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言 李 靜 李維娜 李子惠 張曉嬌 張梅 樊桂蓮
221000 徐州市 江蘇省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肝膽外科
?
健康教育在普外科管道護理中的應用
張言李靜李維娜李子惠張曉嬌張梅樊桂蓮
221000徐州市江蘇省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肝膽外科
摘要目的:探討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在管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放置管道患者128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式宣教;觀察組采用書面資料閱讀、影像圖片、視頻演示的方式等開展健康教育。評價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和管道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和管道護理質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能調動患者及家屬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明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管道護理質量。
關鍵詞健康教育;普外科;管道;護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28
管道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有文獻報道[1],管道相關事件在護理不良事件中排前3位,而管道護理的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2]。管道放置后容易出現導管扭曲、移位、堵塞、脫落、受壓等多種并發癥,管道不良事件的發生不但導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傷害,而且會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和醫療費用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所處疾病的不同時期,結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狀態及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內容,滿足了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管道風險意識,提高管道知識和護理技巧,使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共同做好管道安全管理,確保管道安全,促進了管道患者的康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放置管道患者128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入選標準:(1)年齡>18歲。(2)神志清楚,思維正常,能看懂或回答問題。(3)具有明確的疾病診斷[3],帶有管道。排除標準:(1)年齡≤18歲。(2)神志模糊。(3)不帶有管道的。對照組66例,男22例,女42例;平均年齡(51.4±5.5)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12例,初中、高中40例,大學及以上12例。觀察組64例,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齡(50.8±6.1)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22例,初中、高中32例,大學及以上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宣教,統一培訓如何在管道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全員參加,科護士長代投,護士長統籌,兩位護理組長具體負責,其余護理人員依據工作經驗、資歷、能級不同,負責管道護理的具體項目。即采用“普外科健康教育手冊”對患者本人及陪護家屬進行宣教。護士在置管前、置管后對患者及照顧者講解管道的作用及注意事項、管道維護及觀察的要點、常見并發癥的護理知識等。觀察組健康教育方法為采用書面資料閱讀、影像圖片、視頻演示等,具體如下:
1.2.1管道護理健康教育資料的設計(1)床頭有溫馨提示標識。科內護理人員結合各管道的特點或引流顏色采購五彩星星放于置管患者床頭顯示屏上醒目提醒留置的管道。例如胃液的顏色靠近綠色用綠色星星代表,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顏色一般為紅色用紅色星星代表,而引流膽汁的T管或膽道引流管或ERCP留置的鼻膽管則用藍色星星代表等。(2)設計管道健康教育卡片。卡片上內容精簡、易懂包括。放置管道目的及注意事項。(3)拍攝帶管活動、翻身等指導性小視頻。患者置管前后選擇性播放給家屬及患者觀看學習。(4)使用“普外科健康教育宣教單”,根據管道不同有針對性的宣教,并護患雙方簽字,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1.2.2健康教育方法分為入院后、置管前、置管后、拔管前、拔管后、帶管出院前6個階段逐步進行。健康教育反復、多次、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并責任到人。
(1)入院后。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評估患者及家屬的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職業、情緒、文化水平、家庭經濟情況、對疾病治療及護理的態度、家屬對患者關愛程度等,根據評估結果,比較難溝通的患者,應主動、反復多次、通俗易懂口語化交流,降低醫患之間隔閡,增強彼此信任和以后對治療護理的支持、理解、配合。(2)置管前。一般患者置管前,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應與患者及家屬解釋溝通,做好心理護理,落實健康教育,詳細介紹置管目的、置管路徑、對疾病治療的意義、置管時可能有的反應等等,發放管道護理健康教育卡片或影像圖片及視頻觀看,取得其配合。如果是麻醉后術中置管,術前與床位醫師溝通簡單介紹手術方式、放置的管道位置等。(3)置管后。評估患者當時的精神、情緒、病情嚴重程度、放置管道的種類、主要陪護家屬等,分側重點進行健康教育,應用“導管滑脫危險因素評估表”“普外科健康教育宣教單”,逐項宣教并雙方簽字。同時發放管道護理健康教育卡片及相關播放視頻,逐項講解。具體健康教育包括放置管道的重要性、引流目的、引流液正常或異常顏色和量、可能會出現的異常情況、帶管床上翻身及下床活動的方法、飲食的提供和給入方法、置管肢體鍛煉方式、帶管洗澡的方法、管道并發癥的防范與觀察技巧,患者及家屬應對、配合和預防策略。(4)拔管前。根據放置管道的部位不同,評估內容因管而異,健康教育針對性的實施,如胃管評估腸蠕動及肛門排氣,引流管評估每日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靜脈輸液導管評估留置時間及針眼處的情況,向患者宣教內容有放松心情、拔管的必要性、配合要點等。(5)拔管后。主要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拔管后可能出現的情況,讓其有適應過程,防止患者因不了解而出現劇烈的情緒波動。胃管拔除后宣教有無黏膜損傷、排氣排便和飲食活動情況;引流管拔除后宣教有無刀口滲血滲液情況、腹脹、腹痛情況、局部切口有無紅腫、化膿情況及體位、飲食活動要求;尿管拔除后宣教有無尿道黏膜損傷情況。(6)有些患者需要帶管出院,例如T管以及個別引流管引流不盡等情況,此時的健康宣教主要是出院在家的注意事項如管道平時維護、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動時注意事項、洗澡時保護、回院復查或拔管的時間條件等。同時,與患者互留聯系電話,以便隨訪。針對帶T管出院患者,發放科室統一的“T管健康教育處方”。
1.3評價方法評價患者滿意度和患者健康教育落實情況,患者健康教育落實情況包括對健康教育方法、管道標識規范情況、固定情況、引流通暢情況知曉情況得分。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制定出評價表,分值設定由科內根據具體內容討論試行,上報護理部批準通過。由科室安全管理成員統一時間調查打分,以90分為分界線,>90分合格,患者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滿分100分。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及健康教育落實情況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3討論
開展健康教育是醫學模式轉變和現代護理發展的必然要求,將健康教育貫穿于置管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保證管道護理服務無縫隙,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患者滿意為目標,患者安全為重點護理工作精神。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主動了解和關心與疾病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能夠做到正確對待疾病,減輕心理負擔,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護理人員在工作期間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做到有問必答,并保證回答的專業性和嚴謹性,從而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4]。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注意語言表達技巧,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式[5]。而在管道護理中,根據患者病情不同、留置管道不同,采取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確保患者安全,促進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有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落實于管道護理中,不僅能使患者受益,也鍛煉和提高了護理人員溝通交流能力,提高了專科知識掌握及突發情況應急處理能力,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1]許蕓,謝小華,陽世偉,等.護理不良事件回顧性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0):58-60.
[2]丁飚,伍愛群,朱瑞文,等.管道護理流程圖在心胸外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2):2040-2041.
[3]付阿丹,魯桂鳴,楊靜,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8):3268-3270.
[4]戴河滲,項勝利,葉章義,等.在基層二級醫院實行臨床路徑管理的方法和可行性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7):135-136.
[5]田桂榮.臨床路徑在食管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4):497-499.
(本文編輯劉學英)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ipeline nursing care of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ANG Yan, LI Jing, LI Wei-na,et 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221006)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and investigate the planned, systematic,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pplication in pipeline nursing care. Methods: Selected 128 patients were applied with pipel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March 2014,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the observ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observed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reading of written information, images and pictures, video presentation. Later, an evaluation was made in terms of their satisfaction and pipeline nursing car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and pipeline nursing care quality of the observ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planned, systematic and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can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and self-security awarenes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pipeline nursing care quality.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ube;Nursing
(收稿日期:2015-06-04)
張言:女,本科,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