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秋蘭
【摘 要】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作業模式,給學生提供書面上的練習,這樣學生壓力和負擔都比較大。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創新作業形式,充分發揮作業鍛煉學生能力、幫助學生學到更多化學知識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化學 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10
作業是鞏固學生基本知識、檢驗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化學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對學生化學能力的提高和培養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從當前高中化學作業布置情況來看,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多是書面作業,多以化學練習題為主。高中生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許多學生面對化學作業只是出于應付的心理,在這種心理影響下,學生很難認真高效地完成化學作業,這樣化學作業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在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師要高度重視作業布置環節,改革作業模式,創新作業形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真正實現作業提高學生知識、鍛煉學生能力的目的。
一、作業設計的原則
筆者認為,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化學作業布置方面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時,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因材施教。在新的教學背景下,主張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進行化學作業布置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實際的化學能力,有選擇性地進行作業布置。同時要觀察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針對學生化學學習的基礎情況,布置個性化的作業。此外,在作業設計上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多種選擇,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作業形式,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作業形式能夠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畢竟是學生自己的選擇,比起教師強制性的布置作業,學生肯定會更加主動積極。
(二)實踐性原則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并且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要考慮到化學的生活性。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創新作業形式,遵循實踐性的原則,以實踐形式代替書面形式,讓學生發現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發現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一些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等;或者在進行書面作業時,將練習題多與生活相聯系,這樣能夠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親切感。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的任務感,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的難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來完成化學作業。
(三)開放性原則
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要遵循開放性的原則。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鍛煉學生的能力。因此,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要設計開放性的題目,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從而鍛煉學生的能力。相比于傳統的化學題目,開放性的化學題目有多種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開闊學生的思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作業設計應該注意的方面
要想讓作業真正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起到鍛煉學生的能力,鞏固學生知識的作用,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有所學,進而提高作業的價值。
(一)作業要涵蓋知識內容
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要考慮到作業內容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保證作業中涉及到的知識和教師所教課程相呼應,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在進行具體的作業設計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課型設計不同的作業,在新授課、單元課以及復習課上,要根據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作業形式。在新授課的作業布置上,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在這一時期所選擇的作業要滿足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同時要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起到導向作用;在單元課的作業布置上,教師要注重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整體把握,注重作業內容的系統性;在復習課上,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拓展和訓練,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注重學生能力的拓展和訓練,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注意作業的難度
作業難度是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上必須考慮的問題。作業的難度大小直接影響學生對作業的態度,很多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并不是因為學生一開始就不喜歡化學,而是因為學生發現自己在化學學習上得不到成就感。學生所做的化學題目與自身的化學知識不相符,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這樣學生就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化學,也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化學的興趣。我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那些化學學習好的同學通常比較喜歡化學,通過化學學習能夠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相反,那些化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會越來越不好,對化學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因此,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的布置作業,從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注重作業的多功能性
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要注重作業布置的多功能性。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確立多維目標,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發現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不同之處,讓教師認識到學生之間性格的差異,并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形式,讓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完成作業。同時教師還要滿足學生多方面的發展需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生的實踐鍛煉以及開放性習題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加強作業評價的完善性
在作業設計環節,教師還要關注作業評價,通過作業評價能夠更好的發揮作業的價值,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方向指導。因此,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要注重作業評價,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內容和考查的知識。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從多方面評價學生,制定多維教學目標,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給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總之,在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方面,教師要多關注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化學水平來布置相應的內容,同時要結合教師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采取多層次性的作業形式,同時,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學生能力的鍛煉,在進行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多方面的需求,爭取在作業上給學生減輕負擔,同時提高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