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摘 要 林區各級工會組織作為企業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新的形勢和機遇面前,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研究當前工作中遇封的新情況、新問題,以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態迎接挑戰, 新形勢賦予林區工會組織新的使命,新的使命期盼林區工會組織新的作為。如何順應新形勢,把握新定位,開創新局面,創造新業績,是擺在林區各級工會組織的重要課題。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企業工會工作新思路,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中,工會應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關鍵詞 林區 工會組織 職工 大有作為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3-000-02
2015年,中共中央出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召開了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期工會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被國家列為國有林區改革的試點,2015年4月1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邁入了從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保護為主的重大歷史轉折期。下面圍繞這個課題筆者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一、認清形勢,找準定位,做黨的群團工作政策的忠實踐行者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是林區工會組織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最關鍵的是要深入貫徹落實保持和增強黨的工會工作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要求,克服脫離群眾和機關化、行政化、庸俗化、娛樂化傾向。當前,林區正處于改革攻堅的關鍵期,生態建設、產業轉型、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各項任務艱巨而繁重,這既為林區工會組織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向林區工會工作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林區工會組織切實肩負起組織職工、引導職工、服務職工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責,圍繞林區各項中心工作,找準定位和工作切入點,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提高服務林區科學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在林區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圍繞中心,發揮作用,做林區經濟發展有力推動者
廣大職工是全面建成小康林區的主力軍,是實現林區“十三五”規劃和富民興林奮斗目標的根本依靠力量。林區各級工會組織要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林區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激發職工的創造力,為實現富民興林目標建功立業。要精心組織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技術革新和創建“工人先鋒號”等活動,使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學趕先進、爭創一流、奮發成才。要加強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大力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扎實推進“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著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職工優良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廣泛宣傳勞模先進事跡,積極倡導熱愛勞動、勤奮勞動的時代風尚,營造“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濃厚氛圍。
三、積極維權,真情服務,做職工權益的切實維護者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法律賦予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職工群眾對工會的期盼所在。各級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切實維護好職工群眾合法權益、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維護企業穩定為主線,積極推進勞動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貫徹實施,積極完善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協商和勞動保護工作,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職代會、廠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和落實好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動形成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和權益表達機制。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好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不斷拓展幫扶范圍,完善幫扶方式,提高幫扶質量,充分發揮好幫扶中心聯系職工的“窗口”作用。要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發展中的利益關系調整,把自身發展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四、加大家庭經濟扶持力度,做職工脫貧致富的引領者
在國家的扶貧攻堅期和林區的改革關鍵期,進一步推進林區家庭經濟的發展,增強困難職工的“造血”功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林區和富民興林目標的重要手段。做好新形勢下的家庭經濟工作,應從職工的實際需要出發,積極創新幫扶方式,建立全新的幫扶機制,拓寬幫扶工作思路,實現扶貧幫困發展家庭經濟的“三個轉變”,即從短期幫扶向建立長效幫扶機制轉變,從以工會為主的幫扶向黨政工全方位幫扶轉變,從救助型向發展型轉變。具體要體現“四個結合”。一是堅持資金扶持與精神鼓勵相結合。一方面對困難職工發展家庭經濟投入必要的資金,增強困難職工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激發他們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能力和信心。二是堅持公益性投入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除用好林業工會發放的無息貸款、行政配套資金外,也積極引導那些已初具規模而且發展前景看好的家庭經濟大戶面向市場采取聯合、股份等形式,尋求資金幫助,解決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三是堅持項目發展與經濟轉型相結合。在林區產業轉型的大背景下,組織和引導職工積極參與到轉型項目中來,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和利用林區豐富的林下自然資源,形成森林經濟產業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四是堅持項目建設與科技引領相結合。鼓勵和支持那些已經初具規模的單位和個人,逐步引進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以科技帶動項目發展。
五、發揮優勢,寓教于樂,做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重要建設者
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載體。林區各級工會組織要以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喜聞樂見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寓教于樂,盡最大的努力,滿足職工群眾的求知心理、求美心理、求樂心理需求,讓職工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以文化和諧促進勞動關系和諧、林區和諧。要充分發揮文化場館的宣傳陣地作用,加強職工文化設施建設,改善職工工作和生活條件。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和企業文化建設、職工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愛崗敬業·實干圓夢”和“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職工群眾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林區振興之中,把個人夢和林區夢、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教育引導職工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的價值取向,大力弘揚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和勞模精神,廣泛宣傳勞模先進事跡,積極營造勞動偉大、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時代氛圍。
六、提升素質,改進作風,做聯系群眾模范帶頭者
工會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保持與廣大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工會組織的神圣職責。各級工會干部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三嚴三實”要求,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堅持深入基層,帶著真摯感情、滿腔熱情走到職工中去,傾聽職工呼聲、反映職工愿望、關心職工疾苦,為職工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廣大職工,把各級工會組織建成名副其實的職工之家。要建立聯系基層、聯系職工制度,做到對困難和問題集中的單位和職工“必訪”,對基層單位生產發展和職工權益實現情況“必清”,對職工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勞動關系矛盾隱患“必報”。要建立實打實為職工解決問題長效機制,結合困難職工幫扶、家庭經濟扶持、送溫暖、金秋助學、一助一、多助一和推動職工信訪積案解決等方面,制定為職工辦實事計劃,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地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服務職工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要加強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工會干部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使廣大工會干部成為組織動員職工的能手、協調勞動關系的專家、關心服務職工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