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花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是也是小學生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與此同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舊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語文閱讀有效性的開展。本文主要是在分析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關于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進而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提供重要的前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就語文這個學科而言,小學生需要在掌握了口頭語言的基礎上,更進步地學習和掌握書面語言。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直接、最準確地反映其掌握書面語言成都的就是閱讀能力。所以在整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已經成為小學生最重要的掌握書面語言的教學形式和實踐活動,對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有待優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一門思維性較強的課程,對小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體的授課中,還存在教學方法欠缺的情況。首先,教學方法單一。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還是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過多重視理論內容的傳授,而忽視了小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技能的培養;其次,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任課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很難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教學方法趨于形式化。教參書是教師主要參考資料,為了能讓學生考試中取得高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總會要求學生在考試中在做符合標準答案的試卷,并且在教學中也力求按照答案的思路進行引導和講解,很難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教學內容有待豐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應該作為課堂的主體,閱讀教學應該是開放的、多維度的,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也應該是多維度的。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教學內容不豐富、教學內容缺乏創新的問題。這種枯燥的教學內容,很難起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
3.教師素質有待強化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師資隊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語文教師作為專門從事語文教育的的專門人員,除了在具備專業的文化知識外,還應該具備專業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但是,從目前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師的水平有待于強化。首先,專業知識缺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非常高,專業知識匱乏不僅不利于學生知識儲備的增加,同時也不利于整個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其次,任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于提升。
三、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對策
1.積極創設閱讀情景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閱讀情景尤為重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也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情景創設的直接動力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興趣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比如,在學習《烏鴉兄弟》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兩名同學分別扮演烏鴉兄弟,然后進行對話,一方面把學生引入到烏鴉兄弟的世界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去把握閱讀內容,更好地理解:為什么兄弟倆都不去修洞?為什么會出現最后的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理解團結的重要性,為以后個人的長遠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教師就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美學意蘊,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內涵。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產生直觀感受,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與作者產生共鳴,更好地走進語文閱讀,走進生活。
2.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首先,積極引入競賽課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入相關競賽,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之心,使閱讀教學充滿活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逐步擴展,讓閱讀課堂動起來逐步成為小學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所以說,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活動課來提升閱讀教學的魅力。其一,明確閱讀教學目標,確定閱讀活動課程;其二,根據課程內容設計課程方案;其三,正式實施活動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也逐步提上了日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強化學生對課堂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
3.強化小學生的閱讀發散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只是認讀文本,對于文本的思想情感都依賴老師的講解,這樣的情境下,學生無法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閱讀能力也就成為無稽之談。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從小學生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創造性地區發現問題,回答問題,讓閱讀文本中的含義在小學生的思維中生根發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從文本中得到啟發,拓展思維能力。同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讓學生學會自己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思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然后還要學會正確、有條理地表達。課堂上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讓文本中的字活躍起來,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感知文本。
【參考文獻】
[1]周湘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提問能力[J]. 教育導刊,2012(02)
[2]蔣軍.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07)
[3]李建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02)
[4]王要飛.從審美的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2011(08)
[5]趙令令.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化學學習[J].考試周刊,2011(49)
[6]楊舟.新課程背景下小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導”[D].華中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