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智
作品簡介
這是發生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一個真實的故事。劇中主要人物,均為真實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講述的是西寧市湟中縣下麻爾村殘疾(無手)回族教師馬復興的感人事跡。在讀了他的新聞和深入采訪他之后,我的靈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別樣的方式詮釋著人生的意義,演繹著生命的美麗。在三尺講臺,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頑強和毅力,體現了人生的價值,認識馬復興老師的人都會說:“馬老師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
馬復興曾榮獲中央電視臺“三農人物”、“青海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模范等榮譽,“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他身上所體現出的自強不息,愛崗敬業的精神,一個共產黨員的可貴品質,不僅是中華民族不斷強盛的精神動力,更是我們這個時代每個建設者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
時間:當代
地點:青海省西寧湟中縣下麻爾村
人物:馬復興——少年、青年與中年
馬德林——馬復興父,中年與老年
馬華英——馬復興母,中年
楊主任——縣工作組領導
馬有財——村黨支部書記,中年
趙玉蘭——馬復興妻,青年與中年
馬海蕾——馬復興大女兒,少年、青年
馬海虹——馬復興小女兒,少年
沈振軒——馬復興學生,少年,青年
沈振軒母——中年
工作組領導,省市領導、記者(西寧晚報社記者)
村民,小學生若干
序 幕
時間:2007年12月中旬
地點:北京農業大學報告廳
人物:馬復興
[幕后:臺上有一演講臺,上面堆滿鮮花,抒情音樂中記者上場……]
記 者: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西寧晚報的一名記者,今天在這里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們青海高原上感人心魄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前幾天在長途班車上無意聽到的,隨后我進行了采訪,采訪的結果讓我無比震驚和激動,我完全被他折服了,強烈的敬佩感一直縈繞在心中久久揮之不去,一個沒有手的人居然能像正常人一樣寫字、翻書、打電話、做家務、教學生,在一個山村小學里默默耕耘27年。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心酸和坎坷故事啊!這個平凡但值得尊敬的人就是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下麻爾村小學回族殘疾教師馬復興。
[一束追光打到演講臺上,馬復興站在臺前]
馬復興:(顯得有些緊張)北京農業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大家好!(臺下響起掌聲)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講自己的故事,感到非常不安。其實,我只是一名極其平凡的殘疾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選擇了自立、自強,從普通的殘疾人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1959年,正值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初期,我出生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下麻爾這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那時候大家都吃不飽飯,我四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去生產隊干活,將我托給姐姐和哥哥照看。兩個姐姐去野外挖蕨麻,準備回來燒蕨麻吃,哥哥早早掀開了炕板等姐姐們回來。餓壞了的哥哥去門口等姐姐們,就在這時候,我掉進了火炕的火堆里,就這樣,我從此永遠地失去了雙手。
在孤獨與苦難中我慢慢長大,倔強的我一直堅持自己穿衣服、吃飯,甚至幫父親干活,但幼小的我慢慢意識到自己沒有雙手,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該怎么辦?[追光隱去,馬復興下]
第一場
時間:1967年夏
地點:下麻爾村舊小學門外
人物:小馬復興(8歲)
馬德林:馬復興父 簡稱馬父
馬華英:馬復興母 簡稱馬母
楊主任:縣工作組領導
馬有財:村黨支部書記
[幕啟:舞臺上燈光亮,小馬復興殘臂夾著一本書,在舞臺上向學校方向神情專注的聽著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
記 者:(上)8歲那年,失去雙手的馬復興多么渴望像哥哥姐姐們那樣背著書包去上學,多么渴望到學校和別的孩子們玩,但他只能自己在家里,好多時候,他就偷偷地跑到校門口或爬在教室的窗子上看孩子們讀書寫字。(下)
[忽然響起下課的敲鐘聲,傳來孩子們下課后的喊聲,小馬復興終于按捺不住,飛快地跑出,又重重地摔在了舞臺上]
馬復興:[摔壞了臉,想大聲哭,又怕別人發現而又小聲但痛苦地哭,]媽媽,爸爸,我的書,我的書。四處找夾在胳膊底下的書,艱難地撿起之后,用嘴吹,用殘臂擦]
馬母:(叫著馬復興的小名),魯古麻,魯古麻,(發現馬復興),魯古麻,我可憐的孩子,你這是怎么了?怎么摔成這樣了!,魯古麻,疼不疼?
馬復興:(倔強地)媽媽,不疼,不疼!
馬父:(拿著農具上)魯古麻,我說他又跑到學校里來了嗎?摔跤了!(緊張地看傷勢)
馬母:魯古麻想上學,天天往學校里跑,在學校里怕老師發現,才摔成這樣的,今天摔成這個樣子,明天又不知道會出什么事,該怎么辦哪?
馬父:(痛苦地),我也想讓魯古麻上學,可你也說過,一個沒有手的孩子怎么上學啊!
馬母:(抱著馬復興)我可憐的魯古麻,你該怎么辦啊!
馬復興:(揚起小臉)媽媽,我怎么沒有手啊!
馬母:(哭)魯古麻,是媽媽沒照管好你……
馬復興:媽媽,我昨天晚上做了個夢,我夢見自己長出了一雙手,夢見我幫你做飯,洗衣服,夢見我幫爸爸拿鐵掀,割麥子,夢見我和哥哥,姐姐們一起背著書包上學,我的作業還得了好多好多的五角星呢,爸爸,我也想上學!
馬父:魯古麻,可是你沒有手啊,你怎么上學啊,你寫不了字啊。
馬復興:爸爸,我能寫字!我能寫字!你就讓我上學吧。
馬母:魯古麻,聽話,咱們回家。
馬復興:真的,媽媽,我真能寫字,就讓我上學吧!
[村支書馬有財與縣工作組楊主任上,看見了這一切]。
馬父:魯古麻,聽話,回家,讓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馬復興:(鬧)我不回家,我不回家,我要上學,我要上學。
馬父:(發火)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
馬復興:(哭喊)媽媽!我想上學!我想上學!
馬有財:(上前)魯古麻,有什么事給伯伯說!
楊主任:(問馬父)老鄉,你們這是……
馬父:(看看楊,對馬有財說)村支書,他是……
馬有財:哦,這是縣支教工作組的領導,專門到我們村子里蹲點的楊主任。
馬父:(嘆氣)唉!孩子的手燒掉了,他鬧著要上學,沒有手,怎么上學啊!
楊主任:哦,我看看,(看小馬復興的殘臂,嘆氣)唉,這怎么寫字啊!
馬復興:伯伯,我能寫,我能寫!
楊主任:能寫,怎么寫?
馬復興:(迅速用左腳蹬掉右腳上的鞋,然后將一截樹枝夾在腳趾頭中間,用腳翻開書,在地上寫字。)
楊主任:(念)“大”“人”“日”“月”
馬有財:(高興)這個魯古麻還挺有辦法的!
馬父:他這寫的是什么字啊!
馬母:他每天在地上就是這么劃來劃去的,有時候腳指頭都爛了!
楊主任:孩子,你知道,你寫的是什么嗎?
馬復興:不知道
楊主任:這是大小的大,這是人民的人,這是“日”,就是太陽,這是“月”,就是月亮。
馬復興:(興奮地)我知道了(念)大、人、日、月。
楊主任:(對馬父母鄭重其事地說),孩子這種情況,好多事情他沒辦法做,為了他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一定要讓這孩子去上學,只有這樣他才會有生路。
馬父:可是學校想收,也收不成!
楊主任:這樣,我們到學校給老師說說,用腳寫字也是一個辦法嗎?
馬有財:對,我們去給說說,學校會收下我們的魯古麻的。
馬復興:(興奮地跳來跳去)我能上學了,我能上學!(揮動著殘臂跑向學校,眾人感嘆地隨下)
過場戲(一)
時間:1967年冬
地點:下麻爾小學(舊)教室內
人物:小馬復興,女老師,馬復興(青年) 一村民
幕啟:舞臺局部燈光亮,小馬復興穿的很簡單,書包也是用碎布拼成的,坐在較高的桌子上,左腳壓住紙,右腳夾住筆,在較低的桌子上吃力地寫字,由于冷,凍得有些發抖。
老師:(上)馬復興,怎么不回家?
馬復興:老師,我作業還沒有寫完,我寫完再回家。
老師:我看看,(看作業,又看看馬復興的腳)都凍成這個樣子了,再別寫了(心疼地)以后作業寫不完,就別寫了,腳凍壞了怎么辦?
馬復興:不行,老師,別人能完成的,我也一定要完成。
老師:(有點難過,揉揉眼睛)你這孩子真犟,好吧,我去給你燒點開水。(下)
馬復興:[凍得實在受不了了,兩只腳相互摩擦,太用力了,以至于腳磨爛了,疼]哎喲,疼死了,疼死了,寫不完了,得不上五角星了,(看殘臂)都怪你們(兩只殘臂相互摔打,忽然)哎,我試試。(跳下課桌,用兩只殘臂夾起筆,寫一次,掉一次,終于寫出了一個完整的字,興奮地喊)老師我有寫字的新辦法了,你看!(夾起紙筆跑下)
記者:(上)就這樣,小馬復興從頭練習,用兩只斷臂寫字,剛開始,兩只斷臂根本就夾不住圓圓的筆桿,夾久了,斷臂鉆心地痛,但小馬復興只有一個信念,自己肯定會成功的,斷臂上的肉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皮也不知道脫了多少層,最終,他成功了,他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全鄉中考的狀元,考大學是不成問題,可當他滿懷信心去報名的時候,卻被以殘疾的理由擋在了門外,他絕望了,甚至想到了死……(下)
[舞臺燈光亮,馬復興(19歲)渾身是土,目光呆滯,被一村民扶上,村民手里拿著一根書包帶子]。
村民:魯古麻,你這是怎么了,為什么要尋死啊!
馬復興:(搶書包帶子)你給我,你給我!
村民:魯古麻,聽話,跟我回家!
馬復興:(坐在地下,痛苦地哭)不讓我考大學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村民:不讓考大學?魯古麻,你可不能尋短見啊!你要尋了短見,你讓你媽怎么活,走,先跟我回家。
馬復興:(自語)不讓考大學!不讓考大學!(忽然)為什么?這是為什么?(哭喊著跑下)
村民:魯古麻,魯古麻,(追下)
過場戲(二)
時間:1981年春
地點:田間地頭
人物:青年馬復興
馬德林:馬父
馬華英:馬母
馬有財:村支書
村民甲、乙(女)、丙
[幕啟:舞臺燈光亮,中午人們勞作完畢,有人喊,“吃晌午了,歇一會兒了”。人們響應著:“吃晌午,累死了”……各自拿著水壺,茶杯、倒水、吃喝。
[馬復興放下農具,用殘臂拍拍土,精神狀況很差]。
馬母:魯古麻,累了吧,喝水(遞水壺)。
馬復興:媽媽,我不累,你先喝。
馬父:這孩子,讓你喝你就喝嘛!
[馬復興接過水壺,喝了幾口,拿起書包和饃,走到離人們遠一點的地方,拿出書看,馬父、馬母看著他,很傷感]。
村民甲:(走到馬父身邊)魯古麻還想考大學,大學不是不讓有殘疾的人上嘛!
村民乙:(制止) 你小聲點,魯古麻當上了生產隊的計分員,情緒才慢慢緩過來。
村民丙:就是,萬一又把他剌激了,又去上吊自殺怎么辦?
馬母:你們都別說了?(指一指馬復興)
村民甲:別說了,別說了。(走到馬復興身邊,遞饃)魯古麻,來,吃我的,你嫂子放了很多油,香著哪!
馬復興:(推讓) 你吃吧,我這里有,多謝了!
村民乙:魯古麻,喝茶。
村民丙:魯古麻,我這里有一個雞蛋,你吃吧。
馬復興:不,我這里有,你們吃( 馬父母有些傷心地看看)。
馬有財:(上,很高興的樣子)你們又欺負我們的大秀才哪!
村民甲:(笑)沒有,沒有。
村民乙:哪里敢呢?要是我們的大秀才生氣了,少給我們計兩分怎么辦?
村民丙:對,工分就是我們的命根子,我們巴結還來不及呢!
馬有財:告訴你們,從明天開始你們就是想欺負他也欺負不上了。
馬父:支書,怎么了?
眾:就是,怎么了?
馬有財:(對馬母)嫂子,你們還記得前兩天從縣里下來工作的那個領導吧!
馬母:記得,還幫我們家干活了,怎么了?
馬有財:他給我說,馬復興是你們村里唯一上過高中的大秀才,讓22歲的馬復興學有所用,試試給小學代課。
馬復興:(興奮地,從地上跳起來) 村支書,你說的是真的?
馬有財:魯古麻,村黨支部對你的生活非常關心,縣上的領導講了以后,大家開了個會,想讓你當村小學的民辦老師。
馬復興:(激動地)這是真的?這是真的(馬父母不知所措)?
馬有財:傻小伙,這是村黨支部的決定,我能騙你嗎?
村民甲:魯古麻,你當上老師了!
村民乙:魯古麻,恭喜你呀,好好干!
村民丙:(對馬父、馬母)哥哥,嫂子,你們的秀才兒子當上老師了。
馬母:(喜極而泣)這下好了,這下可救了我的魯古麻了!
馬父:你這個人,這是天大的喜事,哭什么呀!(自己也擦眼淚)
馬復興:(高興地)村支書!謝謝你!
馬有財:謝我干什么?要謝也得謝縣工作組的同志,小伙子,打起精神來,我們相信,你一定會干好的!
馬復興:(滿懷信心地)支書,你放心!
第二場
時間:80年代中上期
地點:下麻爾村村內
人物:青年馬復興
馬有財:支書
馬買賽:小學生
馬買塞父:中年人
馬福忠:馬復興弟
村民甲、乙、丙
孩子若干
[幕啟:舞臺上人們修農具的修農具,聊天的聊天,有孩子在追逐玩鬧,一幅農村生活場景。傳來吵鬧聲,馬復興被村民甲連搡帶罵地推上臺。
村民甲:馬復興,你有完沒完,加上這一次你來了五次了,給你說過多少次了。我的娃娃不上學,上學有什么用!你是上過學的文化人,你一個月掙多少錢?你看你穿的這身破衣服,我是一個字都不認識,是文盲,但我一年挖金子能掙很多錢,我兒子長大了我也帶他去挖金子,到時候,我蓋新房買手扶,你這個文化人住你那點破房子去吧,再別來,再來小心我揍你!
[馬復興上前和甲理論,馬福忠上前拉住他]。
馬福忠:哥,算了,你這是何苦呢,得罪了這么多鄉親,我們以后怎么在村子里做人。
馬復興:這怎么是得罪,這是為了他們好!老的睜眼瞎,小的也睜眼瞎,出去東南西北分不清,到時候吃沒文化的虧。
村民乙:小馬老師,他們說的對著哪!你往我們家跑了幾趟了,我的丫頭上什么學呀!遲早是人家的人,再說,我就是想讓娃娃念書,也不能讓你教,你連手都沒有,你怎么教啊!
馬福忠:你怎么說話呀!你說的是人話嗎?
村民乙:我怎么說的不是人話,我說的是實話。
馬福忠:有你這樣說話的嗎?
村民丙:好了,好了,都別吵了(對馬福忠)他說的是不好聽,但你還不是把娃娃叫回家去了嗎?(對馬復興)小馬老師,你看你的親侄子都不上學,我們村子里不上學的娃娃多了,這些也不是你的事情,為了讓娃娃們回校上學,你也費心了,我說,別的娃娃不上學你再別管了,你看好現在那幾個學生就行了!
[眾附合:對,就是。]
馬復興:(失望)你們哪!唉(蹲在地上)!
馬有財:(氣沖沖地上)你們說的都是混賬話!我在那邊已經聽了半天了。(對甲)你就是不讓娃娃回去上學,也不能對小馬老師連搡帶罵,你還要打他,你打先打我,我看你敢!
村民甲:支書,你別生氣,我那是氣話!
馬有財:氣話!你這叫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都是一個村子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說話就不能客氣點。挖金子?我們村子里出去挖金子的人多了,有幾個挖上金子回來了,(對甲)你是挖了點金子,好了傷疤忘了疼,那點金子換的錢呢?
村民甲:(不好意思)治挖金子落下的病了?
馬有財:以后說話小心閃了你的舌頭!
村民乙:支書,你聊著,我家里有點活,我先走了(欲溜走)。
馬有財:你站住,你剛才說什么?說他沒有手不能教學生,小馬老師,你過來(馬復興走到他身邊,馬有財捋起馬復興的兩只袖子,你們好好看看)!
[眾看,“啊”!馬復興斷臂處用紗布繞著,有血滲出。
馬有財:(動情地)他為了寫好板書,在黑板上能畫畫,沒日沒夜地練,都練脫了幾層皮,白天強忍著教書,晚上疼得睡不著覺,疼得夾不住筷子,吃不上飯,一個大小伙子,就讓他媽媽一口一口地喂,現在在黑板上又能寫又能畫!
村民乙:(反悔)哎,我說的真不是人話!
馬福忠:哥,你疼不疼?
馬復興:不疼了!
馬有財:(對馬福忠)還有你,他來叫你娃娃回去上學,在回學校的路上,又為了保護你兒子,差點被狗咬死,你心里怎么就沒數啊!
馬復興:支書。這也不全怪他們。
馬有財:好了,說一千道一萬,你們不想讓孩子念書,除了認字,讀書沒用,怕馬老師教不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家里困難,因為沒錢,對不對!
村民甲:就是啊!
村民乙:家里人口多,借了些外債,沒有錢供孩子上學啊!
馬福忠:對,我不能拖累我哥,老讓他出錢啊!他那點工資也很少啊!
馬復興:哥哥、兄弟們,再別說了,這些情況我都知道,這樣好不好,你們先讓娃娃們來上學,書本費、學費我先給學校打欠條欠著,以后從我的工資里慢慢扣,好不好!
眾:啊!
村民甲:這不太好吧!
村民乙:這不行,不能叫小馬老師掏錢?
馬福忠:哥,不行!你掙那點錢不容易啊!
馬復興:好了,大家都別說了,這個村子里的孩子不是我的侄子,就是我的侄女,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明天都讓孩子們來上學,我就非常感謝大家了!
眾:不行,不能讓你出錢!
馬復興:好了,好了,別爭了,你們要實在過意不去,就算是我借給大家的,等大家手頭寬裕了,再還給我!
馬有財:唉!他一個民辦老師,一個月也就一二十塊錢,你們可得從心底里記著他的情呀!
村民甲:小兒子想來上學,和我鬧了好幾天了,明天先讓小兒子來上學。
村民乙:家里的活不讓丫頭干了,讓她來認幾個字也好!
馬福忠:哥,你放心,我叫娃娃來上學,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叫他上。支書,那我們就先回了!
眾:支書,小馬老師,我們回了。(議論著下)
[馬復興高興地看著大家下,回頭看看支書]
馬復興:(又興奮又委屈)支書!
支書:(扶住馬復興的肩膀)好小伙子,你一定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馬買塞父子上,馬買塞父親感覺很痛苦,馬復興發現]
馬復興:(走過去)叔,怎么了!(馬買塞蹲在地上無語)。
支書:你怎么不說話?
馬買塞:馬老師,我媽媽得了鼓脹病。
支書:鼓脹病?
馬復興:支書,這個病在醫學上講是肝硬化,比較嚴重!
馬買塞父:老天爺,這該怎么辦(摟過馬買塞)娃娃想上學,本來想等她媽病好一點讓他去學校,可現在,我連買藥的錢都沒有啊!
馬復興:叔,你先別著急,(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不多的錢)這點錢,你先拿去給嬸嬸買藥。
馬買塞父:不行,小馬老師,我不能要你的錢,你也不容易!
馬復興:叔!救人要緊,你就拿著。
馬有財:(嘆氣)唉,這點錢…… (搖頭)
馬復興:支書,我現在到學校里去,和老師們想想辦法,看大家能不能再湊點。
馬有財:我也到村委會去商量商量,馬買塞,快陪你爸爸買藥去。(二人下)
馬買塞父:馬老師,支書,你們都是好人哪!
馬買塞:馬老師!
[舞臺燈光慢慢隱去,音樂起,記者在追光中上]
記者:馬復興老師的執著感動了家長,幾個月后,當初輟學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地全部回到了校園,村子里不少孩子都得到了馬老師的捐助,有馬買塞、馬有花、馬有貴等,他用微薄的工資無償資助了一個又一個失學兒童,好心人有好報,天下真有恩賜的良緣,1985年,他與善良的姑娘趙玉蘭老師結了婚,他感到生活更有了希望!(追光隱去,記者下)
第三場
時間:1986年夏
地點:馬復興家院中,門外
人物:馬復興
趙玉蘭:馬復興妻
馬亮夫妻倆:三十多歲
村民甲、乙、丙(女)
[幕啟:馬復興家院中,擺放著一桌兩椅,腿有殘疾的趙玉蘭正在備課,遠處傳來牛羊的叫聲,馬復興拿農具進門。
馬復興:玉蘭,回來了。
趙玉蘭:回來了,累壞了吧!(上前給他拍土,接農具,很親熱)。
馬復興:那點活,能把我累壞。
趙玉蘭:餓了吧,我去做飯。(下)
馬復興:(阻攔)玉蘭,你備了一上午的課,休息一會兒,等會兒,我去做。我不餓,我先看看咱們趙老師備的課。
趙玉蘭:哎,今天是星期天,你這個入黨積極分子,不是還要去給鄉親們做宣傳嗎?來得及嗎?
馬復興:來得極,時間還早著那!
趙玉蘭:那也不行,我剛嫁過來,你又干活又做飯的,一個女人家不做飯,村里人會笑話!
馬復興:玉蘭,你也這么老腦筋啊,我就是要讓他們看看什么叫男女平等,我要用我的實際行動改一改村子里不好的風氣。
趙玉蘭:那你的手不是不方便嗎?
馬復興:(有點生氣) 我說過多少遍了,不要這樣說,我最討厭別人總這樣說我,我不要別人可憐我,我要別人瞧得起我。
趙玉蘭:好了,好了,我說錯了,我知道你要強,可我不疼你,誰疼你。
馬復興:玉蘭,你能看得上我,嫁給我,是我的福氣。我是個男人,是個有殘疾的男人,但我也要頂天立地,不讓你受委屈。
趙玉蘭:我就喜歡你堅強樂觀的性格,我相信,你會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馬復興:那以后,這個家里的活都讓我來做!
趙玉蘭:全讓你來做,你能行!
馬復興:(堅定地)我能行
[外面傳來吵鬧聲,馬亮持棍子追打妻子上,村民圍觀]
趙玉蘭:哎,外面怎么了?
馬亮妻:(喊)馬老師,快救命啊!
馬復興:怎么回事?(二人出門)
馬亮:(追打妻)我打死你這個臭婆娘!
村民甲:馬亮,別再打了!
村民乙:也怪這個婆娘不聽話,算了,別打了,打壞了!
村民丙:馬老師你快勸勸。
馬復興:(上去阻攔)馬亮哥,別打了,有話好好說嘛。
趙玉蘭:(上前將馬亮妻拉到身后)馬亮哥,別打了,打壞了怎么辦?
馬亮:(氣喘吁吁)我打死了,我再好好娶一個。
馬復興:馬亮哥,你說的什么話?你打死了,你是要負法律責任。
馬亮:我打自己婆娘,犯什么法!
馬復興:馬亮哥,你先消消氣,我給你慢慢說。
馬亮:慢慢說啥呀!哦對了,我一打她,她就說,我打她犯法,還說是你說的。
馬復興:對,沒錯,是我說的。
馬亮:怪不得,我一打她,她就像個驚了的毛驢,往你這兒跑了個快!你給我婆娘說這些話,啥意思?
村民乙:(開玩笑)馬老師,惹禍上門了吧!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吧!
馬復興:你少在那里說風涼話!
馬亮:啥風涼話!你今天給我說清楚,你給我婆娘說那些話,到底啥意思!
馬復興:啥意思!我給她說的是法!是為了你們好!
馬亮:為我們好,我看哪,你那是在調撥離間!
趙玉蘭:馬亮哥,你胡說啥,他可不是那樣的人。
馬復興:馬亮哥我再說一遍,我給她說的是法!
馬亮:什么法,我打我婆娘你管得著嗎?
馬復興:你觸犯了法律,我就得提醒你,就得管!
馬亮:好,我讓你管,我打給你看看(追打婆娘,眾人勸,馬復興上前勸,混亂中,馬亮一棍子重重地打在馬復興頭上)。
馬復興:哎呦,(馬復興殘臂捂著頭,蹲了下去)
趙玉蘭:馬亮,你干什么!(看傷勢)
馬亮:(不知所措)我不是故意的。
村民甲:(看傷勢)我看看,哎呦,一個大疙瘩!
村民丙:馬老師,沒事吧?(指馬亮)你呀!
馬亮:我打我婆娘,誰讓他把頭支上來的?
馬復興:(捂著頭)你說什么?
馬亮:(心虛)那我說的不對嗎?
[馬復興從地上竄起來,一肩膀頂在馬亮身上,馬亮摔倒在地]
馬復興:我看以后誰再敢欺負我!(眾詫異)
馬復興:[慢慢地走到馬亮身邊,用殘臂把他扶起來]馬亮哥,我反復地給你講,打媳婦是犯法的,你就是不聽!人家和你過日子,給你干活,給你生孩子,伺侯你,容易嗎?我給她們宣傳的是《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你現在犯的就是這個法,時代不同了,我們國家是法制國家,你在家打媳婦和娃娃是違法的,他們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
趙玉蘭:馬亮哥,讓你們學一學,你們就是不學,到時候,警察來抓你,可就晚了。
村民甲:啊,這么嚴重?
村民丙:對,馬老師給我們講過。
村民乙:那以后,我們要小心!
馬復興:我給你們講國家的法律、政策的目的,就是叫大家和和氣氣,高高興興地過日子,你們就是不理解。
馬亮:真有這個法呀!(對妻子)那我以后再不打你了!
馬亮妻:哼!
馬復興:好了,我今天要給大家宣傳《義務教育法》。這個法,是說娃娃們上學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大家一起去聽聽。
趙玉蘭:(摸摸馬復興的頭)沒事吧?
馬復興:沒事,我先去。
趙玉蘭:你還沒吃飯呢 。
馬復興:回頭再吃(大家下)
[記者上,目送大家下。
記者:早在高中的時候,馬復興就曾積極向學校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987年,身殘志堅的他引起駐村工作組干部的注意,他們由衷地贊嘆這個身殘志堅、工作勤奮,積極向上的回族青年,在駐村干部的介紹下,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組織中,馬復興老師更加堅定了積極改造家鄉落后面貌的信心。(下)
第四場
時間:90年代中
地點:馬復興家院內和院外
人物:馬復興
趙玉蘭
馬海蕾:馬復興大女兒,小學生
一漢族學生:11歲
一回族學生:11歲
一村民
[幕啟:臺左馬復興家院中陳設簡單,一桌兩椅
馬復興:(殘臂夾著鐵锨上,回頭叫)你們兩個快點。
[兩學生上,一回族(頭戴白頂帽)一漢族,二人關系顯得有些緊張,眼睛里互相有敵意。
一村民上。]
村民:馬老師,又要去村口送學生啊!
馬復興:是啊,這些孩子就不讓我消停!
村民:(對二學生)你們倆又打架了,唉,你們真是不聽話!(下)
馬復興:你們過來,聽見了沒有,誰都不愿意看見你們打架。
漢族學生:是他先打我的。
回族學生:誰讓你罵我。
馬復興:好了,大道理我也不給你們講了,就像前幾天,我留你們一起和我干活,你給他墊土(對回學生)你給他取磚(對漢學生)活干得又快又好!所以人和人要互相幫助,才會進步,你們以前都是好朋友嘛!(對漢學生)那一回,你上體育課崴了腳,還是他把你背回家的嗎,對不對?
漢學生:就是。
馬復興:不要鬧一點小矛盾,就打架。好朋友要相互諒解,我們都是中國人,回漢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客客氣氣的,對不對?
回學生:誰讓他不給我講數學題,還說我學習不好,是笨蛋。
馬復興:我就知道是小矛盾,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不能說風涼話,好。(對漢學生)我今天給你交個任務,你要把他不懂的數學題好好講一遍。
漢族學生:哎,我帶他到我們家去講。
馬復興:好!兩個好朋友該和好吧!
漢族學生:(不好意思地)對不起,我不該罵你,也不該和你打架,我一定給你講數學題。
馬復興:這就對了嘛!
回族學生:(不好意思地)我也不該和你打架。
復興:(笑)你們倆個啊,好了,回家吧,回去告訴你們家長,你倆和好了,讓他們放心吧!
[二學生,“馬老師,再見”,二人勾肩搭背親熱地下,馬復興高興地看著二人下,走到自家門前猶豫了一會兒]
馬復興:(進院喊)海蕾、海虹,我回來了。(沒有動靜,又喊)海蕾、海虹,怎么沒有人啊!
趙玉蘭:(背著一個較破舊的書包上)是啊,你心里還有我們一家人啊,怎么才回來!(后面跟著哭哭啼啼的海蕾)
馬復興:(一邊拍土)新學校院子里鋪的磚有些爛了,我修整了一下,明天我還想砌個乒乓球臺子(發現海蕾)哎,海蕾,哭什么,誰惹你生氣了?
趙玉蘭:(將手中的書包扔到馬復興手上)誰惹了?揣著明白裝糊涂。
馬復興:(故做不解)什么明白糊涂的?海虹哪?
趙玉蘭:海虹到奶奶家去了!(反應過來)你少轉移話題,我問你一件事,你要老實說。
馬復興:(開玩笑)好,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玉蘭:你少耍貧嘴,我碰上小賣部的老板,他說你又打了個欠條,買了一雙鞋一個書包,怎么回事!
海蕾:哼,我的書包爛成這樣,鞋也爛了,你也沒給我買。(哭)
馬復興:海蕾(去拉她,海蕾躲到媽媽身后)。
趙玉蘭:我容易嗎?又要忙工作,又要拉扯兩個孩子,還要填你這個無底洞,你每個月幾十塊工資,不是給這個學生買個筆,就是給那個學生買個本子,幾年了,我連一件新衣服都沒買過,你現在背著我打起欠條了(哭)。
海蕾:媽媽。
馬復興:玉蘭,這件事情確實是我做的不對,事情急,我沒來得及給你說,下莊漢族村子里一個學生,家里父母都不在了,靠奶奶養活,孩子的鞋爛的都提不起來了,書包都變成布條了,我看孩子可憐,就先在小賣部欠了一雙球鞋一個書包,我們的海蕾、海虹不管怎么樣,都有爸爸媽媽,你也知道,我就是看不得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動情)。
趙玉蘭:(擦擦淚)我知道你心好,但我的心就不好了,你沒錢,你不會跟我要,我就是生氣你背著我!
馬復興:好了,別生氣了,海蕾也別生氣了!
海蕾:哼,你不是我爸爸,我不理你!
馬復興:喲,海蕾還在生爸爸的氣呀!
趙玉蘭:哎,我給孩子買的練習本都鎖在你的辦公桌里,怎么一本都沒有了。
馬復興:(不好意思地)我都給學生獎勵完了。
趙玉蘭:獎勵完了?
馬復興:我給學生們承諾,誰的作業寫的工整,答案正確就獎一本練習本,今天下午,有一個學生作業寫得特別好,海蕾這時候也來要本子,只剩一本了,我只好給了那個學生了!
海蕾:這個本子是我們家的,憑什么要給他,爸爸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了(哭)!
馬復興:海蕾,你是爸爸的寶貝女兒,爸爸能不喜歡你嗎!可爸爸作為老師,要信守諾言,這是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如果我不遵守諾言,我以后怎么當個好老師,爸爸讓海蕾受委屈了,明天就給你買,好吧!(哄她)別哭了!
海蕾:你這也是承諾,別說話不算話。
馬復興:看,海蕾多聰明,這么快就學會了!
趙玉蘭:(笑,無奈地)唉,你呀!好了,海蕾,不生爸爸的氣了!
馬復興:(抱著海蕾)不生氣了,不生氣了(海蕾笑)!
趙玉蘭:對了,快吃飯吧!
馬復興:對,吃飯,吃完飯,我還要去落實新學校院子里砌乒乓球臺子用的沙子、水泥去,明年我還想找點錢蓋個二層的教學樓。
趙玉蘭:(嗔怪)光顧學校,不顧家!
馬復興:(抱起海蕾)這個家不是有媽媽嗎,走了,吃飯去(三人下)!
[記者在音樂中上。
記者:下麻爾村是純回族聚居地,周圍又是漢族村莊,時有民族糾紛產生,馬復興作為一名黨員,不僅關注這個問題,并注意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民族團結,他主動承擔起漢回民族之間交往的友好使者,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堅決不講,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堅決不做,在馬復興老師的努力工作下,下麻爾村小學的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看著學生們的學習勁頭高了,學校的升學率逐年上升了,學生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在整潔漂亮的操場上活動,馬老師別提有多高興了(下)!
第五場
時間:2004年8月
地點:馬復興家中
人物:馬復興
趙玉蘭
馬海蕾:高中畢業
馬海虹:初中生
沈振軒:高中生
沈振軒母:沈母,五十歲左右,農村婦女
[幕啟:馬復興坐在桌前,敲擊著電腦模擬鍵盤,練習打字,練得很難,時不時用手臂擦汗。
趙玉蘭:(提暖瓶,拿茶杯上)要是練得費勁的話,你就到學校那臺真電腦上去練嘛!
馬復興:那不行,學校那臺電腦可是個寶貝,像我這樣練,弄壞了怎么辦?
趙玉蘭:你現在可不是年輕那會兒了,實在不行,就算了!
馬復興:(一邊練,一邊嘀咕)算了,怎么能就算了,我就不相信有我辦不到的事!
趙玉蘭:那你學摩托車不就……
馬復興:(停下來)我說趙老師,你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摩托車那事,我認輸了,學電腦這件事,我可就不認輸,我保證你能聽上我的多媒體教學課!
趙玉蘭:(笑)好,我等著!等你練會了,經濟條件好了,我給你買臺電腦。
[沈振軒和母親上臺,手里拎著青油桶和雞蛋]
馬復興:(高興)這是你說的,可要說話算數!
趙玉蘭:算數,我什么時候說話不算數!
馬復興:(學戲曲動作)那我就多謝老婆大人了!
趙玉蘭:(笑)好了,老了老了,沒樣子了!
馬復興:(笑)我才四十多歲,你就嫌我老。你看著吧,我教書能教到八十八。
趙玉蘭:我看你能教到一百零八!
沈振軒:(上)馬老師,趙老師!
馬復興:喲,大姐,你們倆什么時候來的!
沈母:馬老師,趙老師
趙玉蘭:哎,大姐,你今天怎么來了,快進來!
馬復興:快坐,快坐!
沈振軒:馬老師,您坐!
馬復興:大姐,你擺攤做生意那么忙的,今天怎么閑了?
沈母:振軒他們放暑假,我今天也給自己放個假,專門來看看你和趙老師還有海蕾、海虹。哎!海蕾和海虹呢!
趙玉蘭:她倆到鄉上學校里去了!大姐,你身體還好吧,攤子上生意怎么樣?
沈母:身體湊合吧,生意慢慢好點了,小攤子也掙不了多少錢!
趙玉蘭:哎,大姐,你這都拿的啥呀!
沈母:趙老師,我來看你們,也沒拿啥,這是點雞蛋和青油。
馬復興:大姐,你來就行了,拿什么東西啊!
趙玉蘭:就是,大姐,我們是一家人,你這么客氣干啥,你也不寬裕啊!
馬復興:大姐,你一個人過日子也不容易,身體又不好!這樣,玉蘭,放下幾個雞蛋,其他的讓大姐拿回去!
沈振軒:馬老師,趙老師。這是我媽的一點心意,你們就收下吧。
馬復興:振軒,你聽話,讓你媽拿回去,你媽不容易。
沈母:馬老師,趙老師,振軒在你們家又吃又喝的,我實在是過意不去,你們一定要收下。
馬復興:大姐,什么你們家我們家的,當初我接振軒到家學習生活,我都給你說好了,啥事都不用你操心。
趙玉蘭:大姐,我們家就是振軒的家,你再別見外。
沈母:不見外是不見外,振軒上了高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馬復興:(笑)你的意思是我們會虧了振軒。
沈母:(解釋)不是,馬老師,您千萬不要這么想,你倆上有老人,下有兩個大丫頭,也不容易啊!
馬復興:大姐,我們再不容易也比你容易,你放心吧,振軒在我這兒,餓不著凍不著。
沈母:那這樣,(從口袋里拿出手絹,一層一層打開疊著的手絹,)馬老師,趙老師,這點錢給振軒當生活費吧
趙玉蘭:什么!
馬復興:什么!(生氣)大姐,您怎么能這樣,你這不是往我心里戳刀子嗎!
沈振軒:馬老師,你別生氣,我媽……
馬復興:別生氣,這樣,大姐,要是放東西、放錢,你就帶著振軒走!
趙玉蘭:你先別急,慢慢說嘛!
馬復興:(平靜下來,拉著沈振軒的手)我小時侯想上學,卻上不了學,我知道一個想上學卻上不了學的孩子心里的苦啊!
沈振軒:(難受)馬老師……
馬復興:大姐,我剛才有點激動,你別往心里去。我理解您的想法,振軒從今天起,就是我的兒子。我一定會拿他當親生兒子對待,你放心!
沈振軒:(激動地)馬老師,趙老師!
沈母:(激動地哭)你們都是好人哪!
趙玉蘭:(動情)大姐,別這樣!(扶住沈母。門外傳來說話聲,海虹飛快地跑上,“爸爸,媽媽”)
海虹:爸,媽!哎,大媽,振軒哥,你們也在啊!
振軒:海虹,你怎么這么高興啊(海蕾跑上)!
海虹:振軒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振軒:什么好消息?
海蕾:(跑上)爸,媽,我考上大學了。(眾高興地擁上,七嘴八舌地交流)
[記者在音樂中上]
記者:從1981年到2008年,馬復興老師在下麻爾村已連續任教27年。27年,彈指一揮間,馬復興老師以愛與責任在三尺講臺上勤奮耕耘,默默播種了27年。27年的風雨滄桑,曾經青春年少的馬老師如今已鬢發灰白,但他的學生中,已先后走出去20個大學生。1990年他被青海殘聯授予“青海殘疾人自強模范”稱號,并擔任省殘聯代表,市、縣殘聯委員,縣殘聯副主席,2007年被評為西寧市優秀教師,2008年被評為青海省優秀教師。他的先進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和省市媒體報道。并進入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列。2008年初,他榮獲中央電視臺“三農人物獎”,從北京載譽歸來,下麻爾這個小村莊沸騰了!人們都在村口興奮地等待著……(下)
尾 聲
時間:2008年1月
地點:下麻爾村村口
人物:馬復興
馬德林:馬父
趙玉蘭:妻子
馬海蕾:大女兒
馬海虹:二女兒
沈振軒
省上領導:李處長
市上領導:王主任
村民們
小學生們
老師們
[幕啟:馬海蕾、馬海虹、沈振軒手捧鮮花,年邁的馬復興父被人們攙扶著和大家一起在村口等馬復興,大家雖很著急但很興奮
[一小學生飛快地跑上。
小學生:爺爺,趙老師,來了,車來了!
[大家往前走,傳來汽車聲,停車聲,說話聲。
馬海虹:爺爺,來了,來了!
[馬復興和省市領導上。
沈振軒:(跑上迎接)馬老師,祝賀你!
馬復興:哎,振軒,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沈振軒:剛回來,我就來看您了!
李處長:馬老師,(指沈)他就是在你家生活了三年,考上了蘭州理工大學的那個沈振軒吧?
馬復興:對,就是他。
王主任:他可是馬老師的得意門生啊!
馬復興:(發現鄉親們)哎……,你們這是……爸爸,你怎么出來了,這么冷的天!
馬父:魯古麻,聽海虹說你到北京領獎去了,給我們村子爭了光,給我長了臉,我是專門等你來了!
[眾:馬老師,祝賀您!馬老師,您確實給我們的老師爭光了……
馬復興:(嗔怪)海蕾,海虹,你們搞什么呀!搞的鄉親們這么興師動眾的,真不懂事!
趙玉蘭:你就別怪孩子們了,大家也是高興嘛!
馬復興:你也是,孩子們不懂事,你也不懂事,這么隆重的我受得起嗎!
趙玉蘭:你啊!
馬復興: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叔叔、嬸嬸、父老鄉親們,你們這樣對待我,我非常高興,我也特別感謝你們,天氣這么冷,就請回吧,我改天再給大家道謝去,請回吧!
趙玉蘭:多謝大家了,請回吧!
王主任:馬老師,難得大家這么高興,你就讓大家高興高興嘛!
馬復興:王主任,大家這樣我受之不起啊!
李處長:馬老師,你為大家做了那么多好事,現在你得了獎,大家出來迎接一下,也是應該的嘛!你就別推辭了!(對馬父)老人家,你好啊!
馬父:魯古麻,這個領導是?
馬復興:爸爸,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省上的領導李處長,這是市上的領導王主任。
[眾上前與二人打招呼。
李處長:(握著馬父的手)老人家,您給咱們回族人民養了一個好兒子啊!這次他得了中央電視臺“三農人物獎”,我祝賀您啊!
王主任:是啊!老人家,今天是您大喜的日子啊!
馬父:我高興,我高興啊,可是他的媽媽看不到這些了!(傷心)
馬復興:爸爸,媽媽在臨終前給我說:“魯古麻,這輩子,你要記住,這輩子你什么都可以忘,可你千萬別忘了黨的好!鄉親們的情啊“我要一輩子記住這些話,一定要按照她說的去做!
李處長:(握著馬復興的雙臂)馬老師,你雖然沒有手,但你的心里卻有一雙手,一雙巧手!(對眾)馬老師的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中國人,任教27年來,馬老師自強不息,愛崗敬業,一心一意抓教學,踏踏實實干教育,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在下麻爾村村民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座豐碑。省上有關領導講,他是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榜樣,他是山區教師的優秀代表,也是民族團結的橋梁紐帶,共產黨員的先進典型,我們一定要學習馬老師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身殘志堅,自強不息愛崗敬業的拼搏精神,以及刻苦學習,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眾鼓掌)
王主任:孩子們,你們還楞著干什么?
孩子們:馬老師,馬老師(跑上去,圍住他,獻花)。
馬復興:(笑)好了,好了,孩子們!(音樂起)你們讓我說什么好啊!我只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我是個普通人,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只是做了一顆小小的鋪路石。在青海的農牧區,比我艱苦,做出的成績比我好的老師有很多。我今天得到這么大的榮譽,真是不好意思!我常對孩子們說,我馬復興能到今天,是黨一次次點燃了我生命的火焰,黨讓我上了學,讓我當上了人民教師并接納了我,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一切。我感謝老支書馬有財,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幫我度過難關,我也感謝我所教過的每一個學生,因為你們,我的生命才有了意義。
[眾:互相在點著頭,做著反應。
[舞臺后傳來童聲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大家不約而同地向那個方向走去。
記者:(音樂中上)我只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我是個普通人,多么樸實而美麗的話語。時間又過去了幾年,馬老師后來又獲得了“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他一如既往地在那片他深愛的土地上辛勤地工作,播種著希望的種子(記者回頭看)!
[幾個學生簇擁著馬復興來到臺前。
馬復興:孩子們,榮譽只屬于過去,對我并不重要。看著家鄉這幾年翻天覆地的嶄新面貌,看著我們下麻爾小學一流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我心里特別高興。我還要繼續努力工作,回報社會。回報你們對我的愛,我才真正無愧于孩子們,無愧于鄉親們,無愧于人民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無愧于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這輩子我才真正擁有了美麗的人生!從現在到將來,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音樂大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讀書聲由小到大,最后響徹舞臺,切光]
劇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