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拉姆
[摘 要]黨史教育作為黨校培養干部的重要工作,是黨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的重要方式。我國歷屆領導人都曾對黨史教育的重要性進行過詳細的闡述和說明。如今,我們面臨著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保持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和任務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黨校作為中國共產黨培養最廣大黨員的重要基地,必須加強黨史教育,認真切實地加強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筑牢黨的建設政治基礎,促進黨員干部自覺提高黨性修養和理論水平。
[關鍵詞]基層黨校; 黨史教育
一、基層黨校加強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1.黨史教育是確保黨的執政地位不動搖的關鍵。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擁有90多年的奮斗經驗和光輝歷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縱觀歷史發展脈絡,科學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有利于加強黨的建設,改善黨的領導,進一步促進黨的事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黨善于學習歷史、總結經驗教訓的特點,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對新時期、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從而在每一個重要時刻把握住機遇,始終確保黨的執政地位不動搖。
2.黨史教育確保黨員干部堅持道路自信。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黨就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堅定道路自信,才積累了如此多的寶貴財富,做到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的錯誤和曲折,創造舉世矚目的成就。學習黨的歷史,必須用唯物主義辯證的方法看待過去和未來,理性認識成績和失敗。在黨的發展道路上堅持道路自信,一方面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另一方面切忌夸大歷史錯誤或事物。不斷加強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堅定“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理想信念。
3.黨史教育是指導干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武器。對黨員干部進行黨史教育,不僅可以實現黨性修養的提高,而且可以為現實工作提供更強大的理論工具。在進行黨史教育的過程中,黨史最大的作用就是資政育人,有位哲人說過,歷史中蘊含最大的政治智慧,中國正處于偉大的社會轉型中,需要把握人類歷史規律和執政規律,在革命和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創造了許多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需要總結和傳承,為未來的改革提供指導和把控。以理論指導實踐,能夠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二、加強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策略
1.課程結構上確保黨史課程的主體地位。黨課是黨校教育的基本課程。在進行黨課設置時,應該著重突出黨史課程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在設立學員培養模式時,需要在課程數量等方面體現出黨史課程的重要性,使學員從心理上、生理上意識到黨史課程的優越性,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和政治修養。具體來說,一方面將黨史課程的主體地位不動搖。課時安排和師資安排上向黨史課傾斜。同時,將黨史課程設置為基礎課程,使其成為各種培訓班的必修課。另一方面,在進行各個專題課程教育時,適時視事的滲透黨史內容,使其更加生動形象的映入黨員干部的腦海中。
突出黨史課程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干部學習的考核監督。考核監督是督促干部學習的重要方法,基于目前很多干部不重視黨史學習,有意無意逃課等現象,需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讓干部不想、不敢、不愿逃課,培養干部自覺學習黨史,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統一,自覺培養黨性修養和提高政治素養。
2.基于黨史教育課程,開展黨史研究的科研工作。黨校必須大力開展黨史研究的科研工作,這是加強黨史教育、弘揚黨史文化的一項重要工作。自延安整風運動開始,我黨就于中央黨校設置了中國革命問題課程研究室,專門研究中國革命問題的課程設置。從黨校開展黨史教育的方面來說,可以根據各地區、各時段的工作實際,結合黨中央的最新理論成果,引導、鼓勵教育者在教學工作中開展黨史研究的科研工作,將優秀的研究成果滲透到日常的黨史教學課程中。成立相關的科研小組、專題小組,設立教學、研究兩位一體的黨史教學模式,形成“黨史教育―黨史研究―黨史教育”的良性循環,進一步促進黨史教育的開展,發揮黨史教育的優勢。
同時,黨校還應該加強對地方黨史的研究。各地都有豐富的黨史教育資源,地方黨史更符合本地實際,能夠豐富我黨歷史的精神內涵。準確、科學的歸納地方黨史的知識,要以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調研和考察為基礎,特別要重視口述史的資料收集,讓地方黨史教材進入課堂,用前輩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教育、警示和激勵廣大干部黨員。黨校應做好地方黨史研究的規劃,確保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對重要的地方黨史研究給予專題立項,積極推動當地黨史課題的科研申報。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黨史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而且可以利用其成果對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黨史教育。
3.有效利用黨史資源,建立多樣化的黨史教學模式。黨校開展黨史課程需要有效地利用黨史資源,建立多樣化的黨史教學模式,全方位的、生動形象的展現黨的歷史 。第一,黨校在進行黨史課程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通過影像資料播放、圖片資料展示等方式,將黨的發展歷史變得立體起來,使其具體化、形象化,提高黨員干部對黨史的感性認識,促使黨員干部更加堅定地擁護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第二,成立黨員干部黨史學習的交流小組和網絡論壇,在不斷的相互交流中加深對黨史的認識和理解,積極引導和鼓勵黨員干部參加社會實踐、愛國教育基地參觀等課外活動,調動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第三,融入體驗式教學。在進行黨史課程教育時,可以適時地深入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依托這些黨史資源,在當地開展實地教學,深刻認識當地黨的發展歷史,同時,利用實地參觀的機會,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
通過多樣化的黨史教學模式的開展,更加調動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深刻感受黨史的發展變化,強化愛國主義情感,堅決擁護社會主義事業和共產主義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牢固的理論基礎和情感基礎。
4.建設黨史教育隊伍,成立獨具特色的黨史學科。在進行黨史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汲取經驗教訓,嚴格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對黨史課程師資隊伍進行嚴肅的清理整頓,使得黨史教育機構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中,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利用黨的歷史來教育黨員干部,這項工作必須貫徹始終。
黨史學科是黨校教育的特色學科、重點學科,黨校加強黨史學科的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 。完善師資強化制度,加強建設黨史課程的師資隊伍。建立一支黨性修養過硬、作風建設優良、教學能力強、科研能力高、人才結構合理的黨史課程師資隊伍對于加強黨史學科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學習型黨校應成為黨校發展的目標,鼓勵教師繼續深造,積極參加各種教育教學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在進行學科建設時,應大力開展專題研究,設立精品課程,充分利用黨史課程的專題研究成果和精品課程的成功經驗,全面提高黨史教育隊伍的水平。
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正處于關鍵時期,面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藍圖,加強黨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廣大黨員干部學好黨史,才能以史為鑒,正確認識黨在發展歷史中的經驗和教訓,始終保持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使黨員干部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使黨員干部更加積極的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工作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陳燕.黨校要在加強干部黨史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黨史博采.2010,(08).
[2]方衛紅.論黨史教育與黨的作風建設.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