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整體護理在老年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整體護理。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為(74.3±2.4)分, 滿意度為96%, 高于對照組的(52.5±2.7)分、80%(P<0.05)。結論 整體護理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可推廣。
【關鍵詞】 肺源性心臟病;冠心病;整體護理;效果;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56
慢性肺心病致病原因為肺組織或者肺血管中出現慢性病變, 導致肺血管阻力顯著增加, 隨著病情的發展, 肺動脈壓力也會出現顯著增高的趨勢, 導致患者的右心室出現肥厚或者擴張表現。在臨床上, 肺心病的高發人群為老年人, 并且往往會存在多種合并癥, 其中以冠心病最為常見。本研究選取10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旨在觀察整體護理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研究, 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齡62~85歲, 平均年齡(73.2±4.3)歲, 病程3~19年, 平均病程(9.2±3.3)年;觀察組中, 男25例, 女25例, 年齡65~84歲, 平均年齡(73.5±4.5)歲, 病程4~17年, 平均病程(9.5±3.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常規飲食指導、病情觀察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整體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病情監測 全面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等的變化情況, 并要注意記錄其24 h的液體出入量;全面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口唇紫紺、肢體浮腫、頸靜脈怒張、腹部疼痛及呼吸困難等現象, 確定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傾向, 如有異常, 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配合其進行對癥處理。
1. 2. 2 呼吸道護理 注意取患者頭高腳底體位, 并要保證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 以保持其呼吸道暢通;要將患者口腔和氣道內的分泌物及時地清理干凈, 教會患者有效咳嗽的正確方法, 針對排痰困難的患者, 需要給予適量的吸痰處理, 但是吸痰要適量, 吸痰的時間≤15 s/次, 以免損傷患者的呼吸道黏膜, 并要在吸痰后及時地給予霧化吸入治療;患者的氣道要始終保持通暢, 可給予適量的氧療, 治療中需要使用低流量、低濃度吸氧療法, 且要保證氧濃度≤30%, 而每分鐘的氧流量則要維持為2 L左右;如有必要, 需要對患者進行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針對心絞痛發作并且伴有劇烈疼痛的患者, 需要適當地增加氧流量, 同時需要對其意識情況進行全面觀察, 以及時地發現并處理二氧化碳潴留等并發癥。
1. 2. 3 用藥護理 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 利尿劑、抗生素、平喘藥物等均屬于常用藥物, 但是由于藥物種類較多, 所以患者容易混淆, 進而會出現錯服或漏服現象。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為患者講解治療藥物的名稱、使用劑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針對藥物可能會存在的不良反應, 需要及時地為患者及其家屬交代清楚, 并要教會其有效的預防方法;用藥過程中, 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理反應情況, 以便于及時地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1. 2. 4 心理護理 在臨床上,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程較長, 患者需要反復治療, 多數患者甚至需要終生用藥, 所以在治療中患者容易出現焦躁、抑郁、絕望等心理障礙, 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 及時地掌握其心理狀態, 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也可以引用臨床手術治療的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和勇氣;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 告知家屬要加強對患者的陪伴, 并要善于理解、支持患者, 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使其可以安心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和滿意度。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絞痛等癥狀的發作情況、進食情況以及睡眠質量等, 滿分為100分, 得分越高, 情況越好;使用滿意度量表[2]評估患者的滿意度, 滿意度共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級, 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和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小結
整體護理指在全面地分析患者的病情特點和護理需求的基礎上, 為其制定全面的護理干預, 旨在通過病情監測、用藥護理、心理護理等護理措施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 進而增強其治療依從性, 確保臨床治療與護理的順利進行,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促進其康復[3]。本研究中,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整體護理, 護理后,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和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 整體護理在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可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小梅.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體會.健康必讀, 2012(9): 381-382.
[2]宋潤英.老年肺心病并發冠心病的護理.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5, 6(1):103.
[3]王曉明.探討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護理措施.中國傷殘醫學, 2015(5):177-178.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