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湘

摘要:引進FDI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低碳經濟理念不斷受到關注,FDI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FDI一方面推動了我國經濟快速提升,另一方面還將推動我國依賴煤炭資源驅動作為主要能源的經濟發展方向在逐步轉型,提升了我國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引進FDI分地區的改善國內產業結構,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低碳經濟協調發展提出一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FDI 煤炭能源消費 地區效應
一、FDI的影響分析
自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后,FDI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中,開始普遍的為人所熟知。直到2012年底,我國已經引進FDI了共計8237.2億美元的資金,這些資金的引入使得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并且體現當地就業以及技術的發展,為沿海企業積累相關的經營經驗以及企業擴展的資本。目前來看,全球經濟開始發展,外需開始萎縮,內需不足,國內經濟的增長應該找到更為適合的基點,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對內陸經濟的開發發展,已經變成了對我國經濟增長予以刺激的新的戰略。
(一)FDI對沿海經濟的影響
沿海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依托其地理優勢和交通的優勢才發展起來的,可以說這屬于FDI最開始在沿海城市進行投資的關鍵因素。FDI從進入沿海經濟的那刻開始,投資結構的選擇對沿海經濟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第一是對企業規模進行選擇,FDI主要是對國有大中型的企業去進行投資,幾乎是不對中小企業投資的;還有就是進行產業選擇,重工業企業得到FDI的喜愛;最后是參與企業經營發展形式,FDI對于投資多少資金給企業,極少的涉及到企業管理技術上的輸出,卻極少對企業生產技術上的革新給予相關技術的指導。所以,盡管沿海企業獲得了充分資金去完成生產和經營,但依托與外商技術的引入,其自主創新的意思想并不是很強烈,并且進行自主創新能力以及水平都不高。
(二)FDI對內陸經濟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開始緩慢發展的過程中,外需和內需動力明顯不足,為了能夠對經濟的提升加以保障,國家對于開放經濟發展給予新的發展意見,那就是在內陸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廣泛引進FDI,以此對內陸經濟增長快速增長,并推動內陸地區國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以此刺激內陸地區的消費增長,最終達到推動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內陸開放型經濟的理念提及到具體投入發展過程上分析,FDI對于內陸地區經濟的推進有以下三點值得深入研究:一是FDI投資內陸地區的結構是不是應該進行轉型,二是FDI投資內陸地區在產業上的選擇是不是應該進行調整,還有一點就是內陸地區的經濟開放是以引進FDI的數量為主還是以引進FDI的質量為主。
二、低碳經濟發展對于FDI投資結構的需要
低碳經濟屬于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我國經濟的轉型以及產業結構的升級,都是在經濟能夠快速發展的需求下符合低碳發展目標的,是使用技術的創新和制度的創新,以及產業的轉型,和新能源開發等各方面的方式,盡可能的降低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使其達成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向發展的一種經濟發展的狀態。所以我國開放經濟也需要考慮對低碳因素加以考慮,需要對FDI的投資結構給予再次調整,令其符合我國當前經濟改革發展的需要,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一般認為,FDI對所在的東道國能源消費帶來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施加:第一種方式是通過FDI自身的技術優勢產生技術擴散效應,直接影響到東道國相關行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費總體規模。第二種方式就是通過FDI促使東道國的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體來說就是服務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最終導致東道國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下降。一國引進FDI對其國內能源消費的影響機制,如下圖所示。
三、我國能源消費的地區差異分析
從目前我國各個地區煤炭能源消費的歷史數據來看,如果按照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指標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我國不同地區煤炭能源消費的差異非常明顯,而且和所在地區引進的FDI密切相關,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省市單位GDP能耗普遍較低
東部沿海地區由于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水陸交通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因此這些省市吸引了較大規模的FDI,這些引進的FDI企業帶來最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本地區范圍內的能源使用效率普遍提升。
(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我國中部地區最近幾年交通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加之中部很多省市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因此引進的FDI增長速度較大。但是,中部地區吸引的FDI,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與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從而使得該中部地區的企業在產業結構升級、技術和設備革新等方面落后一步,最終導致能源使用效率依然偏低。
(三)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單位GDP能耗多年以來都處于較高水平
西部欠發達地區盡管自然資源優勢非常明顯,但多數省市所處位置地形地貌較為復雜、交通基礎設施依然較為落后。因此,西部地區吸引的FDI規模較小,當地的本土企業也難以獲得由FDI帶來的技術擴散效應,因此本地區產業結構不太合理,技術和設備較為落后,導致地區的能源使用效率整體偏低。
這充分說明,我國當前煤炭能源消費的使用效率處于一種明顯的非均衡狀態,東、中、西部各地區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差異,大體上與不同地區之間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以及引進的FDI的規模與質量的差異是相互吻合的。西部和中部地區的能源消耗規模大,能源使用效低,整體上依然是一種高度依賴于能源消耗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顯然,要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引進FDI的規模和質量,充分利用FDI的技術擴散效應和產業結構效應來帶動本地區企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增長速度。
四、不同地區調整FDI投資結構上的政策和建議
(一)借助FDI推動東部地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FDI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東部地區企業發展的制度,強大的市場消費能力和吸收高技術水平人才的吸引力,拖動著東部地區在經濟發展以及產業轉型的道路上成為了先鋒。這是積極的引入FDI不但是迪歐經濟增長的主要需求,更主要的是追逐經濟上的質量,而一國經濟可以保持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保持技術上的進步,可以說這是企業發展和創新的能力。所以,以FDI去提升東部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東部地區FDI投資結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第一,在投資企業的挑選上,中小科技型企業屬于投資的目標;第二,在產業挑選上,消費服務低碳類的產業變成了主要的投資方向;第三,不但積極引進FDI,同時還需要積極發揮這些資金對于企業技術的改造核心作用。
(二)吸引FDI投資中部地區物流服務業
在中部地區去引入FDI,能夠明顯的令中部地區的煤炭資源消費量獲得極大的提升,這和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是相反的,所以中部地區需要著重關注FDI對于這一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產生的影響。中部地區屬于我國內陸經濟發展的核心樞紐地區,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條件也是非常好的,所以中部地區需要積極的對FDI投資的結構進行調整,重點的扶持并且培育相關的物流服務產業,建設內陸地區一流的物流服務中心,以此去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物流產業屬于是一種低碳類的產業,其可以極大的降低中部地區煤炭能源的主要消費。
(三)引導FDI建立西部地區新能源開發網絡
我國西部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能夠進行再生的各類能源,而新能源的開發以及市場投入應用屬于低碳經濟主要引進研究的課題,西部地區必須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去積極引進和利用FDI開展資源的研發和利用,建立西部地區新能源開發以及投入的應用網絡。
五、結束語
FDI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以低碳經濟的理念為導向,廣泛引進高質量的FDI項目,使其一方面能夠起到推動國民積極快速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夠帶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此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我國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實施招商引資計劃時,一方面要看到引進FDI對地區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必須高度關注引進FDI對當地能源消費、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各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江小涓.中國的外資經濟對增長、結構升級和競爭力的貢獻[J].中國社科院,2012(6)
[2]王紅領,李稻葵.FDI與自主研發:基于行業數據的經驗研究[J].經濟研究,2015(2)
[3]胡祖六.關于中國引進外資的三大問題[J].國際經濟評論,2014(3)
[4]王三興,熊凌.FDI與區域創新能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5)
[5]李雪.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效應[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1)
[6]趙曉麗,胡軍峰,史雪飛.FDI行業分布對中國能源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