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俠
[摘要]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因為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它的存在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探索經營風險的成因,探尋控制經營風險的措施,對于企業日常財務管理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經營風險 表現形式 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047-01
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因為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它廣泛地存在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經營風險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最終也會影響到企業長久的生產和發展。
一、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
(一)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國家政策的變化對行業、產品的影響。國家制定的各種產業政策和經濟體制改革措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的影響作用。如果國家政策對某一行業是政策扶持的,相關企業的產品市場銷量良好,行業盈利空間就會增加;相反,如果國家對該行業實行限制發展的政策,就會抑制該行業的發展壯大,行業盈利空間就會降低,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就會增大。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本企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比如本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本企業新產品的研發投放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消費者消費行為偏好的改變以及本企業的產品在技術、質量、服務、銷售渠道及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風險的變化。
(三)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是指企業管理者因為管理水平的缺失而給企業經營帶來的風險。比如說由于現金預算的編制不合理而造成現金溢余或短缺的風險,由于企業應收賬款信用政策的制定不科學而給企業帶來壞賬損失的風險,以及由于存貨決策的不合理進而造成存貨積壓,或者出現存貨短缺進而出現停工待料的風險。
(四)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因為財務管理不善進而導致企業破產倒閉的風險。企業要發展壯大不可避免地要對外借債,債務負擔要求借款企業按期償還本息,如果借款企業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沒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也沒有及時籌措資金的能力,則企業可能面臨因為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而帶來的破產倒閉風險,這是企業面臨的最大的經營風險。
二、企業經營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樹立風險意識
經營風險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因此在企業中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要樹立風險意識,不斷提高企業經營風險的防范與應變能力,企業的每一個部門和崗位都要關注本部門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進而想方設法將經營風險在本部門降到最低。比如產品研發部門應根據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行為偏好研發出更新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產品推廣部門應采用多樣的宣傳媒介加強對本企業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從而不斷提高新產品的市場知名度;銷售部門制定形式多樣的營銷策略促進新產品的市場銷售份額的逐步增加,逐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進而達到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目的。
(二)善于評估風險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風險都是無處不在的,但企業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評估進而控制風險。切實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經營風險。經營風險的大小和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有關,一般來說,經營杠桿系數與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成正比例關系。而影響經營杠桿系數大小的主要是企業的邊際貢獻和息稅前利潤水平,產品的邊際貢獻越大,企業的息稅前利潤水平越高,經營杠桿系數就越小,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因此企業要采用各種方法不斷提高產品的邊際貢獻率,進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三)積極預防風險
經營風險的防范,要采取積極對策加以應對。為了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企業要留出足夠的貨幣資金以備償債;為了防止現金短缺,企業要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量以滿足企業的交易需求和投機需求等;為了防止應收賬款發生壞賬,企業要從信用標準的制定到信用期限的設定以及收賬政策的制定等方面進行積極應對,盡可能降低壞賬損失發生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出現停工待料的風險,企業要科學確定合理的存貨采購量,并要保持一定數額的保險儲備量以備不時之需。
(四)規避和轉嫁風險
風險是不可避免的,風險也是可以轉嫁的。規避風險就要求企業在進行投資之前進行科學合理的論證,對那些與國家政策法規相違背以及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行業堅決遠離,從而使企業的發展更為持久。比如國家大力提倡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則對于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企業要堅決予以回避;對企業中比較貴重的資產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轉嫁風險,比如企業花費重金購買的生產線以及各種各種運輸工具,通過購買財產保險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則可以得到一部分補償,從而將企業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張玉茹.企業經營風險及防范對策[J].當代經濟,2012
(06).
[2]李海林.試探企業風險的成因及其衡量[J].對外經貿,2013(09).
責任編輯: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