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獻
摘 要: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時代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總結了高速公路信息化建0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現狀問題;有效對策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各個行業在管理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高速公路管理部門也與時俱進及時將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當前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管理成效的大幅提升。那么,如何提高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成效,是管理部門急需思考的問題。
1 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當前,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涵蓋通信、監控、收費3個方面,筆者將對其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①監控系統。在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中,控制與監視系統合稱為監控系統,通常由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發布三大系統組成。監控系統的普遍應用,可促使高速公路網絡監控更加人性化與智能化,較好地落實了對道路調度工作的無縫隙控制與管理,借助對監控系統獲取的信息與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可為高速公路運營決策部門提供更為便捷、直觀的決策依據。②收費系統。在高速公路征收通行費的工作中,收費系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高速公路通常選用的是封閉收費法,具體來講,是在入口處發卡,出口處收費,并借助管理部門的獨立的、內部的堅實儀器,實現對道口特情及收費現場的管理與監督。該收費形式中的收費數據是由收費系統智能成生的。與人工計費法相比,更為可靠與安全。收費系統的收費效率,是由收費道口的打票機及讀卡器的實際反映速度、收費人員的業務能力決定的。而這種需要人工參與操作的收費方式和ETC收費法相比,效率要低一些,并且收費設備還極易出現故障。總之,收費系統在保障高速公路通行費安全、優化通行率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③通信系統。通信系統的作用時為其他所有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供交流與信息傳輸的渠道,其可實現收費系統及監控系統的圖像、視頻、語音、數據等信息及時而精準地傳送,確保高速公路相關管理機構之間業務信息交流、聯絡通信等暢通共享,并給高速公路外部及內部建立高效的通信聯系。通信系統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落實統一調度的重要平臺,也是高速公路實現高效、舒適、暢通、安全運營的有效途徑,更是我國高速公路實現數字化、現代化管理目標的核心支撐系統。
2 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問題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管理成效的快速提升。現將這些問題總結如下:
2.1 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
信息化建設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幾點:①綜合決策與管理全省范圍內高速公路信息的技術十分落后。②不能合理規劃與協調整個路段的應急資源。③沒有落實高速公路的全網動態集中統一管理與調度,尤其是核心路段的養護管理、超限超載、交通問題調查、視頻監控等系統急需健全。④相鄰路段建設的信息化水平不均衡,各個部門、單位之間有過大差異。這些問題重點體現在應用管理、網絡建設、技術水平、經費投入、人員配備等方面。
2.2 信息共享率較為低下
各條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時間與開發背景不盡相同,這就使得每條公路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數據及開發標準也有一定差異,從而導致相互的業務信息系統存在數據不統一、關聯性低等問題。因為協作與共享觀念較為缺乏,所以道路信息管理意識十分淡薄,造成當前各種業務數據不能充分共享,從而制約了路網信息的高效整合,進而難以為行業監管及領導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2.3 服務內容與方式單一
以往建設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目的是解決管理問題,淡化了對員工、公眾及社會的信息服務,這就使得當前不能很好地位群眾便捷、安全出行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另一方面,服務群眾的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體現在兩點:①群眾發現道路損害、阻斷等故障時,不能借助便捷的方式把故障詳情報告給管理機構。②再高速公路車流量不斷增多的背景下,施工繞行時、氣象信息、道路信息等不能靈活通過多種方式提前告知出行人員,導致出行者浪費了很多時間,并且極易出現擁堵現象。
3 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對策
依據上文總結的當前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筆者在全面分析以上問題原因的基礎上,依據自身多年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3.1 重視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
當前,很多高速公路普遍采用局部分段管理方式,這就不利于整體指揮作用的發揮,從而給路網的個體管理與協調工作帶來很大難度。高速公路整體缺乏統一調度與指揮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尚未構建先進、及時、準確、科學的信息采集、分析及發布制度,難以實現對高速公路重要干線實際運行情況的適時預警與監測。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在建設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統時,應大膽摒棄分段管理模式,從全路網視角進行系統而全面的無縫隙設計,應充分重視各個信息系統的互聯,提高各種信息的互通性,積極構建健全的高速路網信息服務、路況及路情監管體系,落實全路網的可控、可測、可視管理目標。在設計信息化管理系統時,不僅需要分析各個路段信息系統的協調與兼容,而且還應全省路網通信系統之間的互通與互聯性,并且應關注移動網絡與固定網絡之間的銜接,最大限度發揮信息系統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優勢。
3.2 構建高度共享的信息平臺
要想實現人們對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通信系統、收費系統、監控系統的基礎上,還應充分發揮3個系統的平臺功能。具體分析如下:①群眾服務平臺。在高速公路網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旅游業及運輸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廣大群眾對景點休閑、醫療、金融、路況信息等出行信息的查詢服務也提出了新要求。提高人性化服務質量是高速公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在“智慧高速、數字高速、信息高速”的理念引導下,實現和金融、氣象、醫療、旅游等行業的資源共享,為群眾提供細致、精準、實用、豐富的服務信息,從而快速提升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的形象,進而促進高速公路的健康、和諧發展。②道路養護與管理平臺。建立健全的路況預警與評價制度,大幅升級橋梁及路面的綜合管理及養護功能,大家養護工作數據庫的應用效率,落實常態化養護的全方位覆蓋劑全過程監督。借助現有的公路監控資源,把維護記錄、機電運行、檢測監控等信息納入管理平臺,保證機電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使用的程控化、精細化管理。③道路排障管理平臺。有機融合現有的集中調度及道路清障系統,實現公路排障協調與指揮職能、調度組織的統一化控制與管理。比如,在道路排障巡查車輛中安裝先進的車載監控儀器,借助GPS定位系統,充分發揮移動監控系統的積極作用,落實道路排障、監控、巡查的一體化管理目標。
3.3 加大信息資源的管理力度
為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實效,應將信息資源管理工作放在戰略性、基礎性位置。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將標準化的管理系統當成充分發揮道路規模效益與整體效能的有效方式,借助標注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促進高速公路行業的快速發展。②應加強對各種數據信息的管理。借助分步建設、系統設計、科學規劃,構建多種層級的高速公路網絡數據中心,集中管理各種數據,不斷增強分析與處理高速公路各種資源數據的水平,逐漸實現各種信息數據的集約化、扁平化管理模式,借助對各種優勢資源的整合切實提高整體效益,推動高速公路行業迅猛發展。③重視信息安全問題。不斷優化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等級,設計信息保護等級及使用權限,切實增強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水平,落實道路信息管理系統安全、高效運轉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經濟快速發展與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公眾對高速公路服務能力及管理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應全面了解當前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各項服務與工作的不斷進步與優化發展,從而切實提高管理成效,最終推動我國高速公路行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杜薇薇,苗荀.淺談高速公路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的發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2):169-170.
[2]李璇.高速公路網絡信息化建設管理體制及技術創新[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4,(6):17-18,52.
[3]易勝,方成,陳友華,等.保宜高速公路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廣東公路交通,2013,(6):61-64.
[4]陶軍.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和管理[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4):150.
[5]李娜,徐寶剛.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統規劃與設計[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4):68-69.
[6]肖長征.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通訊世界,2015,(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