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斌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體系的發展與進步,工會職能越來越強大,新形勢下加強工會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實現對普通勞動階層群體的維護與支持。面對工會如此重要的社會影響地位,進行客觀、科學的體制塑造和深入擴展工作勢在必行。提升工會社會工作意義,需要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從工會干部培訓的相關工作入手,希望能夠積極的改變當下存在問題和缺失的現狀,為廣大的員工提供福利保障。面對我國社會新時期的改革需求,應用互聯網絡促進和提升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質量,能夠切實有效的改變當下的培訓理念落后局面,希望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提升培訓工作的靈活機動性。
關鍵詞:構建機制;互聯網;工會干部培訓
一、緒論
上海是國企改革重鎮,作為中國首家上市的建筑行業公司,創建于1965年的上海隧道工程公司,是中國軟土隧道事業的開創者,目前業務涉及建筑與房地產、能源、水務、重型工程裝備、綠色建材等,在經歷了這場重要的國企改革之后,公司角色已經實現由工程承包商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的轉變,在致力推廣數字化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完成了“傳統業務+互聯網”向“互聯網+”的升級。
作為地方性國企,公司面向全國區域拓展經營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必選之路,在這個改革背景和發展趨勢下,公司的業務量不斷拓展到外地,如何做好去外地拓展員工的人文關懷及政治思想工作將是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重點之一。
(一)研究意義
工會干部培訓工作在我國的企業管理領域一直發揮著穩定而積極的作用,因為培訓的核心目標是在企業中建立起良好的思想政治體系,并且最終實現從精神層面對企業發展進行推動。它是實現“引領隧道工程領域發展的國際一流企業”公司愿景的保證,也是目前公司面臨的一個非常實際的需求。
(二)研究內容
本文闡述了當前公司相關現狀以及未來趨勢,結合工會干部培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提出了對本單位工會干部培訓的方案,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助推公司未來的發展。
二、互聯網普及特點及現行教育意義
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傳感技術、定位技術、3D打印、可穿戴技術等新技術在各個領域不斷應用與融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智慧城市等技術集成系統逐漸成熟和普及,這些都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絡實現兩地間的交流與溝通,還能夠通過互聯網絡獲取更多的咨詢和科學知識,微信 和QQ也通過互聯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服務,我們將互聯網的功能進行深度的剖析和解讀,希望可以在工會干部的培訓中加以運用,進而提升培訓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為互聯網支持的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可以通過視頻、語音進行徹底的演示,降低了文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影響[1]。
三、工會干部培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工會干部培訓工作特征
目前,上海隧道的工會干部培訓工作進行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上海隧道的基層工會存在很多不同的差別,工會工作人員學歷、年齡也有很大區別,由于本企業是施工企業,在外地的工程較多,因此有一部分的工會干部在外地工作,需要進行分層次和類型的培訓;其次,基層工會工作人員還存在兼職的情況,也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培訓體系;再者,當下的工會工作存在繁瑣性和復雜性,需要合理、科學的調節的培訓計劃,以此確保培訓工作的穩定進行。
(二)工會干部培訓工作面臨挑戰
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由于工地的流動性,工會干部調換率增加,較多的新到崗工會干部給培訓工作帶來壓力;一些工會干部沒有認識到經濟體制改革對工會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參加培訓的熱情不高;目前實際的培訓課程內容不能夠貼合實際工作,具體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內容也相對單一 [2]。
四、構建工會干部互聯網平臺培訓機制
(一)構建互聯網支持的統一培訓平臺
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影響,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在促進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改變了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上海隧道在其企業網站開辟教育平臺,在網上針對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構建一個互聯網支持的平臺。公司工會在網上及將培訓信息予以公布,開設網上報名系統,并將上課內容進行錄像,提供給未能及時前來上課的工會干部學習。
網絡教育平臺的教學內容主要分成三個板塊,形式和政策板塊主要包含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工會面臨的挑戰、中國夢與工會工作等相關課程來向工會干部講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重大理論政策;工會實務板塊主要通過工會自身建設與改革、職代會的制度建設、女職工工作等具體事項來了解工會工作的實務;法律專欄通過對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解讀、通過勞動爭議的處理實務與案例分析等具體課程的講解為廣大工會干部提供法律支持和援助。是工會干部能運用法律為武器,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職工權益。
網上培訓平臺實現統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方面的收集培訓信息,有助于提升工會干部的培訓質量,還能夠提升培訓的時效性。
(二)提升網絡教育平臺的靈活性
在網絡教育平臺上展開對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更加有利于提升培訓工作的靈活性。其優點主要在于網絡上進行培訓教學、考核的空間充分的體現出自由化。需要接受培訓的不同基層的工會干部,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能力水平選擇不同的內容和課程,有助于改變傳統培訓的死板性,讓工會干部能夠隨時隨地的了解和掌握上海隧道目前先進的管理和運作理念。也通過征求廣大工會干部的培訓需求,開設工會干部喜聞樂見的課程。能夠實現對培訓內容的升級,得到更好的培訓成果。對于如何做好去外地拓展員工的人文關懷及政治思想工作是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重點。
(三)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完善培訓工作體系
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實現的培訓工作,能夠不斷完善培訓的整體工作體系。工會干部培訓專職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實現對教學和培訓資料的收集;而對于工會干部來說在網上教育平臺開展的教學課程更加實用,因為工會干部能隨時能夠從培訓的網站上及時得到對應的信息,這樣的方式能夠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提升整體的培訓質量,。
此外,上海隧道的工會還在網絡教育平臺開設了網上論壇,將“頭腦風暴”搬到了網上。網絡版“頭腦風暴”比現實版的更加自由和輕松,討論者看不到彼此的神態面貌,很多不善言辭的人,在這里也變得“能言善辯”。論壇的設立給廣大工會干部提供了一個思想碰撞的平臺,很多好的點子、好的想法就是在這里誕生的,“頭腦風暴”形成的“結晶”,強化了企業的文化建設。
(四)應用網絡教育平臺實現培訓考核機制
最終,網上教育平臺的培訓模式還為工會干部的整體教育和引導構建了良好的培訓考核機制。網上教育平臺需要提供一個統一和嚴謹的評價體系,來對培訓工作的進行分析和處理。上海隧道建立了完整的工會干部教育培訓考核制度,規定了每位工會干部每年所需參加的培訓項目和培訓時間,這種評價和考核的機制是受到廣大員工監督的,能夠公正、公開的放置到網絡教育平臺體系中。
網上教育平臺深入推進了上海隧道的工會干部自助式學習,完善了學習考核評價系統,明確工會干部在理論學習,學歷教育、知識更新等方面的目標任務。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公司工會可以檢查各單位和每個工會干部的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和學習排名。因此相對應的考核和評價制度也是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能夠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云計算的大數據處理。
五、結論
綜上所述,“互聯網+”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領了創新驅動的發展的新常態。本次研究從互聯網普及的特點出發,觀察互聯網絡在現行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實踐意義。再針對工會干部培訓的現狀進行解讀,分析工會干部培訓工作的特征,討論未來工會干部培訓工作將會面臨的挑戰,觀察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正面的思考。最后,本次研究通過上海隧道構建工會干部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的相關機制,為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增加靈活性,并完善實際培訓工作中的管理制度,構建一個評級體系完善培訓內容,針對工會干部進行科學且客觀的考核。新時期,作為國資委骨干企業、軟土隧道施工排頭兵,將在開啟“大盾構時代”和實現“中國夢隧道夢”進程中,依托“互聯網+”創新工會工作再譜新篇章,助推企業發展再鑄新輝煌。
參考文獻:
[1]梁守蘭,齊敏.增強我國工會組織凝聚力研究——基于工會干部素質提升的視角[J].山東工會論壇,2014,06:1-8.
[2]何布峰.工會干部培訓工作的新形勢與新任務[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