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璐
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是提高組織履職效能的有力保證。組織內部管理的實質和核心是對人的管理,是對人的激勵問題。
作為現代管理學的重要內容,激勵約束可以通過采取各種針對性的措施,不同程度的滿足或限制組織內部員工的各種需要,引導員工的行為與組織要求保持一致,使員工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持久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從而促進履職效能提升。
一、激勵約束的原則
為了進一步提高激勵約束機制的效果和作用,組織在制定和實施員工激勵約束機制時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相結合原則。組織在制定激勵約束機制時,應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高度統一起來,在滿足員工個人需求的同時,達成組織目標。二是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物質激勵是基本,精神激勵是升華。在實際應用中,應以物質激勵為切入點,逐步向精神激勵過渡,培養員工發自內心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三是堅持合理性原則。對員工的激勵措施應該適度有效,要根據組織所需實現目標的價值大小調整激勵程度,并且要相對公平、公正,能夠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四是堅持清晰性原則。組織應明確告知員工制定激勵機制的目的、途徑、必須完成的指標、獎懲方式、獎懲標準等要素,使員工能夠清晰了解組織意圖,才能產生激勵效果。五是堅持時效性原則。要準確把握激勵約束的時機,及時對員工的行為進行激勵約束,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員工的潛能,將員工的激情不斷推向高潮。六是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原則。有獎必有懲,對員工的行為對錯進行相應的獎勵或懲罰,不僅可以教育當事人,而且會間接地影響周圍其他人,引導整個組織朝向正確方向發展。七是堅持按需激勵原則。滿足員工的需求是激勵機制存在的價值體現,只有最大限度滿足了員工需求,才能激發員工熱情,使激勵效果才能達到最優。因此,組織內部管理相關責任人應對內部員工進行深入了解,根據員工個性需求,提出差異性方案,通過針對性激勵措施,使激勵效果達到最優。
二、激勵約束機制采取的措施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五個需求層次:一是生理的需求;二是安全的需求;三是社交的需求;四是被尊重的需求;五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組織應根據員工個人需求,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方面,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引導員工將個人行為保持與組織發展同一個方向,并為之付出努力。
(一)物質激勵
1、完善薪酬體系,強化績效管理
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按照職級工資、崗位工資、年功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五個單元設置員工工資標準,相應放大績效工資比例,充分發揮“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職能,把員工工資收入與組織履職效能緊緊拴在一起,使員工和組織成為相生相息的有機整體。
2、設立臨時性專項獎勵,激發員工潛在動力
員工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往往成為員工預期內收入,形式略顯單一,激勵效果不夠理想。作為補充,可以適當設立臨時性專項獎勵,按照組織意圖有針對性激發員工某個方面的工作熱情,對提高員工創造力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組織可以對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新發明等員工本崗位職責之外的突出表現進行適當獎勵。
(二)精神激勵
1、建立合理的晉升通道,為員工設計自己職業規劃提供平臺
職業生涯發展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內容,對激勵員工起到關鍵性作用。組織應建立起透明的晉升通道,為員工合理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提供廣闊平臺。鼓勵員工根據自身性格、愛好、特長等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組織應充分了解員工的職業發展意愿,盡量為其提供發展空間,促進員工為實現奮斗目標而努力。
2、創建優秀的組織文化,激發員工主動性和創造性
組織文化激勵是精神激勵中主要部分,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激勵機制。組織文化既有激勵作用,又具有約束作用。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會調動和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對組織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當員工違反了組織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范時,就會受到制度的制裁和輿論的遣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組織的文化是無形的,但是影響非常巨大。1847年成立的德國西門子公司,建立起“做優秀的企業公民”的企業文化,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加入其中,為其打造百年名企立下汗馬功勞。
3、提供必要的培訓,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培訓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員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使其對工作目標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培訓也是建立和強化組織文化的有效途徑,把組織文化作為培訓內容,可以更加順利地宣傳和強化組織文化。
4、提供崗位交流機會,激發員工隊伍活力
組織內部開展崗位交流,可以開闊員工的視野,豐富其工作經驗,使其具備較強的綜合業務能力,可以在崗位交流過程中共享信息、工作方法和經驗,密切各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溝通各部門之間及上下級交流渠道,促進整個工作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對于員工來說,當一個人長期從事某一工作,容易失去工作的熱情,很難開拓工作新局面,可以通過崗位交流增強其創新意識,從而激發員工隊伍活力。
總之,組織要保持競爭優勢,就要本著以人為本理念,從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入手,建立起多維交叉的員工激勵體系,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方面,滿足員工個人需求,激發員工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員工隊伍永久保持新鮮和活力,以此促進組織履職效能進一步提升,從而利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