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鋒
中職學校以技能培養作為教學主線,旨在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符合企業生產、設計需要的技術性人才。而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是衡量一個技術人才的首要標準,是學生走出校門后能否邁向輝煌人生的重要本錢,更是衡量一個職業學生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我國社會的現實狀態是,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較薄弱,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
以我院為例,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處于教師高壓下的被動學習狀態,一個教學內容需要“灌輸”好幾遍才能被學生勉強接受。在數控實訓教學中,由于數控設備數量的限制,往往出現多人共用一臺數控機床的情況。在這種實習環境下,教師給所有學生布置實訓課題后,每臺機床實習學生中只要有一人完成實訓任務,其他人“順理成章”完成實訓任務。自一體化教學改革進行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試圖改變現狀。從2015年起,我們采用一種自命名為“任務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參與實訓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強化,現對此教學方法進行解析,望有經驗的教學工作者給予意見以便提高。
以一個30人的實訓班級進行數控銑工實習為例,而目前能夠提供給該班實訓使用的機床只有6臺。具體實訓安排如下:
將30個實習學生分為6個實習小組,每個小組5人。當然前提是選出5個能夠主動學習的組長,以便在小組中起到學習帶頭與督促作用。當組長選出后,允許其他學生在分組時有一定的自由選擇的權力,我們在操作時會由授課教師和班主任推選出5個組長,然后讓其他學生選擇組長,盡量使多數學生都能夠分到想到的組別,目的是在以后的小組協作過程中更協調。
將每個小組的5個人員分別定性為當前任務的查閱與檢測人員,編程人員,準備人員,操作人員與協調人員。每個人員在任務實施中的分工如下表:
任務實施要點與過程:
(1)每組成員針對任務圖紙進行分析與討論(約0.5課時)。確定任務詳細分工,即查閱人員前期查閱哪些內容,準備人員需要準備的毛坯尺寸,相關刀具及相關量具,操作人員需要準備的夾具,等。
(2)組內各人員同時開展工作,即查閱人員開始查閱圖紙相關資料,準備人員開始準備毛坯及工量具,填寫工藝卡片,編程人員開始對照圖紙進行程序編寫,操作人員開始對機床進行檢查與夾具安裝,協調人員負責在各人員間協調,實現資源共享,并同時進行過程記錄(約0.5-1課時)。
(3)編程人員通過面板、鍵盤輸入、電腦傳輸存儲卡傳輸等方式將編制好的程序輸入至數控機床的CNC系統。
(4)操作人員對程序進行加工模擬,如出現程序錯誤反饋給編程人員,由編程人員進行修改并更正或重新輸入,直至程序完全正確。
(5)操作人員進行加工前期的對刀操作,對刀驗證,零件粗加工等操作。
(6)查閱與檢測人員對粗加工完成的工件進行檢測,驗證零件余量是否正確,并告知操作人員。
(7)操作人員針對目前余量進行刀補調整,并完成零件的精加工,使加工成品完成。
(8)查閱與檢測人員對成品進行全面檢測,并進行加工結果記錄。
(9)協調人員對整個加工過程及各成員的工作狀態進行記錄。(以上3-8步驟累計約2課時)
(10)小組小結,對整個加工過程及加工結果進行小結,找出工作亮點及工作過程中的不足。
(11)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做好隨時答疑及課題結束時的小組等級評定及教學總結(10、11步驟約1課時)。
上述各步驟的實施過程,可綜合如下圖所示:
任務實施效果:在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們所做的一系列教學方法探索中,此種教學方式使我們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大大縮短任務學時。以前一個中級工水平的實訓課題單個學生完成時間約為3個小時,約4課時,每組5個學生累計完成理論上需20課時。一方面傳統教學方式既耗時又耗材,另一方面在進行傳統模式教學時,只要有少數學生完成了零件的加工任務,其他學生的惰性學習習慣就會體現,出現加工程序抄襲、加工對刀“求幫忙”等不良現象,使整體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使很多學生在實訓學習過程中荒廢渡過。而新的教學方式是要求各小組在協作情況下對一個零件加工任務進行操作,一個中級工水平課題要求在5個課時內完成從圖紙到零件成品過程,并附小組小結報告,大大縮短同一課題在教學過程中的課時量。
(2)通過任務小結、教學小結等方式,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對各小組中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不好的小組及人員進行批評并進行思想交流,使其不斷改進。由于在整個任務實施過程中,每個人員、每組人員及任務實施結果都要進行全程記錄,也使得每個人員在學生過程中的表現得以詳細彰顯,方便對優秀人員與不積極人員進行鼓勵與思想教育。
(3)由于任務結束后以整體小組完成情況對小組人員進行整體評定,使得每個小組的每個人員都要積極動起來,若一人不參與任務實施或實施過程中不夠積極,都會直接影響整個小組的最終成績。以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進行實訓教學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同學們平時的同學友情、“哥們義氣”轉變為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漸漸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不斷得到培養。
(4)每進行一個新的實訓任務時,均要求每組人員進行組內任務交換,即不得擔任上一個任務中的角色,當進行完第五個教學任務后,每個人員均需擔任過五種任務角色。這樣便使每個學生均對加工任務中的工藝卡片編寫、工量夾具準備、機床檢測、程序編制及加工等操作進行較好的學習,同時在有效的學習課時內,學到更多形狀零件的加工方法。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當然,這種新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在比較好的環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發展,如需要大量資料庫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相關知識查閱,需要更多數量與種類的刀具適應多任務中多種零件形狀的加工,需要技術水平和理論水平均過硬的教師隨時為學生進行答疑等。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的進一步深化和對職業教育的不斷重視,相信新的教學環境下各種新的教學模式會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和企業與職業的發展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