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懷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科技的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大數據等等智能化的時代已經代替了知識的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也要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尤其是作為鄉鎮政府,其治理理念必須要進行創新與完善,要從當下環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挖掘,找到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和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鄉鎮政府;環境治理;創新
伴隨著改革的春風和世界世貿組織的加入,我國的經濟建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隨著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也給我國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環境治理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鄉鎮政府所面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再加上現代人精神意識的提高,對自己的生活環境也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所以,要想使我國經濟建設獲得持續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就必須要在各項建設中、在大數據背景下引進新技術,改進新能源,貫徹新思想,邁向新明天。
一、對大數據時代的認識
1.對大數據時代的解釋
當下我們的所說的大數據已經不是從前工作人員眼中傳統的“數字”,也不是什么營業額、業務量等等,它代表了一種形式、一個模式,可以是文本、圖片、視頻等等多種多樣的格式,其內容豐富,就像我們平日經常用到的QQ、微信、微博等等,還有我們所做的各種分享,都屬于大數據的范疇,我們以前的數據是結構化的,可以通過一系列數字的變化來對市場形勢或線性關系進行推測和預算,但現在所講的大數據它是非結構化的或是半結構化的,它遵循某種規律,可以通過對大數據的綜合分析來得到市場熱點,也就是說,“大數據”就是通過收集和分析各種數據和信息,再經過智能化的方式來對各種市場行情、社會現象等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展示,可以把復雜的現象變的淺顯,可以幫助國家或政府進行市場調節、環境治理等等工作。到了21世紀,大數據已經漸漸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人們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信息量的龐大,載體的豐富多彩使之成為國家的另一種生產力,所以人們通常把我們當下所處的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稱之為大數據時代。
2.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特征
大數據的特征是十分明顯的,它不僅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形式多的特性,而且對于政府的各項治理工作還具有很深遠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代表著人類的又一次文明的過渡,代表著智能化的腳步邁進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1)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只要我們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只要運用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就能獲取比以前更加豐富的數據,從而實現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與判斷。
(2)宏觀的分析。在傳統的數據分析中,數據搜集的方法單一,對于各個數據的出處及來源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但在大數據時代,各種數據源源不斷,信息量特別的大,所以要想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必須要從宏觀的層面去觀察、去研究。
(3)思維的轉變。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再是“因為……,所以……”這種簡單的因果關系,必須要找到它們的相關性,這需要人們從思想意識上進行改變,也是對人類的認識方式的一次挑戰,對傳統思想理念的一種顛覆。
因此,在這種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給鄉鎮政府部門所帶來的沖擊力是非常強大的,政府部門不僅要在管理模式上進行徹底的轉變,還必須要從經驗治理向著科學化、信息化的治理方式邁進,實現各種信息間的有效聯通,向著雙向型、開放型、法律型的模式發展。
二、環境治理與創新的手段
我國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擺在13億人民面前的危機,為了促進生產,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造成經濟的增長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之上,這是完全得不償失的,所以政府部門一定要加大管控力度,把環境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使大數據背景下的經濟在發展,環境在優化。
1.建立健全嚴格的法律手段
我國是一個法治的國家,所以通過立法的手段來進行環境的治理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飛速發展中,只有通過法律的制約,才能從根本上調整產業結構,還人們一個清潔、衛生、美好的自然環境。
2.加強鄉鎮政府部門的監督職能
(1)做到有法可依,還必須要做到違法必究,而這追究責任的任務就落在了鄉鎮政府等等行政部門的肩上,只有加強環保部門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持走法治的路子,才能讓環境治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另外,對于監督機制的實施還必須要制定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調動起人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各項職能,把環境治理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來解決。
(2)做好環保宣傳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快、范圍廣等特點,加大網絡利用率和中介作用,向各媒體進行呼吁,向人們普及環保知識,只有得到大家思想意識上的認可,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形成全民參與的局勢,讓環保問題變成全國性的問題,共同行動,相互監督,共同治理。
3.加大環保治理投資
對于環境治理方面的資金,政府部門一定不能進行壓縮,不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犧牲自然環境,而面對污濁的空氣,要想從根本上做到治理和改變,就一定要配備專門的資金使用體制,并且做到專款專用,只有鄉鎮政府給予強大財政支持,才能讓環境治理工作落到實處,才能還人們一片碧海藍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社會進步了,企業發展了,人們富裕了,但環境也被破壞了,要想讓這負面效應得到徹底的解決,就必須要加大政府部門的監督力度,轉變政府職能,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把網絡多媒體數據的優越性引進到環境治理工作當中,創新思維,改變模式,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使自然環境更加優美,形成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
參考文獻:
[1]劉亞娟.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背景下鄉鎮治理創新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6,01:19-22.
[2]劉強強,石乾新.大數據背景下的治理現代化: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J].大數據,2016,02:17-28.
[3]馬志娟,梁思源.大數據背景下政府環境責任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路徑研究[J].審計研究,2015,05:28-34.
[4]劉葉婷,唐斯斯.大數據對政府治理的影響及挑戰[J].電子政務,2014,06:20-29.
[5]聶國良,韓磊,聶國忠.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綜述[J].法制與社會,2013,10:153-154.
(作者單位:甘肅行政學院)