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秋如 李 霞 沈潤華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人民醫院產科,廣東 深圳 518104
?
助產護理在預防新生兒窒息66例中的應用
藍秋如李霞沈潤華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人民醫院產科,廣東深圳518104
【摘要】目的: 觀察助產護理對防止新生兒窒息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于我院分娩的132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例。對照組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助產護理,統計兩組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助產護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減少死亡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助產護理;新生兒窒息;臨床應用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圍產兒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因素[1],若治療措施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可引發代謝性酸中毒、低氧血癥或高碳酸血癥等并發癥,嚴重損傷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還可誘發多種后遺癥,如癲癇、智力障礙及腦癱,甚至危及生命[2]。有效、合理的助產護理能有效減少其引發的多種并發癥,大幅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本文觀察助產護理在防止新生兒窒息方面的臨床效果,現作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分娩的132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例。觀察組:初產婦41例,經產婦25例;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7.2±1.1)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6±1.3)周。對照組:初產婦42例,經產婦24例;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7.3±1.2)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4±1.2)周。兩組間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進行復蘇護理,通暢氣道,建立呼吸,恢復循環等。觀察組進行助產護理,包括預防措施和復蘇護理,具體為產前護理、產前評估、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清理呼吸道、建立靜脈通道維持循環等,具體如下。1.2.1預防護理。①產婦因對分娩認知不足,易出現恐懼、焦慮情緒,應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緩解其緊張情緒,增強分娩信心,預防因精神緊張而導致的宮縮乏力;②產婦羊水過少,子宮收縮時,易影響胎兒胎盤,導致窒息危險,可建議產婦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③分娩時密切關注產程及胎心變化,若發生宮內窘迫,需立即尋找原因,并積極妥善處理;④產婦自覺胎動頻繁或減少,提示宮內可能存在缺氧狀況,應立即做好準備搶救的工作。
1.2.2復蘇護理。①清理呼吸道:娩出胎頭后,助產士應迅速將新生兒口鼻中的羊水和黏液擠出,并立即將呼吸道內的異物組織吸出,再剪斷臍帶,清潔嬰兒,過程中注意保暖。②建立自主呼吸:呼吸道無異物后,可行人工呼吸,并給濃度適合的氧吸入[3],刺激呼吸;對仍無法自主呼吸者行加壓氧療。③維持循環:患兒已有效通氣,但未復蘇,此時需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恢復自主呼吸后,停止按壓,并繼續輔以氧療,若患兒病情仍無好轉,需配合藥物治療,待患兒病情穩定后,將其置于暖箱中。向家屬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耐心解答病情,減輕家屬恐懼心理。
1.3觀察指標以Apgar評分[4]為判定標準:①重度窒息:0~3分;②輕度窒息:4~7分;③正常:8~10分。統計兩組孕產婦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分析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新生兒窒息是圍生醫學常見病,胎兒因宮內窘迫或呼吸循環障礙引起氣體交換無法正常進行,可致新生兒死亡[5]。若新生兒出生約1min后仍無法建立自主呼吸,判定為窒息,處理不當或時間耽誤過長,會影響胎兒與母體間氣體交換和血液循環,導致新生兒或胎兒血氧降低,全身缺氧,嚴重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可導致智力障礙或腦癱。新生兒窒息的誘因:①臍帶,因過度牽拉、受壓及纏繞等均可阻礙胎兒循環,出現程度不同的缺氧[6];②頭位、胎位異常使胎頭長時間受壓,嚴重阻礙胎兒與母體間氣體交換[7];③剖宮產體位,通常取仰臥位,此時子宮會壓迫下肢靜脈,使每搏輸出量和循環血量減少,降低血壓,易發生低血壓綜合征,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④妊娠高血壓病。
產前,助產士應針對產婦個人實際情況采取分娩知識普及[8],評估每位產婦的心理特征,向其詳細闡述分娩過程,給予恰當的情感支持,為產婦提供溫馨的分娩環境;當產婦因宮縮腹部出現明顯疼痛時,助產士應及時安撫產婦,指導其合理用力,保持與宮縮頻率一致;助產護理在防止新生兒窒息中意義重大,助產士可參加窒息復蘇培訓,熟練掌握復蘇技術,進行初步復蘇護理,防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保暖是復蘇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而復蘇成功的關鍵是充分通氣,需做好呼吸護理,整個過程分秒必爭,應高效、準確,以利提高復蘇率,減少窒息傷害;加強與醫生間配合[9]。復蘇過程復雜,需醫護間密切配合,準備藥品,傳遞搶救器械,及時吸出黏液,做好保暖,并加壓給氧等,成功復蘇與助產士精心護理和配合密不可分。本研究顯示,經助產護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減少,家屬滿意度提高,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助產護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減少死亡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時群.鹽酸納洛酮輔助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5):3918-3920.
[2]張靜.探討助產士窒息復蘇培訓對新生兒窒息率及復蘇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2):220-221.
[3]吳小玲.不同的氧濃度在新生兒窒息搶救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4):21-22.
[4]徐曉燕.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的手術室搶救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7):793-795.
[5]魯靜.新生兒窒息的產科原因分析及搶救體會[J].當代醫學,2015,21(4):17-18.
[6]魏學英,梁葵香.濱州地區二級甲等醫院新生兒窒息產科原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6):72-76.
[7]溫玉珍.圍產期高危因素與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關系[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8):176-178.
[8]王海利,王海莎,段玉娟.助產士全程陪護對分娩質量的影響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15,24(5):415-418.
[9]鐘萍.助產士小組護理服務模式在圍產期保健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2):160-161.
(收稿日期:2016.02.02)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7-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