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摘 要]我國經濟進入了發展的高速期,在階段性經濟增長體制中,中小型企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自身的經濟增長不僅要關注多方面開源,更要做好合理節流的規劃。但是在長期的經濟管理模式下,中小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出現了很多經營漏洞。文章對目前中小型企業中存在的財務詬病進行了現狀分析,并且也對提高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出幾點建議,力求更好地輔助企業走向經濟增長。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成本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164
國民經濟的有效增長離不開中小民營企業的強力助推,不僅大規模緩解了社會的用人壓力,也充分拉動了地方產業的平衡。因此,對于企業如何更好地發展,需要所有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真思考。不僅要革新陳舊的財務制度,也要加強對成本的有效控制。企業將在未來的發展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想要提高收益,立足于商場的不敗之地,必須加強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1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現狀
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以下三點財務管理中導致成本偏高的原因:第一,企業管理模式松散。一些中小型企業存在由家族成員進行相應財務管理的現象,雖然家族性產業對于利益的謀取會比較集中,但也造成一部分虛職的出現。在企業管理中人員設置不能做到人盡其用,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培訓,不能系統的梳理企業的財務成本控制和資金輸出。第二,經營信息不能有效傳遞。財務人員會對整體的公司收益進行合理化核算,但是如果企業內部人員和設施的流通性差,數據收集遲緩,相應經營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的話,財務人員不能及時了解企業經營中的各項目損耗,就會造成財務人員大量采購無效物品,造成部分企業資源閑置和過度浪費。[1]第三,成本控制環節單一。縱使企業能夠意識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有時卻只是單一的進行項目成本考量,而忽視企業整體的成本核算。對于產品生產的全過程沒有進行合理化的成本預估,只注重收益的速度沒有仔細思考收支平衡的長遠性。企業想要經營長遠,就要仔細分析,合理化地開展成本控制工作。
2 財務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財務管理中的重點,企業要秉持“用收益確定支出,收益支出尋求平衡,經營項目統籌兼顧,側重企業整體發展”的經營理念,著重調整企業財務管理中對于成本控制的關注缺失,系統規范和重點強化收支的綜合管理,從而控制企業在收益的同時合理結余,獲取最大化的企業效益。[2]深化推進企業成本控制的力度,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監督職權,為企業把好財務流通的關卡,才是從根本上輔助企業有效提高資金的基準流通。
2.1 集中優化管理模式
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離不開企業領導者的正確領導策略,企業要想取得發展,就要嚴明的整合優化管理模式。生產活動的順利完成需要嚴格明確的制度進行保證,同時也要集中落實制度的實施。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有效控制企業成本的方法就是要求企業內部,即從領導層到基層,逐級環節嚴明管理。每個管理領域和生產項目組都以責任細化為企業運營核心,有針對性的進行財務的成本控制。
針對財務人員,要參加系統的財務培訓,提升自身的財務素質。[3]在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中要求財務人員進行所有細化數據的整理和匯總,完善生產定額的配置和記錄管理,嚴格計量生產過程中的驗收項目,定期對財務成本和支出進行核算,對庫存數據進行整理,切實完善和踐行財務管理模式。將采購流程細化分割,部門的采購申請要經過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核查和復審,按照嚴明的采購程序進行執行。對于相應企業人員要進行相應的任務配置,減少由于人員管理松散所帶來的財務過度支出。并且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建立有效的稽查小組,對于管理制度進行及時的監管和調整,旨在保證企業的正向運營。集中優化企業的管理制度,助力企業在良性的發展進程中得到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
2.2 建立有效信息網絡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各行業逐漸走入到大數據的時代,一切企業行為都用數據進行核查和統計。數據時代對于企業的管理來說是重要的契機,將企業的各項生產進行數據化的統計,直觀地闡述企業的發展動態和整體發展水平,這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非常必要。財務部門對所有的采購物資、產業預算、資本結構組成以及企業內所有基礎資源的跟蹤都要依靠數據的統計和生成。[4]財務人員要建立有效的數據網絡,定期進行以月度為單位、以季度為單位和以年度為單位的財務數據分析,測算和評估階段性企業運行經濟的各項指標,用數據對各部門進行業務督促和財務深化管理。財務人員要在數據中對企業進行績效的管理以及合理化的內部自經營模式,財務管理只有不斷挖掘成本數據和應用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的過度流失。財務人員通過建立信息網絡和數據平臺,找到成本控制和合理開銷的平衡點,才能做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從而助推企業扭轉模糊的財務管理。
2.3 銷售和生產良性互動
企業要想做到產生規模化的運營方式,將企業結構做大做強。首先,要利用有效的行政手段促進穩定的生產模式,提升生產效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財務人員的工作是做好生產預算的計量,這要求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對公司主經營項目十分了解,并且實時關注產品的生產過程。在對固有成本的降低過程中,根據財務經營方針提出相應的生產修正意見,這樣做能有效地促進生產資源的合理化運用,持續擴大企業發展規模。[5]其次,企業的經濟效益取決于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這是保證企業生存的根本因素。財務人員要對企業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進行及時有效地統計,在實際企業發展過程中合理化的核定產品的銷售價格。利用價格的優勢促進產品的營銷,相應地降低對于產品無效的包裝成本。再次,財務人員和企業銷售人員形成溝通體系。企業的利益來自于產品的銷售,推銷企業產品的人員為企業帶來的是利潤,同時帶來整體市場的產業發展情況。財務人員主要掌控的是企業成本的核算和產品生產的支出,是為企業運營消費的主體。只有雙方形成了積極地互動模式,才能全面掌握企業在市場中的外部發展。最后,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不能閉門造車。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不僅來自于本土企業,還會迎戰國外的相關項目的挑戰,這就需要財務人員要實時關注國內市場動態和國外企業財務管理辦法,吸取優秀的財務經驗,整合銷售與生產的良性互動。[6]在銷售和生產模式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助推企業生產資金的高效流轉,平衡企業生產支出,降低無效的資本消耗,將更多的資金分配使用在為企業強化經濟利益的方式上。
3 結 論
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的財務人員認真思考加強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徑,強化財務運營部門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經營靈活度,深化規范管理,建立健全系列性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才能保證企業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在國內市場不斷成熟、競爭壓力不斷增多的當下,企業的自身成長要尋求迅速的增長方式,對財務人員的成本控制理念也要提高要求,將成本控制管理落到實處,助力企業突破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梅貞.淺談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4(2):12-13.
[2]張君.淺談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和途徑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44.
[3]唐珂.基于價值鏈理念下的當代企業成本控制探究[J].中國商貿,2013(19):14-15.
[4]程英.淺析預算管理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5(8):34-35.
[5]皮偉.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與治理路徑[J].企業導報,2015,26(15):44.
[6]郗峰.如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工作[J].經濟視野,2014,17(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