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永生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的行業推廣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我國的稅制改革來看,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的一大跨步,實現了本質上的變化。稅制的變化使得營改增企業的財務管理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當前,如何把握營改增的機會,積極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改革,實現財務管理方式的轉變,推動企業的發展,是我國企業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營改增 財務管理 影響 措施
2012年,我國首先在上海推行營改增試點,自試點以來,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及反響,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自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將被全面推進,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都被納入了營改增的試點范圍。
營改增的進一步推進有利于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轉型期時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方向和新的發展視角,促進我國各個行業企業的改革,實現企業的全面發展。
一、營改增的概念剖析
營改增是企業所繳納的稅種的變化,由原先需要繳納營業稅變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需要對營業的項目進行稅款的繳納,而增值稅則只需繳納增值的部分,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減輕了企業的稅負。
通過營改增的推行,企業的稅負得到了極大的減少,實現的管理方式的轉變,推動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從產業結構來說,有利于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是我國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環境實現自身調整與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從企業的整體發展來看,營改增的推進有利于企業實現管理方式的轉變,從微觀來看,企業的財務管理受到了營改增較大的影響。
(一)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純粹從稅負的視角出發,營改增實現了企業稅負的減輕。首先,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其在施行營改增之前需要繳納3%或5%的營業稅,而通過營改增則只需承擔2%的稅負。其次,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增加了許多抵扣進項稅額的對象,抵扣的比例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從企業所處的行業視角來看,對于交通運輸行業來說,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固定資產比值較大,可抵扣的稅負相對增加,但其稅率也隨之提高到11%,綜合來看,對于交通行業的企業來說差異不大。但對于其他企業來說,如勞務輸出類企業、非可抵扣類資產企業來說,稅負會發生一定的增加。因此,從整體上看,營改增有利于減輕企業的稅負,但不可一概而論,企業需針對自身的特殊情況,具體對其進行分析,對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調整。
(二)財務票據管理發生變化
營改增改變了企業原有所應承擔的稅負種類,因此,其發票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如對于服務類企業來說,在原有營業稅體制下,在進行交易時,只需要開具服務業的稅務發票。但在營改增體制下,服務類企業需要區分進項稅與銷項稅的區別,不能簡單地開具服務業的稅務發票。
導致企業財務票據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增值稅發票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只需開具普通發票,發票管理較為簡單。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需開具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在對發票開具的過程中需承擔更高的注意義務,稅務部門對其有較高的規定。第二,營業稅和增值稅發票可開具的限額存在區別,企業在開具發票時,需具體區分,根據具體情況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要求更為嚴格。
(三)會計核算業務出現新情況
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會計核算,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必然會導致會計核算發生一定的變化。如營業稅不存在進項稅額和銷項稅和進行抵扣的問題,而增值稅則需對其進行關注,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會計報表。如企業的收入在按照規定的稅率扣除了瀟湘稅額后,其成本也需要抵扣進項稅額進行報表的編制。此外,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應列入會計核算科目“應交稅金”進行核算。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實行營改增后,會計核算的成本、收入核算方式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四)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
營改增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不斷地落實,若企業沒有正確把握營改增的內容,不能很好地落實要求,其自身也會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
首先,作為財務管理主體的財務工作人員,若缺乏對營改增政策的全面理解,很可能會在工作中做出錯誤的判斷,不能結合新的制度為企業實現稅負的降低,相反,可能導致企業承擔更為嚴重的后果,如虛開發票。其次,營改增制度的推行使得企業原本的稅額計算方式、報表披露方式、納稅申報等內容發生改變,且難度加大,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需要更為關注。最后,營改增的推進使得企業必須根據制度的變化調整原有財務管理制度,可能面臨著舊制度不適用、新制度跟不上的困境,導致企業在營改增過渡期發展速度降低,影響企業的經營。
三、營改增下如何更好地實現企業財務管理
不同企業由于行業性質差異及納稅主體的差異,在營改增政策下面臨著不同的問題,為了使營改增政策真正幫助企業減輕稅負,需要通過企業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來實現。
(一)增強自身統籌意識
營改增除了給企業以一定的稅負優惠外,還會向企業提供許多的優惠政策及減免政策,企業為了更好地進行財務管理,必須增強自身的統籌意識,全面把握營改增政策,了解自身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實現自身稅額的減少。
企業可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通過聘請專業機構的方式,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方案的制定。如在存在進項稅額抵扣的情況下,一般納稅人在進行合作時,盡可能地選擇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實現稅負的轉移。
(二)合理管理發票
發票的管理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是否能正常運行,影響企業的自身利益。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對發票加以重視,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管理。
首先,對于發票的使用,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流程,讓工作人員了解增值稅發票的特點及具體情況中應當如何使用。其次,指派專門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發票進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其進行檢查,確保不出現差錯。最后,加強企業的內容審計監管,對發票管理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防止工作人員虛開發票等現象的發生。
(三)規制會計核算業務
為了使企業能更好地適應營改增政策的轉變,必須對其會計核算業務進行嚴格規制,確保會計核算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合法的范圍內實現靈活地調整。
首先,建立新的會計核算制度,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其具備計算增值稅等職業技能,積極應對稅負的轉變。其次,進行定期的營改增相關政策內容的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正確地把握國家的導向及政策的變化趨勢,及時對會計核算制度進行調整。最后,嚴格規制會計核算業務,對于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懲戒,嚴格禁止以權謀私、濫用權力等行為的發生。
四、結束語
營改增在總體上來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企業在營改增政策下,應當積極把握政策內涵,對其原有財務管理制度進行主動地調整,適應政策需要。除了增強自身的統籌意識、合理管理發票及規制會計核算業務外,企業還應當加強其自身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及不斷完善財務報表的列報,使得財務管理制度更為清晰與嚴格,通過對財務管理的調整實現企業的內部管理,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使企業更好地在當前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把握發展機會,實現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3
[2]呂連菊,邱茹云.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4
[3]秦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
[4]夏云華.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J].現代商業,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