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會發
摘 要:本文激發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方法三方面提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一些具體實施的辦法和途徑。在平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的老師靠擠壓學生課余時間,反復做各種習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學生作業負擔加重,學生、教師、家長對這這種方法很不滿意,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必須激發興趣、優化方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如今,擠壓學生課余時間,反復做各種習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課堂效率低,為了彌補,老師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或是技能課時間。不僅是學生,就連老師也厭煩了這種惡性循環。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現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要是小學生上好一節優秀的語文課,首先必須針對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他們自覺地,自動的賬務知識,已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教學中,我設法穿射一定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潛意識中的探索本能和欲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想要探討的最佳狀態。通常來說,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最有效,最直接的切入點就是學生感興趣,最喜愛的學習方式,以寫景文章桂林山水為例,這篇文章于具有美,直抒胸臆,教師在展開教學時用神話故事進行引入,也就是說現將和桂林相關的傳說向學生講述,之后對學生進行啟發。桂林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在對桂林還沒有看到以前,大家最想了解什么?如此就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非常積極,爭先恐后的將心中的疑問提出:“我非常想了解桂林的景色到底有多么迷人。”“我不明白桂林的名字有什么來歷。”“我想了解桂林具體美在什么地方?”通過互動,是這些問題因人而解。顯然,對學生的興趣充分的把握,在課堂教學互動的切入點創設,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問題制動發現的積極性,進而能夠對問題更好的提出和解決。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二、教師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戰場。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改變教學方法,不斷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學生創新思維發揮提供廣闊空間,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以挖掘。學生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問題和困難,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比較欠缺,由于年齡小的原因,加之小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不足,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退縮和放棄學習的現象。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在教授“西門豹”時,可以先讓學生熟悉課文,然后教師組織學生熟讀課文,接著教師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講解,教師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的段意,當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里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來演這篇文章中的情節,這個環節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情景劇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樂趣和魅力。教師的這種趣味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培養學生樂于參與的能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具有靈活多樣、啟發性強的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小學語文課堂也應靈活多變,以適應教學要求。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一年級抓起,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效率提升,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班級的實際來靈活確定不同的教與學的方式,循序漸進,切不可盲目進行。可以采用劃分自主學習小組,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討論課等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內容,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教師加以分析總結,并給以建議和指正,幫助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四、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工具,做到學習與新科技的結合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因而教育在此沖擊下也面臨著大變革的局面。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在秉承教育傳統理念的同時,也要打破舊式課堂“一把尺子,一支粉筆”的局面,做到走在潮流的做前端,將、將新型的教育模式給引用到課堂上,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語文教學重視理解,只有讀者真正地理解作家寫作的意圖背景才能真正體會作家習作的心路。傳統語文課堂由于科技經濟的限制,只能通過老師講解或課文圖片來幫助理解,可是往往這樣并不夠,學生要想真正地全方位了解作家的寫作意圖還是不行的。可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則不同,它可以通過視屏,電子資料,他人點評,圖片展覽等多種方式來呈現作家寫這篇文章的精神與心理風貌,做到讓學生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筆者曾在上到《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領會到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麗,筆者運用多媒體展示了多張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學生在沉醉于其中的同時在驚嘆北大荒秋天不一樣的獨特美。
五、信任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實踐中,我有這樣一個體會:教師有時把自己看得過“重”,不信任學生,認為學生離了自己不行,必須要手把手的教學生才行。從而也就導致了學生把自己看得過“輕”,沒有老師給安排任務,就會不知所從。這樣學生的自制力差,老師倍感辛苦,但教學效果并不好。針對此種情況,我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有自制力,有自學能力。有些學生學習語文沒有興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語文的天賦,對語文學習缺乏信心。這需要我們老師及時肯定和鼓勵,肯定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老師的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對自己的評價產生懷疑,從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課堂上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也能積極參與起來,當眾給予肯定。課下再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信心,意識到“我能行”。
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遠非上述的幾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只有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真正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利芳.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2(27).
[2]鄭曉娥.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
[3]任建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17).
(作者單位: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蓼皋鎮落塘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