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 要:《汽車營銷學》是汽車服務與營銷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汽車專業群的一門重要課程。為了達到本課程的培養目的,在明確《汽車營銷學》課程性質、特點、培養目的與要求的基礎上,對汽車營銷類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汽車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汽車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汽車營銷學》課程性質、特點及對學生培養的目的與要求
《市場營銷學》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主要研究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賣方以顧客需求為中心,通過制定市場營銷策略,
組織市場營銷活動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1]。汽車營銷學作為市場營銷學的一個分支,是市場營銷理論在汽車行業的實踐應用,是營銷理論與汽車產業的有機結合。即《汽車營銷學》是針對汽車市場,研究其行業走勢、產品特點、消費因素、市場策略等特征的市場營銷學[2],是建立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學等學科基礎之上,又有著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交叉性應用學科。因此,開設《汽車營銷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的營銷理念及思維,能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解決汽車生產及營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期最終實現以營銷引導生產,以營銷促進生產的目的,培養綜合素質強、能理論聯系實際的汽車營銷類人才。
二、汽車營銷類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法單一,培養效果不佳
目前在很多高校,汽車營銷學教學主要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即將整個系統的市場營銷理論進行“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枯燥的理論,課堂活動以教師講解為中心,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維,教師的認識結果代替學生的認識過程,普遍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及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表現出學生聽課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不夠,更多浮于理論本身,靈活運用能力欠缺的普遍現狀。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符合汽車營銷學課程應用性強的特點,難以實現課程的培養目的。
2.教材內容陳舊,與汽車產業融合不夠
汽車營銷學是與汽車產業緊密結合的,是市場營銷理論在汽車銷售領域的運用,而目前的教材更多地是市場營銷本身的理論,與汽車產業、汽車產品的結合不夠;另一方面,教材知識較為陳舊,缺少最新的內容,書中列舉的案例大多也是一些陳舊案例,缺乏汽車市場最新的發展變化及新的營銷實踐案例。教材陳舊,使教師上課難度增加,學生也缺乏閱讀、學習興趣,課程培養效果欠佳。
3.應用機會不足,教學實踐欠缺
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應用,造成學生對為什么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缺乏深入的認識。學生的實踐機會少,即使有的學校提供了實訓機會,如到汽車4S店等參加實訓,但由于各種原因,普遍缺乏上手鍛煉的機會,所以更多浮于形式,學生的收獲并不多。這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無法全部消化,不知道汽車企業營銷實戰中這些知識怎樣使用。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致使在求職中和走上工作崗位后短期內難以崗位技能需要。
4.考核方式不夠靈活
《汽車營銷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很多高校依然采取傳統的考試方式,更多的是對理論的考核,缺乏應用能力的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為應付考試只是停留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背誦,缺乏能力、應用意識的培養。所以,應建立更符合課程性質的,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達到課程的培養目的。
三、關于《汽車營銷學》課程建設的思考
作為教授《汽車營銷學》的教師,關注的不僅僅是我們教了什么,更應該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要使學生能真正達到課程培養目的及要求,應注重對學生理論、主體積極性、實踐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因此,必須盡快對《汽車營銷學》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
1.深入研究教材,將課程知識模塊化
對汽車營銷類教材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模塊化,如市場營銷理念及汽車工業的發展、營銷STP、營銷4PS模塊等,將每一個內容模塊作為一個課程子系統,根據每個模塊的知識體系特點,梳理課程內容教學體系、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研究最新的前沿動態及實踐案例,使每個子系統教學目的明確、方法得當、輔以前沿動態及實際應用,使每個教學模塊都豐滿生動、達到教學培養目的。
2.針對不同的知識模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汽車營銷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全面掌握汽車營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兼向相關領域拓展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培養要求。應該按照之前分解的不同的知識模塊,尋求符合模塊知識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法、角色教學法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對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3.適應課程特點,增強理論與實踐應用的聯系
根據《汽車營銷學》實踐性強的特點,必須設有必要的實踐環節。學校可以通過汽車營銷校內實訓基地;也可以與汽車生產、經銷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學生通過短期實訓等方式參與到企業的營銷實踐中;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參加創業計劃和汽車營銷策劃大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增強學生的學習、創新創業等意識,鍛煉學生的營銷策劃能力。
4.有效的作業設置及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課程學習過程中,作業的設置要精心考慮,能體現課程知識的作用及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完成作業的過程,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再者,汽車營銷學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其考核方式應多元化,傳統的考試方式不利于考核學生的實際能力,也不利于上述各項教學改革的實施。因此,應根據課程性質、培養目標來設計新的汽車營銷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的重點應是學生的營銷能力和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瑞香.關于職校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改革[J],職教論壇,2013,08.
[2]岳玉革,吳良勝.關于高職《汽車營銷學》課程若干問題的思考[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04,03.
[3]劉娜翠.汽車營銷學教學改革初探[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9.
[4]呂振奎.“學教研”協同與市場營銷學課程改革[J],教育評論,2013,05..
[5]夏宇敬.汽車營銷學教學改革探析[J],新西部,2015(30).
(作者單位:攀枝花學院交通與汽車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