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強
2015年11月4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高樓鎮涪江村檸檬基地,十多位工人正在安裝噴灌管網。“這個檸檬基地面積2000畝,全部采用噴灌和滴灌的方式解決灌溉問題,經過測算,這要比傳統的抽水漫灌節水60%以上。”有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說。
據了解,銅梁區自2006年被國家水利部確定為第二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以來,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收到了節省出兩個中型水庫的蓄水量的效果。
地處渝西地區的銅梁區是缺水易旱大區,工程性缺水是嚴重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為了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2006年,水利部確定銅梁區為第二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單位,銅梁區結合區域農業特點,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特色的農業節水發展模式。
“幾年來,我們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建設高效農業示范區,加快小農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蔬菜基地建設,推進灌區工程節水改造,完善農業灌區計量設施,使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基本實現‘全方位農業節水、增產增收不增水的試點建設目標。”區水務局負責人介紹說。
在具體的農業節水路徑上,銅梁區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建設高效節水蔬菜基地、加強農業灌溉渠系改造、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大力推廣噴灌、微灌、低壓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建設高產、穩產、節水、高效農田,發展高產型、高效型、抗旱型節水農業,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節水型農業建設,促進灌區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重慶市主城蔬菜供應重點鎮平灘鎮,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區水務部門經過科學規劃,采取管道代替土渠減少水源流失、PE管道進菜地低壓管灌、噴灌進大棚量化灌溉,使節水率達到40%。
據了解,通過農業節水型社會建設,銅梁區新增農業節水灌溉面積5.5萬畝,用水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2015年,總用水量較試點初期下降28.39%;萬元GDP用水量104立方米,較試點初期下降75.8%;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試點初期下降4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2提高到0.48,農田節水灌溉率從8.2%增加到15.8%,全區農業節水量2600萬立方米,相當于兩個中型水庫的蓄水量,全區工程性缺水問題基本解決。
(作者聯系地址:重慶市銅梁區委宣傳部新聞辦公室 郵編:4025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