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會計學專業的學習中,財務會計是重點課程之一。實用性和操作性強是財務會計課程的主要特點,而這兩個特點使得財務會計教學的難度加大。在我國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并提出幾點有效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2
財務會計課程是會計課程體系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它對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掌握會計基本技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高職教育中,如何提高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財務會計課程特點
在高職會計課程中,一般從簡單到復雜分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這三門課程。財務會計課程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在“基礎會計”之上的深入學習,也是學習“高級財務會計”的敲門磚。在課程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地位決定了它與眾不同的學習特點。
1.豐富的實踐性
財務會計課程是學生掌握會計知識的重要基礎,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會計技能,使得這門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通過對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和學習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作內容和方法。在課程中,學生除了學習現有的理論知識,還要相結合的進行實踐操作,以便在步入職場后能快速地適應工作環境。
2.學習內容多
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內容豐富,章節分類細致繁多。包含貨幣資金、資產金融、股權、債務、權益、財務會計報告等等。而且財務會計課程除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在今后的工作學習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
3.學習難度大
由于財務會計課程的性質和學習內容,決定了它的學習難度要高于一般的課程,所以學校在課程的安排上應該要有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單純關注財務會計學習的實踐性,因而盲目削減理論課程的學習時間,導致學生對復雜的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不能熟練地進行實踐操作,增加了學習難度。另一方面,財務會計課程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落后,不能與時俱進,也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造成了影響。
二、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困境,除了財務會計課程學習本身的原因之外,還有很多教學方面的問題引起。
1.教學方法落后
財務會計課程學習內容多,難度大,而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后的教學方式也是財務會計教學出現問題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課堂教學都是以老師講,學生抄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長期以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氣氛單調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很多學生在長期填鴨式教育下,對財務會計課程學習的興趣大大降低,導致學習效果一天不如一天。
2.重理論輕實踐
在當前我國幾乎所有的學校中,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導。因此,在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明顯的體現了出來。老師在課堂上大量的傳授知識,注重于教學任務進度,而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應用性,系統性并沒有具體的了解。而且,大量課時的理論知識教學占用了學生實踐學習的實踐,導致學生學習了知識卻不知道如何運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難以培養出真正的素質人才。
3.缺少道德教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以前相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大行其道。而作為在經濟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會計專業,往往面臨著極大的利益誘惑。學校的財務會計教學往往只關注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缺乏職業道德意識。在工作中面臨金錢或者利益的誘惑時難以自持,做出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僅不利于學生今后步入社會的發展,對學校的名譽也有著極大的影響,更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埋下了隱患。
4.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
近年來,教育要求不斷改革,很多學校也開始重視財務會計教學中的實踐學習,但是,在實踐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許多老師在財務會計實踐教學中,還是采取以前落后陳舊的上課方式,主要是讓學生進行獨立實踐或者分工實踐。在進行實踐時,老師先對實踐內容進行講解,大多數實踐內容題目相同,要求學生的答案相同。導致在實踐中,很多學生為了省事,直接將別人做好的成果進行抄襲,實踐課堂毫無效果。更有甚者,老師為了方便,直接將實踐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學生只需要照貓畫虎就可以完成任務。
三、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從上面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高職財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方法落后、重理論輕實踐、缺少道德教育和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要想改變當前財務會計教學中的困境,就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下面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分析:
1.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摒棄以往固化的填鴨式教學,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以下創新的教學方法:
(1)角色體驗。角色體驗法是指在財務會計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老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對會計、工作人員、業務辦理者等進行角色扮演。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增加了教學樂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案例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的采用案例教學。在課堂上,老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把有關學習內容的案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和思考。通過對案例的研究和討論,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決能力。
(3)觀摩教學。由于工作單位性質功能的區別,課堂學習和工作后的知識運用存在一定的差距。當學生熟練掌握了課堂知識之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觀摩教學。主要內容是讓老師帶領學生進入相關企業,通過參觀和實踐,對將要從事的工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4)任務教學。在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中,通過運用任務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教學,就是老師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和探究,進而解決問題。
2.強化實踐教學
在上面的討論中,我們提到了實踐對于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要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實踐學習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要加強實踐學習,必須從學校和老師兩個方面做起。學校要合理安排財務會計課程課時,做到理論和實踐同時進行,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更熟練的掌握理論。作為老師,直接面對學生的一環,要把實踐教學真正重視起來,實踐內容的安排要合理可行。在實踐操作上,老師要不怕麻煩,嚴格監督學生的每一個操作步驟,避免抄襲現象的發生。改變以往的實踐教學考核方式,對于實踐課程的好壞,不能僅僅是通過最終的結果來決定,還要按照學生的操作步驟,問題解決方法等來評定。
3.注重道德培養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一個優秀的會計從業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學校作為會計人才的培養者,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改善以往教學中只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道德教育的教學方式,學校要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意識,并加以相關的正反面案例,給學生以警示和提醒。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現代化人才。
4.建立對外實習
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教學,要著重體現其應用型和實踐性。而教學要求的完成,不僅僅需要教師的課堂學習。現在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是能直接進行工作,可以極大程度上的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而為了學生能在求職中擁有更大的競爭力,學校也應該加強校企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真正的實習基地。對學生來說,在真正的企業或者類似企業的實習基地里進行實習,可以讓他們更早的適應職場和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中,個人能力會有極大的提高;對于學校來說,和企業合作對學校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企業來說,可以得到高素質的人才,而且通過與學校的合作,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達到了雙贏的結果。
四、總結
財務會計課程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中流砥柱,要改善當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從改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注重道德培養,建立對外實習這幾個方面入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國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教學將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羅桂蘭.財務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有效教學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9):430-430.
[2]趙彥麗.教學實踐一體化的會計實習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5):297-297.
[3]林春花.中職財會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5):327-327.
作者簡介:黃世潔(1975-),女,侗族,貴州貴陽人,貴州師范大學學士,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