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摘 要: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要求。當然,教師也要嚴抓教育時機,通過創新理念和方式來激發小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高效完成教學要求。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9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87
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活動應突出實踐性與直觀性,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的單一與枯燥。為了達到這一要求,任課教師應了解和掌握綜合實踐課的主要特征,并尋找該課程與小學生心理的契合點,將實踐課真正融入小學生的生活當中,利用綜合實踐課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小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真正發揮小學綜合實踐課的價值與作用。
一、小學綜合實踐課的基本特征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基本特征為:內容整合性、強調學習方式的整合、注重活動過程的開放以及注重結果與過程的相統一。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在選擇實踐課題時應突出“整體”。既從整體上考慮問題,包括學生本人、社會生活以及自然世界等。強調將人與自然相統一,任何實踐的選題都突出了人、社會和自然的內在整合。因此,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實踐課的“整體性”。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小學生主動將自己與社會和自然相結合,真正發揮綜合實踐課的作用與價值。當然,小學綜合實踐課還要求學生注重整合學習方式,在綜合實踐課當中,學生會通過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判斷現階段的學習方式是否符合教學的要求,是否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與水平。所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小學生整合學習方式,使小學生適當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綜合實踐活動還注重活動過程的開放。從綜合實踐課程目標上看,該課程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小學生的個性需求。從內容上看,教學內容和活動會隨著學生的生活變化而變化。從課程教學陣地上看,教師開展實踐活動的場所既包括課堂又包括室外,學生可以在課上學習理論知識,再到室外提升具體技能。因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為注重過程的開放。除此之外,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并不完全傾向于提高學生成績,而是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實踐思維。
二、提升綜合實踐課教學質量的相應措施
(一)選取生活化的綜合實踐課題
為了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教師應選擇生活化的綜合實踐課題,使選題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小學綜合實踐課與其他課程不同,多強調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因此,綜合實踐課的內容應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主,讓學生在參加綜合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為了實現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要求,教師應適時選擇生活化的選題,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其生活相聯系,使課程內容不再偏離實際“假、大、空”。
(二)引導學生回歸生活與社會
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開展綜合實踐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養小學生發現與觀察的能力,讓小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小學綜合實踐課要歸回生活與社會。教師與家長不能將學生完全禁錮在學校,而是要以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交往活動為線索,延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時空,將課堂這一主要教學陣地劃分為多個組成部分,讓室外生活與社會活動、家庭活動等共同組成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課堂”。以此增強綜合實踐課的生活性與實踐性。
教師如果完全將綜合實踐課教學活動變為文化的單項傳授,或者是灌輸式的文化學習過程,會極大地影響教學效果,使綜合實踐活動名存實亡。要想使小學生無時無刻不抱有高度的探究熱情,極強的求知欲望,教師就應該掌握綜合實踐課的主要特征與具體內涵,真正尊重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原則,避免“紙上談兵”,突出實踐課的“動”。讓小學生在動中學,在動中體會。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歸生活與社會的方式可以真正實現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要求,充分發揮綜合實踐課的價值與意義。
(三)掌握多種綜合實踐課教學類型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方式并不是單一的,作為任課教師應主動掌握多種綜合實踐課的教學類型,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適時轉換和更新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活動的新鮮感,使小學生時刻保持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實踐課教學類型有:活動策略指導課、成果總結整理課、展示分享課這三種。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來適時轉換教學類型,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開展活動策略指導課是針對學生在開題后的實踐過程中遇到困難和策略問題來進行指導。教師開展這種類型的教學就應該主動、及時觀察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策略性的指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必備的學習工具與設備,為學生解決后顧之憂,并及時疏導學生心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成果總結課主要要求教師應促使學生將自己的實踐成果在課上予以展示,并對學生的結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展示分享課主觀性較強,開展這種類型的課程主要為了讓學生在交流溝通中增進感情,活躍課堂氛圍。
總而言之,開展小學綜合實踐課是一項長期并且艱巨的任務,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充分掌握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特征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既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又充分發揮實踐課的價值與意義,真正提升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質量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