工任務的完成需要其現場指揮,而出現的問題又要其及時反映。營造認真履行職責的良好氛圍,培育管理者的“工匠品質”,對他們的配合支持到位、督促檢查到位,積極發揮他們的作用,對工程項目建設有益無害。
(責任編輯: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