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學習中也是如此,有效地培養與提高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學好數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和調控教學節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既注重學生原有學習興趣的保持,又要注重對學生新的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效。
關鍵詞:學習興趣;數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13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40
從心理特點來看,初中生應該是對各學科都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之所以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原有的興趣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高,反而在“困難”和“失敗”中逐漸被消磨。因此,如何有效培養與提高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學好數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合理安排和調控教學節奏與容量,使學生保持興趣
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內容與課時之間的矛盾問題,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往往將教學節奏與容量都做了提高,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雖然教學的內容對教學節奏有著制約作用,但教師可以在一定范圍對教學節奏加以調整與控制,使學生能夠適應教學節奏與容量,保持原有的學習興趣。
(一)調控階段性教學節奏與容量,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許多學生對數學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由于教師沒有注意階段性學習特點,使部分學生由于出現階段性的學習困難,而逐步喪失了數學學習興趣。這種現象在起始年級表現得最為突出,學生剛升入初中后,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教師可從宏觀上通過調控階段性教學節奏與容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情境,等學生適應了新的學習情境后再逐步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從而延長學生學習適應期,減少由于學習“困難”而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現象的發生。
(二)調控每一節課的節奏與容量,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為了有效地保持并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從微觀上調控每一節課的節奏與容量,通過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因素,采用激勵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有效地發展質疑、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的思維高速運轉,使之與課堂教學節奏相合拍。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將知識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通過思考、討論、操作等探究活動,獲取生活情境中的數學知識,并用新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新的生活問題,在探究活動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方法,嘗試數學創新,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由于教學手段的限制使數學教學中部分知識的思維過程難以得到有效的展現,對于一些思想發展水平不高、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講,學習這一部分知識時往往會產生障礙,從而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的深入,使多媒體教學手段成為數學教學中常使用的一種常規手段,這無疑為原來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幫助,使其在一些動態的演示過程和連續的變化之中,對原來由于思維和想象能力差而導致無法完成的學習內容變得更為輕松和容易。
三、注重教學素材的選擇與應用,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要注重對教學素材的選擇與應用,在教學中多選擇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數學知識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如果教師能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選擇與應用相關的教學素材,就可以讓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一種主動探究的欲望,積極主動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有時在選擇教學素材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典型的數學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原有學習興趣的保持,又要注重對學生新的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