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寄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目標任務和原則要求,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方向,掀開了新聞輿論工作的新篇章。高校宣傳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蓬勃朝氣、昂揚銳氣、鏗鏘勇氣,把握“三個著力”,實現“三個確保”,奏響高校新聞輿論工作時代樂章。
著力堅定政治方向,確保新聞輿論工作導向正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做到“三個始終”,確保新聞輿論工作導向正確。
一是始終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媒體原則是我黨的優良歷史傳統,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不可動搖的鐵的紀律,也是新時期做好高校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從毛澤東的政治家辦報思想、到鄧小平的黨報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再到習近平的黨性和人民性統一的思想,都體現了黨管媒體原則。新形勢下,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內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特征日益凸顯,因此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在風云變幻的歷史進程中保持政治定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是始終體現黨的意志和黨的主張。“文者,貫道之器也”。高校新聞輿論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師生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感認同。高校新聞輿論媒體作為學校的宣傳陣地,直接面向廣大師生,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善于根據師生思想特點和工作實際,做好分眾化、差異化傳播,宣傳黨的主張,傳播黨的聲音,回應師生關切,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把黨的意志和主張全面體現到新聞輿論工作的全過程,把黨性原則貫穿到高校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做到言黨、愛黨、護黨、為黨,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三是始終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這個“大”,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在廣大師生員工中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遵循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推進重點教材和課程建設,推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豐富學習形式,健全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媒介素養,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成為師生認識媒介、洞察社會、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指導思想,引導廣大師生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著力堅守使命擔當,確保新聞輿論工作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是新聞輿論工作順利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高校宣傳部門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自覺承擔起新聞輿論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始終做到“三個主動”,確保新聞輿論工作落地生根。
一是主動謀劃高校新聞輿論工作。高校宣傳部門要借助高等教育事業取得的新進展、教育質量顯著提升的新態勢、內涵發展實現的新突破這些有利契機,充分認識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牢牢把握高校新聞輿論工作的總基調,突出重點、聚焦亮點、點面結合,大力宣傳中國教育發展的好勢頭,唱響校園改革樂章,講好師生精彩故事;增強信心,凝聚共識,切實將全校師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發展目標上來。
二是主動站在新聞輿論工作第一線。高校是社會精神文化的高地,始終處在意識形態陣地的最前沿。高校宣傳部門要講政治、謀大局、敢擔當,加強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與指揮,掌好舵、立好意、負好責,堅持真理,修正謬誤,彰顯正義,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唱響主旋律,認真做好解疑釋惑和輿論引導。特別是在事關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上,必須立場堅定,敢于亮劍,主動發聲,勇當“戰士”,不做“紳士”,守好陣地,旗幟鮮明地與各種錯誤思潮進行斗爭,凝聚起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三是主動構建新聞輿論工作大格局。新聞輿論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加強統籌協調,積極統籌選題策劃、素材搜集、宣傳平臺和工作機制,推進學校各類媒體有效融合,落實時、效、度的要求。積極動員各職能部門、院系單位一起開展新聞輿論工作,建立由宣傳部門統領、各職能部門和院系單位分工協作的新聞輿論工作大格局。注重完善高校新聞輿論工作體系和制度規范,健全新聞輿論工作長效機制,善于“彈鋼琴”,演繹“交響樂”,形成推動新聞輿論工作強大合力,唱好高校新聞輿論工作“好聲音”,不斷提升、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著力堅持媒體融合,確保新聞輿論工作緊跟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高校要積極面對互聯網引發的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巨大變革,主動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強化互聯網思維,創新理念,豐富內容,完善機制,始終做到“三個注重”,確保新聞輿論工作緊跟時代。
一是注重搭建融媒體新平臺。要充分整合校內各類新聞宣傳資源,推進學校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業態、機制等方面創新,使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各自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打造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體平臺。要特別注重發揮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校園網、手機客戶端,即“四微一網一端”的引領功能,打造具有多樣傳播形態、多元傳播渠道、多種平臺終端的立體化、全方位傳播體系,擴大傳播面,提高引導力,培育融媒體條件下推動輿論工作的新優勢,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二是注重創新豐富宣傳內容。“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要以創新引領內容、形式、手段、機制、題材等新聞輿論工作全方位發展。高校新聞媒體要堅持“三貼近”,堅持“走轉改”,堅持“內容為王”,帶著問題、帶著責任,經常走到師生中間,深入發掘好素材,梳理和闡發好內在蘊含的雋永精神,多報道帶有泥土芬芳、浸染時代氣息的師生精彩故事,通過專業、權威報道滿足師生信息需求,運用豐富的新聞語言、形式、方法、技巧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提升新聞輿論產品供給水平,增強新聞輿論工作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是注重打造優秀媒體隊伍。媒介融合歸根到底是人的融合。如何在融合發展中實現人才的轉型升級,直接決定著高校融媒體的生存與發展。高校宣傳思想干部要有“幾把刷子”,克服“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的傾向。宣傳部門要嚴格落實政治家辦報、辦臺、辦網要求,善于把具有互聯網思維、適應新的傳播業態的人才吸引到新聞輿論工作崗位上來,統籌抓好理論宣傳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建設、新聞宣傳輿論引導、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項工作,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熱愛教育、貼近師生、甘于奉獻的全媒型、專家型、創新型融媒體工作隊伍。
加強高校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教育發展生態,不僅直接關系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具有深遠影響。要站在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科學謀劃高校新聞輿論工作,牢記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定政治方向、堅守使命擔當、堅持媒體融合,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能力和水平,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卜 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