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會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80例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80例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中, 78例完成腹腔鏡手術, 2例轉為開腹手術,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50%(14/80)。結論 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具有患者創傷小、安全性高等優點,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臨床醫生應該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熟練操作技術, 豐富手術經驗, 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治療有效率,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 結直腸腫瘤;腹腔鏡手術;有效率;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safety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neoplasms rese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receiving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neoplasms resection. Results Among the 80 patients receiving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neoplasms resection, 78 cases had successful operation, and 2 cases received alternative laparotomy.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17.50% (14/80).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neoplasms resection contains advantages of small invasion and high safety.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Constant practice and rich experience of clinicians are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reducing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 Laparoscopic surgery; Effective rate; Safety
近年來, 受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 結直腸腫瘤的發病率逐年提高。伴隨著腹腔鏡外科技術的推廣和成熟, 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的使用次數逐漸增多, 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認可[1]。本院臨床人員在工作實踐中, 將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應用于8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效果十分顯著, 現將心得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使用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進行治療的80例患者, 男48例, 女32例;年齡43~68歲, 平均年齡(56.61±4.68)歲。80例患者中, 結直腸良性病變6例, 具體包括右半結腸腺瘤2例, 乙狀結腸腺瘤2例, 直腸腺瘤性息肉2例。其余的74例患者為結直腸惡性病變, 具體包括升結腸3例, 橫結腸1例, 左半結腸4例, 乙狀結腸10例, 直腸56例。惡性病變患者的病理類型如下:腺癌64例, 黏液腺癌4例, 印戒細胞癌3例, 神經內分泌癌2例, 惡性淋巴瘤1例。惡性病變患者的臨床分期情況如下:Ⅰ期3例, Ⅱ期32例, Ⅲ期37例, Ⅳ期2例。
1. 2 手術方法
1. 2. 1 術前準備 手術前行常規準備工作, 與開腹手術相同。根據患者的病情取不同的體位。一般而言, 左半結腸、乙狀結腸以及直腸癌切除術患者取改良截石位, 右半結腸切除術患者取左側傾斜平臥位, 橫結腸切除術患者應該取頭高足低仰臥位[2]。臍部10 mm觀察孔置入腹腔鏡, 常規檢查腹腔內臟器,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 另做操作孔或輔助操作孔。
1. 2. 2 手術操作 利用超聲刀等操作設備, 常規分離患者的側腹膜, 在腸系膜下血管根部切斷血管, 使得直腸、乙狀結腸以及職場后間隙保持游離狀態。在切除操作中, 應該聯合使用電刀、Ligasure以及鈦夾, 解剖處理患者的直腸前壁、腹膜后間隙、剝離血管或者結扎閉合動脈血管、清掃淋巴結等[3]。在進行病變部分切除時, 應將距離腫瘤10 cm范圍內的腸管也全部切除, 有效防止病情復發。切除操作完成后, 給予患者常規腹腔清洗, 然后逐層關閉患者的腹腔。對于腫瘤過大或者不能保證充分切除邊緣以及粘連嚴重的患者, 應該及時轉為開腹手術, 確保臨床治療效果[4]。
1. 2. 3 術后治療 嚴格監控患者的病情;給予常規抗生素治療, 預防感染;保持引流管的通暢, 觀察引流液顏色等。
2 結果
80例患者中, 78例患者完成腹腔鏡手術, 2例患者中途轉為開腹手術。78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中, 術中出血量為(119.41±15.12)ml, 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9.25±4.34)h, 拔管時間為(8.64±1.46)h, 住院時間為(9.36±1.24)d。
80例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如下:吻合口出血4例, 造瘺口局部壞死2例, 盆腔積液2例, 切口感染5例, 尿路感染1例, 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50%(14/80)。
3 討論
本文回顧性探究分析80例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安全性。結果數據證明了腹腔鏡切除術在治療結直腸腫瘤方面具有患者創傷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突出優點, 表現出了較為顯著的臨床價值。但是在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的實際操作中, 需要嚴格把握以下內容。
明確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心肺疾病、敗血癥患者;妊娠、腸梗阻者;腹腔粘連患者;靜脈高壓、凝血障礙患者[5]。手術操作人員應該正確看待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 嚴格把握;在實踐中應注重經驗的積累。一般而言, 如果患者的腫瘤直徑>6 cm, 切除操作的難度大, 很難保證術中無瘤原則的實現。即時操作人員能夠切除患者的病變結腸段, 在取出標本的過程中也需要在患者的腹壁上行一個長的切口。此外, 腫瘤體積過大, 也會侵犯患者的周圍氣管如子宮、膀胱、輸尿管、小腸以及十二結腸等, 切除操作需要的時間長, 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高, 長期全身麻醉手術也對患者不利[6]。對于此類情況的患者, 臨床人員應該合理判斷患者的病情, 選擇最有效的手術方法, 盡可能的縮短手術時間, 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 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具有患者創傷小、安全性高等優點;臨床醫生應不斷熟練操作技術, 豐富手術經驗, 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 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鄒先雄, 劉典勛, 丁明, 等.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結腸癌患者預后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30):3346-3348.
[2]劉莉, 吳波, 劉心.腹腔鏡下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中壓瘡預防的護理干預.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5, 23(11):87-89.
[3]宋勝江, 張素惠, 蘇龍豐, 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結直腸癌治療中的應用對比.浙江創傷外科, 2015, 21(5):861-863.
[4]李太原, 張海濤, 端木盡忠,等. 腹腔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106例臨床應用體會.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0(3):224-225.
[5]刁海鑫, 吳文溪, 鄧勇.腹腔鏡引導下修補手術治療食管裂孔疝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內鏡雜志, 2015, 21(10): 1065-1068.
[6]Kasparek MS, Müller MH, Glatzle J, et al. Postoperative colonic motility in patients following laparoscopic-assisted and open sigmoid colostomy. J Gastrointest Surg, 2003, 7(8):1073-1081.
[收稿日期: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