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摘 要】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階段,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其閱讀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能力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6
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培養的一項重要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從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來看,許多學生沒有掌握語文閱讀的學習方法,閱讀水平有待提高。對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及時幫助學生提高其語文閱讀水平。從當前的高中生學習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同時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及時作出回應,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一、創新教學觀念,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教學觀念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認識到教學觀念的重要性。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自身教學觀念的更新,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科學的指導。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到觀念的更新,這樣才能影響到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加科學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尤其是閱讀,認為語文學習只需要考前復習和背誦就可以了,閱讀和寫作需要靠自身的臨場發揮,這種觀念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改變對語文的看法,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語文學習,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難,掌握一定的技巧,加上學生平時的鍛煉就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改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錯誤認識。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存在角度的距離感,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在當前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提高學生對教師所教課程的興趣。通過交流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學生,這樣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就會更加有針對性,同時,通過交流學生也能夠更加了解老師,對老師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不在把教師當成學習的權威,提高學生自身在學習中的能動性。此外,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不是因為不喜歡某門課程而不感興趣,有時候可能覺得教師不夠關注自己,或者教師不喜歡自己而對課程不感興趣,高中生的心里都比較敏感,因此在教學中通過交流能夠讓彼此更加相互了解,有助于學生解除心理上的障礙,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學生閱讀,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學生就必須要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更有針對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發現閱讀中潛藏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作為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并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學生本身的興趣愛好,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體會到閱讀帶給他們的豐富的知識以及情感體驗。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教學資源,隨著國家對教育的大力投入,學校一般都配有相關的圖書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圖書館,讓學生自主閱讀,給學生提供閱讀的空間和機會。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在備課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相應的閱讀材料。在班級上建立圖書流動站,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書籍帶到教室,實現資源的貢獻,相互交流書籍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
四、創新教學方式,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學習上的提高,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在具體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好的實現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這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鍛煉。
比如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分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分析和討論,學生通過交流能夠更好更快的理解文本內容,同時通過討論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如果教師只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學生讀完沒有深刻的思考,那么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除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外,教師還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通過這種相互討論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將閱讀貫穿在日常教學中,注重閱讀方法的總結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專題,在教學中會專門開設閱讀專題的課程,但是僅僅依靠專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貫穿在日常的教學中。語文教材是學生很好的閱讀材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在學習新的文本時將它們當作閱讀材料,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注重方法的總結,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教材中會涉及到語文學習中各個題材,像散文、詩歌、小說、說明文、記敘文等等都有所涉及,因此在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總結和歸納不同的文體在考查時會考查什么樣的題型,同時總結回答不同題型運用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在方法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問題,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的心理以及學生日程的學習苦難,并且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運用科學的指導思想、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閱讀平臺,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