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秀
摘要:大數據的產生,讓我們進入到一個數據處理的高效時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包含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并且越來越復雜。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面臨的風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于此同時,給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給審計工作提供機遇的同時也給審計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大數據 審計 影響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數據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其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得商業模式,思維模式以及數據處理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同時也給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帶來變革,大數據時代的海量數據,僅通過審計人員的人工審計已不太可能,大數據時代的審計理念,審計方式以及審計技術都將發生很大的改變。
一、大數據的含義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容許的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茍海霞,2014)目前大數據在經濟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商業模式的創新都與大數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大數據給審計帶來機遇
(一)將消除審計地點與時間的限制
傳統的審計受審計的地點與時間的限制很大。首先是時間上,在函證時,收到回函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在對企業員工進行詢問時,又受企業員工的上班時間所限制,使得審計工作不能靈活自由的進行。其次,在地點上,分公司與母公司位于不同的位置,以及與公司往來的客戶位于很遠的地方,都對審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不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所有數據都可以通過云端記錄,審計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權限查看被審計單位相關數據以及往來單位的交易記錄,同時審計人員也可以擴大審計范圍,在期中或者其他時間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從而也增加了審計的及時性。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不僅節省了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審計的效率與審計質量。
(二)審計抽樣方式的改變
在傳統的審計模式下,審計抽樣在條件和技術受很大限制,不可能收集和分析全部數據,其歷史尚不足一百年。然而統計抽樣本身也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它的效果決定于隨機性抽樣。但是,實現抽樣的絕對隨機性非常困難,一旦抽樣過程中存在任何偏見,分析結果就會相距甚遠(秦榮生,2014)。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審計人員在審計時可以對數據進行跨行業,夸公司的收集,從而實現審計模式從抽樣模式向總體模式的轉變。在大數據環境下,總體審計模式是對審計對象相關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降低了抽樣審計的風險。
(三)函證的改變
傳統審計下,函證是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的重要途徑。雖然第三方獨立于審計單位,獲取證據相對客觀,獲取證據較為有利,但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收到函證的時間可能過長,而且審計人員是否可以收到的回函具有不確定性,同時收到的回函的可靠性也值得懷疑。
在大數據時代下,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往來單位以及銀行交易記錄均有記載,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特定的權限,進行審核。由于數據都儲存在云端里,審計人員工作的進行只需要網絡環境以及計算機即可,極大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
三、大數據時代對審計的要求
(一)對審計人員的要求
首先,對審計人員能力的要求更高,大數據時代下,審計人員面臨的數據將會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著審計人員應該具有更高的數據處理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因此審計人員應該熟練掌握并運用數據處理與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次,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更高。在大數據時代下,審計人員通過權限獲得的信息可能具有很高的價值,一旦泄露后果也很嚴重。審計人員難免可能會因私人利益而違背原則,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對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就更高。
(二)對審計理論與法規的要求
大數據時代對審計理論的要求越來越高。審計理論是審計工作實施的前提,正確的理論才能有效的指導審計工作的實施。在大數據時代下,一切都在革新,傳統的審計理論已經不能夠指導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有效的實施。
大數據時代同時也給審計法規提出了新要求。大數據時代涉及的企業,數據都越來越多,如何確保企業信息不外露以及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是當下審計面臨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針對此方面,沒有特定審計法規進行約束。
四、建議
(一)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
我國當下審計人員具備的知識較為單一,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強對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建立健全審計人員培養機制。首先,針對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變革之處,對現有審計人員進行回爐培訓,從而充分發揮大數據給審計工作帶來的便利之處。其次,在培養新一代審計人員的時候,要把計算機應用作為重點,提高審計人員的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能力,從而可以提高審計的質量與效率。最后,要加強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培訓,防止審計人員因私人利益而對外泄露重要的信息和數據。
(二)制定應對大數據時代的審計理論與審計法規
首先,應該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征,設計有效并且合理的審計理論,從而使審計工作的實施更加的有效與便捷。其次,應該對審計的法規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審計責任的模糊以及數據的保密性、安全性做出相關的法規來進行約束。
五、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是我國獨立審計必將面臨的環境,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審計工作的發展有了新的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給審計提供的機會,并且在此基礎上完善審計工作。同時我們應該認真分析現狀,研究大數據對傳統審計帶來的更高要求,不斷的探索與革新,應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深刻變革。
參考文獻:
[1]茍海霞. 大數據在審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及思考[J].優秀論文,2014,(12)
[2]秦榮生.大數據時代的會計、審計發展趨勢[J].會計之友,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