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 ;高效;起來
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竟爭激烈也是有目共睹的,人民對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對課堂的要求更是如此。隨著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要求,作為新課程的實踐者,我們必須盡快行動起來,為新課程的實施做好相應的準備,在這里,就如何打造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對“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教改項目實施的挑戰,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高效起來呢?筆者以為: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是指效能高的,效率高的,基本解釋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務,而且質量與其他人一樣或者更好。所以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但凡是課堂都離不開老師和學生這兩大主主體,所以要更深層次了解何為高效課堂,我們可以從老師和學生這兩方面入手1.從老師的角度,應滿足以下幾點:(1)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會與老師互動,認真思考所學的東西;(2)上課所要講到的知識點都講完了,且讓學生消化理解了;(3)向學生傳遞了正確的三觀,學會與人處事。2.從學生角度,可有兩點:(1)消化理解課堂知識;(2)能夠學到新的事物,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產生影響,學習正能量。從上面看,可以想象會有人質疑說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為了學生成績的進步與教學形式的提高,還是為老師的輕松教學找了方式,為學校的名聲做了噱頭?我認為“高效課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效益的課堂。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學習、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快共享”
二、怎樣打造“高效課堂”
(一)研究教材,認真備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研究教材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弄不懂,搞不清,吃不透教材是沒有資格談論這節課。更沒有資格去上這一課。我們現在很多老師是憑經驗、憑資格在備課,就是讀教材,看教參,然后來個大搬家,缺少研究教材,因而很多課堂是低效的,沒有充分準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者是無效的。上課好比打仗,備課就是戰前的備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爸褐?,方能百戰不殆”。備課關鍵是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研究戰略戰術。
(二)研究方法,優化教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核心
優化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核心,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必須得當,筆者建議根據不同類型的課采取不同方法。如“問題法”、“講述法”、“討論法”、“自學指導法”、“演示法”、“兵教兵”等,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有很多可取的方法,但不管哪種方法,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一定要巧妙設計,扣人心炫;在過程實施中要運用自余;在語言過度上要恰到好處;在情景設計上要妙趣橫生。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研究學情,和諧關系,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往往是忽視了這一關鍵人物,而只注意自己怎樣教,不關注學生怎樣學,這是教學中的一大忌?。⊙芯繉W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理解年能力、興趣愛好、學習習慣、接受能力、學習凝問等這些情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施教。只有激活學生這個元素,課堂才有生機和活力,他們才能激情地投入,愿學、樂學。只有充分的分析了學情,才能確定哪些內容自學,哪些內容幫著學,哪些內容教著學,才能實現課堂的高效。
和諧師生關系應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學習過程中非常愉快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想讓學生敬仰你,你自身就得嚴格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否則,學生可能尊敬你嗎?學生只要時時處處信任你了,依賴你了,對你感興趣了,你的課堂他就愿認真去學、去聽,你的課堂一定會高效起來!
(四)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促推器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進程的加快,教學手段也得到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我縣實現“雙高雙普”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實現了班班通多媒體,極大的豐富了課堂內容,充實了教學方法,使學的學習得到極大的信息量。多媒體是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特點。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恰當使用,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用多媒體代替一切,運用好了就能提高課堂效率。反之,就會影響課堂效率。
(五)反思中完善,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教師不是傳聲筒,把書本的東西由口頭傳達出來;也不是照相機,把現實復顯出來,而是藝術家,創造者。論語中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實踐中所做出的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稊祵W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課堂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沈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要讓課堂成為最有活力的地方,就是在課堂上能把學生所有的熱情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在快樂民主的氛圍中,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覺得數學課非常有趣,數學知識非常有用,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見數學的存在。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很多,除了認真準備,研究學情,不斷優化教法,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加強課后反思,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實踐,去研究,只要我們敢于面對問題和凝問,勇于實踐,善于研究,不斷總結,一定會探索“高效課堂”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