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利武+胡莉
摘要:文化產業已在當今世界經濟中占據愈來愈重要的地位,泰國為擺脫經濟危機發展本國經濟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重點產業扶持并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取得了不斐的成績,對于泰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加強我們對泰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認識,更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鑒,對促進兩國文化交流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泰國;文化產業;策略;現狀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2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發展中國家可以借由文化創意產業更加迅速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之中。泰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繁榮并取得了矚目成就,其文化創意產業在東盟十國當中處于領先的地位,作為中國的友好鄰邦,泰國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上的成功經驗,對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有利于促進中泰兩國文化產業交流發展。
一、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背景
1.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源起
文化創意產業最早出現于1997年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大選時喊出“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競選口號,希望可以透過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創新與創造力帶動英國新一波的經濟發展。泰國則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出現。在97年金融危機中,泰國是最先遭受打擊也是受害最嚴重的國家,在金融危機與全球化競爭的雙重壓力之下,泰國政府和民眾紛紛尋求自救與發展之路,2001年2月9日他信上臺執政,他信在國際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的建議下選出五大競爭力產業:觀光業、時尚業、食品業、軟件與電腦動畫業、汽車業。其中時尚業、食品業、軟件與電腦動畫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密切相關,泰國政府希望可以憑借由強調軟實力的文化創意產業有效帶領泰國經濟走出經濟危機,由此文化創意產業經政府層面被大力推動起來,也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成為帶領泰國進行經濟復蘇的重要策略。
2.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與分類
由于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國家與國家之間情況各異很難將文化產業嚴格準確地定義,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一個被各國普遍接受的文化產業定義。因而,世界各國根據自己的發展階段特點和實際需要,賦予了文化產業不同內涵。有的叫創意產業,如英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奧地利等;有的叫文化休閑產業,如西班牙等;韓國則稱之為內容產業;美國叫版權產業。不同稱謂下,各國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也不完全相同。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關于文化產業的共同定義在國際上引用較為普遍。UNESCO指出文化產業指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一系列活動。[1]同時,聯合國貿易開發署(UNCTAD)對創意經濟的描述有如下幾點:1.憑借社會與多元文化和人類發展來創造收入、就業機會與外匯的產業。2.包括涵蓋經濟、社會與文化并與技術、智力資產與觀光目標互動。3.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并與總體與個體的經濟相連結。4.創意經濟的發展必須配合創新與跨領域的政策與行動。5.創意經濟的核心是創意產業。
UNCTAD將文化創意產業分為四大類:文化遺產、藝術、媒體、創意等。泰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與分類主要參考了聯合國貿易開發署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概念。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上泰國又作出了調整,在文化遺產的分類下有手工藝、歷史與文化觀光、泰國料理、泰國傳統草藥;藝術分類下有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媒體的分類下有電影、出版、廣播、音樂;在創意的分類下則有設計、時尚、建筑、廣告、軟件等。[2]
二、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現狀
1.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
為達成國內產業轉型成為知識型社會以及成為東盟區域經濟發展中心的目標,泰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并制定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項戰略方針與政策指導,同時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全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泰國認為,要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最基本的是要尊崇本國文化本質屬性的原則。按照泰國人的價值觀,為實現既定的目標和計劃,泰國文化發展總體戰略包括:(1)保護、傳承國家文化的穩定性,保持地方文化的多樣性。(2)塑造泰國式的價值觀、意識和修養。(3)用國家專項文化基金來建設社會的品質和增加經濟的含量。(4)管理好宗教、藝術和文化組織。
泰國政府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上十分注重打造泰國文化品牌,遵循“靈活、友好、趣味、合作”自四大原則,其發展目標就是要將泰國打造成亞洲的文化樞紐之一。此外,泰國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護知識產權等。
2.泰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具體措施
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具體戰略措施上,他信政府(2001年—2006年)實施過發展計劃:曼谷時尚城市(BFC)主要是在產業部的規劃之下整合六大民間企業組織包括泰國紡織協會、泰國寶石與珠寶協會、泰國服裝制造協會、泰國寶石與珠寶商協會、泰國皮制品協會與泰國制鞋協會。希望可以通過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將曼谷打造成區域流行時尚城市并成為世界的流行時尚之都。其主要計劃目標如下:(1)將曼谷塑造出時尚城市的形象;(2)將曼谷成為泰國時尚相關行業的重心;(3)把泰國的時尚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之中并且將泰國時尚營銷到東南亞甚至全世界;(4)增加泰國時尚產業的競爭力與出口產值;(5)連結相關的時尚產業來增加產品的質量與設計,滿足顧客的需求以減少進口;(6)發展時尚產業的穩定結構,以提升整體的產業標準。泰國政府于2003年9月2號成立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隸屬于總理辦公室的知識管理與發展辦公室。其發展目標如下:1.通過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的介紹與資源讓泰國人了解自己的文化;2.讓設計師與執業者了解如何設計、生產等方法;3.創意經濟發展的宣傳與國際網絡的建立。泰國創意設計中心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出除了提供專業人士最新的設計資訊之外也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創意與設計方面相關的知識。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雖然是由政府出面成立的,但卻有效拉近設計與一般大眾的距離,將設計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泰國民眾的心中。此外還有“一鄉一產品”計劃、“世界廚房中心”計劃等等。這些計劃都反響巨大且卓有成效。
3.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行業簡況
按照文化產業的分類,以每一類中具體行業為例說明。
(1)文化遺產類
以文化遺產類中的歷史與文化觀光業來說,歷史與文化觀光業是泰國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的行業,這一行業對拉動泰國經濟起著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新馬泰旅游早已全球聞名,泰國在旅游這方面成績斐然。在泰國大到山川海濱、城市建設,小至商店賓館,隨處都能感受到濃烈的泰國民族特色。泰國政府在發展歷史與文化觀光行業的同時始終強調密切結合本土旅游文化特色,以泰國本土特色文化為基準,并通過舉辦各種旅游活動,民族節目和各種豐富多彩的旅游節目來發展這一行業。
(2)媒體類
以媒體類的電影業來說,近年來泰國電影迅速發展,且逐漸由產量上的增長轉而到質量上的提高,泰國電影利用先進的電影技術手段進行本土化敘事,獨有的民族文化景觀在國際化的商業包裝下產生了活力,越來越多的商業類型片打敗好萊塢大片贏得票房大賣,并獲得國外市場廣泛的認可,同時不斷有高藝術水準的影片在國際上獲得獎項,如:2008年本土的《拳霸2》以超過一億泰銖的票房打敗了來自好萊塢的《木乃伊3》[4]。目前泰國政府在對外電影合作中正積極從外景地的角色中轉型,積極發展影視制作產業鏈一體化,力爭促成泰國成為亞洲新的電影工業制作中心。
(3)創意類
以創意設計為例,泰國政府應國家發展需要,近年來致力于創意設計的發展,以曼谷時尚城市計劃為基礎,著力使曼谷晉升為國際“設計之都”,并為此成立了創意設計中心。作為亞洲最具規模的設計研究中心,不但提供平臺讓專業設計師在此發表作品,還引進國內外創意思維讓設計師可以來此取經。讓設計變得平易近人,敞開設計大門,開放普羅大眾來此參觀,獲得與時尚創意相關的訊息,成為名副其實的設計圖書館。
三、泰國文化創意產業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從1997年泰國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到如今泰國文化創意產業取得區域領先地位,不難看出,泰國文化創意產業正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助推力,從而提升了泰國的國際競爭力??v觀其多年發展歷程,筆者認為泰國文化創意產業取得如今的成功有如下原因:
1.政府支持,政策定位準確。
從泰國政府決定開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到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這一過程,政府始終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泰國政府從本國實際出發,結合本國國情制定了各項符合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戰略與目標,如前文所述。泰國政府為促進文化產品的出口,開展相應的研究、接受技術轉讓、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術。此外,泰國政府還成立了許多相關機構以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如政府成立知識管理與發展局,該機構直接隸屬于總理辦公室,從而減少了許多溝通協調的障礙,能更順利地協助文化產業發展。該機構成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充足資源以培養泰國民眾的知識技能,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2.重視文化創意人才培養
可以說文化創意產業是以人力資源創造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其發展的核心要素就是創意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泰國政府基于這一點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不僅著力聚集海內外創意型人才甚至設置專門人才機構以充實創意人才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如2005成立的泰國創意中心,就是希望通過該機構獲取最新創意人才,今進而充分利用相關資源最大限度發展創意產業。
3.最大限度地發揮本國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泰國文化發展是以傳承民族文化保護文化多樣性并塑造泰國式的價值觀為總體戰略,泰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植根于泰國民族文化,因此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所遵循的是尊崇本國文化屬性的基本原則,并著力打造具有泰國特色的文化品牌。如“神奇泰國”,以泰國鮮明的佛教文化特色來引人注目;還有泰國北部的南邦府打出了“蘭納文化之城”的地方文化品牌,力圖將南邦打造成泰國名牌旅游景點;如今泰國電影也在國際電影業中嶄露頭角,將逐漸發展成為泰國的新一項文化品牌。
4.注重國際交流
早在2013年泰國就在文化產業發展項目計劃書中明確表示要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文化產業項目,重視提升邊境文化交流窗口作用,大力發展與緬甸、老撾和柬埔寨等鄰國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進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為擺脫經濟危機振興國家經濟發展,泰國政府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通過各項國家政策措施和民眾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多年的發展,泰國文化創意產業逐漸在區域內嶄露頭角,成為東南亞文化產業發展較為迅速的國家之一。泰國文化創意產業植根于泰國文化,注重本國文化保護并尊崇本國文化發展規律,著力打造本國文化品牌,重視人才培養與聚集,重視國際文化交流,這些都是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作為我國友好鄰邦的泰國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取得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參考文獻:
[1]歐陽友權.文化產業通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UNCTAD,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 UNCTAD, retrieved 2009-11-28 P14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302/20130200026855.shtml
[4]陳曉達. 當代泰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分析[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02
作者簡介:茍利武(1989-),男,漢族,甘肅慶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政治文化、政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