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佐
摘 要:本文從當下熱門互聯網+角度出發,分析了如何結合互聯網+進行黨建工作的創新。
關鍵詞:企業黨建;互聯網+;實踐探討
時代在變,黨的建設所面臨的客觀環境也在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并將其確立為國家戰略。如今,“互聯網+”的思維已經滲入到各行各業,將其與企業黨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優化集成作用,對于增強企業黨員凝聚力,更好的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具有重要意義。基層網絡黨建工作要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實際工作,積極利用網絡平臺推動基層網絡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用創新精神推動黨建工作,用黨建創新促進生產經營工作,使黨建工作深入人心,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心聚力,有效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一、“互聯網+”中的黨建工作新方式
(一)黨員教育網絡化
網上學習打破了傳統單一的學習方式,擺脫時間限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手機客戶端等,及時將上級公司的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傳達給每一位黨員;網上便利的實時交流、考試考核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公司每一位黨員都注冊了網上賬戶,每周完成相應時間的在線學習,并通過每周的考核測試,通過這種方式,加強了公司黨員的黨性教育,同時大大節約了線下考評時間。微信公眾號中的內容都經過精心挑選,包括黨的綱領等基本知識、黨最新的時政方針以及反腐倡廉政策等,方便黨員在閑暇時間學習。
(二)黨建工作網絡化
建立“黨建云”,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明確每位黨員的支部歸屬,打破時空、地域限制,方便黨費繳納以及活動組織等;利用“黨建云”,提升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在入黨過程中,每一步驟都及時存入“黨建云”中,保證入黨過程中相關工作流程清晰、標準明確、規范合理;利用互聯網,拓寬公司黨員與黨組織的溝通渠道,使得黨員的問題和意見能及時上報黨組織,解決黨員群眾最密切、最根本的問題;選舉工作網絡化,在進行選舉時,選舉人相關信息,投票情況等都實時上傳,并在網上進行選舉結果公示,增強科學性和透明度,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
(三)黨員管理網絡化
利用互聯網,改變以往單一的管理方式,建立一種互動式的新型管理體制。公司創建“E通知”平臺,通過電腦發送、手機接收的短信群發方式,通知黨務信息、宣傳黨務知識;利用“黨員E家親”的微信公眾號,為公司黨員創建一個暢通的、實時的交流平臺,平常不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交流溝通,增進感情;另一方面,開通“領導信箱”,架起企業黨員與黨委書記的溝通橋梁,使得意見表達方式更加多樣化,意見建議能及時傳達上去。
(四)黨員考核網絡化
公司在“黨建云”中增加了考核評價模塊,基層黨組織每周需在線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各項指標,記錄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寫明工作結果或者進度,以方便對各層黨組織工作執行情況的管理和監督;對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評價都實現了精確化和規范化,包括考核指標的設置到自我評價、上級黨組織考核、數據整理、發布、通知、備份全等,考評對象自評、上級黨組織測評只需要選擇每一項的響應分數,系統會給出最終的考評結果。資料自動存檔,方便考評工作結束之后再進行查閱。
(五)反腐工作網絡化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公司將新媒體作為反腐宣傳教育新載體,加強反腐體系建設。堅持正反兩方面教育,利用廉潔的先進形象和違反黨風廉政建設的反面案例,宣傳法律法規,弘揚法治精神;微信平臺上循環播放反腐倡廉的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使得反腐意識深入人心,營造清廉的企業氛圍。
二、網絡化黨建工作的意義
增強黨員之間、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溝通。在傳統的黨建工作中,黨員與黨組織以及黨員之間的交流較少,網絡的實時性和開放性為這種交流提供了條件,有利于增加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方便黨建工作的進行。
保證黨的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網上學習和通知的方式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不需要統一組織人員開展交流會,政策方針及時通知,相關綱領按時學習,節省了時間,增加了工作效率。通過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深入學習,提高了黨員素質。
有利于實現黨內民主、黨外監督。黨內民主是科學決策的制度保障,而前提是黨員必須獲得足夠的信息,網上平臺為信息的傳達提供了條件,網絡黨建的實踐將為黨員廣泛行使其手中的民主權利來監督黨的工作、普遍參與決策,充分實現黨內民主開辟了更為便捷的渠道;同時網絡黨建豐富了監督途徑,有利于黨外群眾的監督,充分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
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擴大黨組織影響力。網絡黨建能夠打破傳統方式的局限性和封閉性,增強黨建工作的開放性,吸引普通職工的參與,真正發揮黨組織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為人服務精神。
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進“互聯網+”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努力推進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科學化、規范化,打造黨組織、各級領導部門和黨員個體之間進行溝通的最直接、最暢通、最及時的網絡交流平臺。互聯網的發展及影響啟示我們:“網絡社會”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帶,更不能成為黨建工作的“盲區”,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會繼續運用網絡技術,發揮“互聯網+”思維對全面推進黨的偉大建設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世平.關于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世界,2013,12:174-176.
[2]錢順明.“互聯網+”時代非公企業創意黨組織生活探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89-92.
[3]胥立峰.構建融入中心進入管理的黨建工作新體系[J].企業文明,2008,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